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樽樽
叶樽樽

一块读书和胡思乱想的自留地。

读文献时间 | Sara Ahmed—Affective Economies

Ahmed, Sara.(2004) Affective Economies. Social Text, 22(2): 117–39.

虽然Ahmed这篇写于2004年的文献的标题是《情感经济学(Affective Ecomonies)》,在文章中她也用到了马克思的概念框架来解释,但是我读下来,个人感受是她更想强调的是情感(Emotions)的流通,以及情感流通后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fetishism)的相似之处。


文献的最初Ahmed就把自己的观点亮了出来:

Emotion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urfacing"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bodies through the way in which emotions circulate between bodies and signs. Such an argument clearly chanllenges any assumption that emotions are private matter, that they simply belong to individuals, or even that they come from within and then move outward towards others. It suggests that emotions are not simply "within" or "without" but that they create the very effect of the surfaces or boundaries of bodies and worlds.

也就是说,Ahmed认为情感通过在身体和符号之间流通的方式,使得个体和集体身体“浮现”了出来,创造了身体和世界的边界。通常的观念中情感是私人的东西、只从属于个体的、是自内而外的,而这些都是Ahmed通过这篇文章的论证想要推翻。

她的切入点是白人中心主义以及爱恨关系。

在白人中心主义的话语中,一个主体(比如white nationalist, the average white man, the white housewife, the white working man, the white citizen, and the white Christian farmer)被表现为一个受到威胁的群体。有一群想象中的他者正在无限靠近主体所拥有的工作、安全感和财富,甚至会取代原有的主体。也就是说,想象中的这些他者是一种威胁,威胁着主体“所爱的东西”。这种话语在暗示着:正是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爱,使得雅利安人痛恨陌生人,痛恨他们未来取代雅利安人在国家中的历史地位的可能性。这种情绪化的对于“恨”的解读,把想象中的白人主体(the imagined white subject)和民族国家绑定在一起。白人男性感到恐惧和憎恶,白人家庭主妇感到反感和愤怒,白人工人正在咒骂,白人基督徒农民暴怒——他们共有的就是对他者的负面情感,而这种负面情感与此同时转化成了一种对“whiteness”的正面依恋,把他们带到了一起。也就是说,其实是因为对于白人主体性的“爱”解释了他们共同的“恨”。

Together we hate, and this hate is what makes us together.

文章后面还深入分析了911之后,美国和英国是如何构建关于“移民”和“难民”的话语的,同时这种话语又是如何被种族化的。采用的方式也是构建出一个受威胁的群体,采用“被入侵”、“被取代”等语言表现出一种痛感,从而调动出“恨”的情感。而“恨”的情感指向的对象通常被构建成:跨种族的情侣(mixed-racial couple)、虐童犯、强奸犯、外族人、外国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存在代表着“失去”——(白人)失去了工作、金钱和土地。这是文章里Ahmed提到的,我觉得还可以补充一下,还有失去了“家庭”。

被“恨”的对象指向一种不纯粹的身体——混血。Ahmed说,在这个话语的影响下,人们对于跨种族夫妻和移民的解读滑向(slide)强烈反对强奸和虐童的情感中:混血是对化身为一种身体的国家的入侵的表现(an invasion of the body of the nation)。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感的滑动(slide)呢?Ahmed解释,What makes them alike may be their "unlikeness" from "us"。也就是说,把跨种族的夫妻和移民和令人们憎恶的强奸和虐童的人群联系起来的,是这两个群体都和“我们”不一样。

【读到这里我就想起了前阵子微博上围绕着修改外国人永久居留的相关规定出现的话语,也充斥着对于想象中的他者(黑人)的“恨”,以及诸多“中国女孩就是要嫁给中国男孩”的评论中对于“中国人”这个共同身份的强烈依恋。外族人的明显特征就是和“我们”长得不一样乃至生活习惯不一样,但难道“中国人”就都是一样的吗?】

介绍完这种情感的滑动现象之后,Ahmed就切入了情感经济学的部分:

In such affective economies, emotions do things, and they align individuals with communities—or bodily space with social space—through the very intensity of their attachments. Rather than seeing emotions as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s, we need to consider how they work, in concrete and particular ways, to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ic and the social, and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llective. ... My economic model of emotions suggests that while emotions do not positively reside in a subject or figure, they still work to bind subjects together. Indeed, to put it more strongly, the nonresidence of emotions is what makes them “binding.”

情感的流通,把个体组织成社群,调节不同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情感并不从属于某个主体或者物体,而作用于把主体绑定在一起。Ahmed在文章的第二个部分主要解释了她如何把情感放进经济学的模式来理解。她说,情感是一种资本:情动(affect)并不属于任何符号或者物品,而是在流通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她套用了马克思的Money-Commodity-Money的流通从而创造剩余价值的模型,她认为情感在流通的过程中积累了情感价值。某些符号,在和别的符号产生关联的时候,会增加所包含的情感价值。

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下(不一定准确):前面Ahmed提到了白人中心话语中对想象的他者的情感,这种情感一层一层的叠加出来的。比如说有一个符号化的他者——混血儿。当混血儿的这个符号和不洁之身产生联系的时候,人们通常对于“不洁之身”这个符号的理解——与强奸、虐童相联系——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就滑向混血儿这个符号里了。而“不洁之身”,本身是一种现有社会生活秩序被破坏的符号。在白人中心的话语中,白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对于自己的主体地位是充满积极和正面的情感的。那么人们对于混血的负面情感,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他们对于创造“不洁之身”的想象中的他者产生的情感总和——包含了对自己主体地位的肯定,当自己主体地位受到威胁时候的恐惧、以及对于社会生活被破坏之后的符号化结果“混血儿”的憎恶。情感在不同的符号之间流通。

Ahmed说,情感也可以放置在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的类比下去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或者说物的存在,作为一个外壳遮挡住了社会关系。同样的,在Ahmed的解读中,emotions do not positively inhabit any-body as well as any-thing。任何人或者物都不拥有情感,情感产生于历史环境中,产生于社会生产关系和流通交换中,并且被符号化了。符号化的情感包含了各种复杂的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任何社会之间的关系。但就是因为情感无法简单地被追溯到某个身体、某个物体、某件事物上,使得情感具备能够被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从而对物质世界进行改变——我们通过情感来划分身体以及世界的界限。回到混血儿的例子中,我觉得:当人们对“混血儿”产生群体化的一种情感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因为“混血儿”本身,也看不到这个具体的人所代表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种族的两个人相爱并孕育了新的生命,而看到的是一个凝结了不同层次情感的符号。

我自己认为Ahmed的文章并不好读,但是很有意思。所以也只是随着读文献时候的一些思考,把这个笔记发在这里,只是给自己的阅读进行一个记录。

Ahmed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具体分析了在后911语境中恐惧的这种情感的作用,这一部分我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参照她出版的书籍《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书中有不同的章节分析痛感、恐惧、憎恨等情感以及它们的文化政治影响。


附Sara Ahmed的个人主页:https://www.saranahmed.co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