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作家的社會觸覺

上一篇提及我不是村上迷,但並非未曾讀過他的作品。第一本讀畢的村上作品,是《地下鐵事件》,這個有關在1995年3月20日發生在日本東京的「恐怖襲擊」——奧姆真理教的教徒,在東京地鐵站放沙林毒氣[註1],造成6300多人傷亡。村上老師訪問了62位受害者,寫成《地下鐵事件》。及後,他再訪問奧姆真理教的信徒,書寫另一本《約束的場所》。

一個文學作家,他可以選擇留在他所創造的世界,可以書寫他喜愛的東西,不用理會身邊的事。但一個關懷「人」的作家,會選擇去理解「人」,他就需要理解社會所發生的事,即要「在地」。

日本其實有不少都是這種關心社會事件的作家,尤其以推理作家們為多,而當中又以松本清張為主要人物之一。今次介紹的,並非是他的推理小說作品,而是他書寫在日本戰後的疑案,結集成《日本之黑霧》。

這套書可謂是重量級讀物,上下冊兩本,超過600多頁,共12個個案。第一個是國鐵總裁下山謀殺論松本老師選擇了12件個案作分析。這些個案有幾個共通點:1. 雖然結案,但仍有很多疑點;2. 都牽涉到GHQ,即駐日盟軍總司令[註2],還有它下面的G2(即第二參謀部)及GS(即民政局,負責政治行政)的權力鬥爭。GHQ在日本戰敗後,成為日本的權力中心,直到1952年為止。松本老師在1960年,在月刊《文藝春秋》以連載方式刊登達一整年[註3]。當時GHQ雖然已經不再「管治」日本,但其檔案仍未開放查閱,所以整本書是透過松本老師搜集資料而作出分析。

比如第一件「國鐵總裁下山謀殺論」,他是透過閱讀相關報道,還有一整份《下山事件白皮書》作基礎,分析為何國鐵總裁下山定則的死,是官方所講的自殺,還是另有內情。下山事件是國鐵三大疑案之一。案程指,下山在7月5日失蹤開始,到7月6日零晨被發現身體被火車輾過(當然是肢離破碎),前後不到24小時。而從人證來說,沒有見到下山有自殺的意念。另外,經解剖後,下山究竟是在活生生的情況下被火車輾過,還是死後才被人以此方式毁屍滅跡,亦分成兩派。而作為推理小說家的松本老師,用他的推理邏輯,就各項疑點一一解構。

松本老師除了分析下山死亡過程外,亦分析下山為什麼要死,即誰是兇手。原來當時國鐵(即JR的前身)有大量員工,他們都是從前滿州鐵道撤退回國的人員達60萬人,比戰前多一倍以上。而當時讓國鐵陷入財困,故此要解雇部份員工[註4]。然而,在此時間,共產主義開始抬頭,對於GHQ來說,是極大隱憂,他們甚為害怕日本會變為共產社會,所以開始施壓。而下山,成為他們執行這任務的負責人。當中有傳下山在執行過程中,屢屢為裁員人數與GHQ下的人有衝突,所以有傳是GHQ策劃殺死下山,並嫁禍於共產黨人及赤色分子。

從這個案件,不難發現當時日本社會已開始不穩定。GHQ作為管治團隊,面對共產主義抬頭,有亂了陣腳的情況。而往後的案件,更會發現當時的GHQ內部,有互相爭鬥的情況。根據松本老師在書中所講:

簡略來說,當時日本治安單位中,國警由G2掌握,自治警和檢察廳則由GS掌握。(頁90)

松本老師在書中寫到,因為GS管轄的檢察廳辦案期間,沒可能猜不到這案有G2的介入,或者是G2在策劃這事。但因為處境特殊,不得不匆匆了案,即使有很多疑點的情況下。而往後的案件,亦是在這情況結案/審結,同樣讓人疑惑,如〈帝銀事件之謎〉。松下老師曾以這新聞書寫《小說.帝銀事件》,他對犯案者有懷疑,因為法庭的判決,不是根據科學,而是完全根據疑犯的證詞。而當中,又有GHQ的影子。

松本在書寫每件個案時,除了有條理地分析每個細節外,亦不忘書寫推理小說般,引讀者追看下去,如〈征服者與鑽石〉一篇,記載了美軍上校對存放在日本的銀行庫存中的鑽石如取如攜。松本先生一開首,就記載美國軍官突然要求入庫檢查鑽石數量,第二天更大膽地以美軍包圍整個存庫,上校自己一人入庫檢查。也許你會以為,他是那位拿走鑽石的人,然而,他並非來拿走,只想確認鑽石數量是少了。

松本老師在後記有寫到他為何書寫這書。本是出於推理小說家的觸覺,對這些疑案抱懷疑態度。他本來可以以推理小說方式,如《小說.帝銀事件》所寫的正是帝銀事件。但他理解如果用小說形式出現,就得加上虛構部分,那讀者就無法區分那些是真是虛,所以倒不如將調查資料原封不動攤出來,再加上松本老師的分析/看法,呈現給讀者。

當然,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松本老師書寫的時間,有關GHQ占領日本的相關資料,已經慢慢出版。但大部份都是類似「正統的」現代史,而內容也只是大概的輪廓。所以老師:

如果不趁早以某種形式把這一連串的事件記載下來,恐怕事件的真相將不被世人所知道,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頁321、322)

老師當時在日本文壇剛堀起,他大可以不必「找自己麻煩」,書寫這些「政治不正確」的文章。但他並不畏懼往後被人指責,將他對這12件案件看法,表露無遺。對他而言,這是對社會應有之義,不能對不公義的事,視而不見。用現代的說法,是出於「愛」——因為愛社會、愛住在土地上的人,他將不公義的事,用他的筆,寫出來。

或者要求每個作家,都如村上老師、松本老師般,將社會的實況書寫出來,未免過份。但作家之所以被視為「偉大」,也許就多了這一種對社會觸覺的敏銳,亦不怕書出版後,影響他的前途。事實上,松本老師很多作品,都是以反映社會問題為先,推理部份是被視為一個工具,亦因此成為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領頭人。而他的作品,如《砂之器》,直到今日依然受人喜愛。

~~~~~~~~~~

[註1]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6%9D%B1%E4%BA%AC%E5%9C%B0%E9%90%B5%E6%B2%99%E6%9E%97%E6%AF%92%E6%B0%A3%E4%BA%8B%E4%BB%B6

[註2]駐日盟軍總司令(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hk/駐日盟軍總司令

[註3]日本の黒い霧(維基百科)——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3%81%AE%E9%BB%92%E3%81%84%E9%9C%A7

[註4]《下山事件 最後的證言》

《日本之黑霧》(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0922?sloc=main_mb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