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散茶包
懶散茶包

讀後感|社評|食記|動漫心得|心情雜記

不分科系,學無止境是一種生活態度

興趣不是不能當飯吃,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3977603/

人生中的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有些人未來從事的工作會與自己大學期間專攻的領域相關,而許多人未來的工作卻不見得和大學所學相關。至於個人經驗是從會計系畢業,在外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一陣子後,放下一切跑去讀哲學研究所,並且在爾後有了學術工作。

一、未來反映的是當下積累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761599/

個人大學期間是讀會計系,四年間除了專注課業外,閒暇時間就是在圖書館廣泛閱讀商科以外讀物。其中,《文學少女》《狼與辛香料》的輕小說對我影響很深。前者讓我見識到經典文本如何的被再詮釋,讓原本可能現代年輕人不感興趣的經典有了新的靈魂;後者則是因為作者本身非文科生卻有能力出版輕小說,讓人不經覺得連非文科的都在努力時,文科生是否需要更加努力?

自從讀了這兩部作品,無論校內或校外只要跟寫作有關的比賽都會參加。或許是因為大學比較重視理工科,所以校內投稿幾乎每次都得獎。至於校外輕小說投稿雖然沒得過獎,但曾看到官網有自己作品的名字初審通過的榜單,對這樣的結果其實已經知足,因為儘管失敗了但曾經努力過

這時候的我比較務實,既然文學創作的窄門四年閒暇時間的努力都擠不進去,那麼優先事項就是根據自己所讀的科系找一份相對應的工作,後來也成功錄取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其中一間。當時的面試過程印象很深刻,第一階段是跟外國人聊天測試外語能力,對方問的不是任何會計專業問題,而是問「你最喜歡讀的書是什麼」、「為什麼你喜歡這本書」、「你從這本書學到什麼」;第二階段跟未來主管面試的時候,對方問的問題則是「你在大學期間面對的最大挫折是什麼?你是如何克服這個挫折?」正是有過讀輕小說和投稿輕小說的經驗,讓我很順利的在當下面試侃侃而談。

大學畢業到求職路上的經驗得到的啟示是,重點不在於未來要做什麼,而是在人生最自由階段做過什麼額外的努力

二、順從內心才是最好生活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1143741/

擁有一份穩定工作或薪水或許是大多數人求學的目標。但是,就個人而言,如果不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或者身處能夠讓人愉快的環境,那麼穩定工作充其量僅是為了薪水,重複著枯燥乏味又度日如年的日子。雖然對會計作為專業是有興趣,但事後發現個人沒興趣替別人查帳或記帳,單純喜歡運用會計的知識讀財報、看財經節目和理財投資。因此,毅然決然裸辭後,思考了許多人生問題,然後偷偷報名哲學研究所的推甄。

當時為了讓家裡其他人放心還說自己是報了臨床心理系,倒是推甄面試的時候,教授們特別歡迎有社會歷練的人來讀哲研所。事後家裡得知我讀哲研所時,許多人酸「這種研究所畢業能做什麼」、「讀哲學是想做算命師嗎」、「也好啦,重新體驗校園生活」、「人生能轉換跑道的次數有限」。

總之,讀哲研所的期間自由的時間遠比大學來的多,所以不僅在所辦工讀也擔任不同教授的TA和RA。在所辦的工讀進一步累積了內勤行政的工作能力;擔任TA期間學習到如何的備課和班級經營;擔任RA則是奠定了從事學術工作所應具備的各項能力,包含如何寫學術論文、報帳公文流程,以及如何和外部人士接洽合作。另一方面,當時LikeCoin剛好在草創期,那段期間幾乎每天寫好幾篇文章賺了不少LikeCoin,以及在畢業論文口考結束尚未畢業前接了些翻譯的工作。

上述這些能帶來收入的工作,並不是將研究所視為職前訓練所,業界也不會將這些經歷認定為所謂的職前訓練。但是,當我將這些工作經驗內化成自己處理事務的能力時,其實已經能夠應對許多勞動市場的專業職缺,或者該說相較於一般應屆畢業生已經有過社會化的過程。如果說大學的會計知識是培養一技之長,那麼研究所的哲學訓練,則是重新認識自己、對世界有更廣泛的認識,並且更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實踐。

三、興趣只是換個形式呈現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1204029/

碩班的畢業論文主要是用來證明讀過研究所後,具備閱讀學術文獻和學術寫作的能力,這個階段其實並沒有要求碩班生需要擁有像博士生的創新或解決學界問題的能力。因此,雖然個人對一些形而上的哲學問題有興趣,但是更想完成的論文是能夠回應社會中實際發生的問題,因此專攻的是倫理學相關的哲學研究。

雖然有些讀比較理論或抽象哲學的人會覺得做應用倫理學的層次太低,不過個人認為研究層次再高再具有知識上的內在價值,如果無法讓一般人能聽懂或具有工具價值的解決現實問題,那就單純只是為了自己而做研究,而不是為了這個社會而做研究。換言之,一個不是為了公共利益所培養的能力,其實是可以預見未來的就業市場是個窄門。

總之,個人除了在哲學研究所做倫理學研究,最大的收穫其實是在閱讀許多文獻過程中學到的哲學研究方法。整體來說,後來能找到一份學術相關工作且做到時至今日,回頭看其實是一整段人生經歷不同分支匯集的結果。

四、給打算讀文組的建議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6819704/

每個人的經驗都是沒辦法複製,因此上述個人的經驗也不見得有值得參考的地方。但是,面對不友善的世界,生命總是要找出一條自己覺得適合的路。因此,大學期間就需要認真思考未來想做什麼。

這裡的想做什麼不是想實現什麼終極理想目標,而是為了生活或生存所選擇的職涯方向是什麼?人生不見得都能一帆風順,因此方向上應該擬定多條路來減少不做其他選擇的風險。文組學生可以在就學期間多角化經營自己的專業,像是如何將文組所學發揮在數位應用、如何運用在行銷企劃、如何運用擅長的語言帶領群眾,諸如此類。文組走學術當研究員只是一種選擇,所能進一步發揮的能力甚至可以運用在考公務員、擔任在地或國外導遊、找補習班或出版業相關的工作,甚至在科技業成為優秀的行銷員,人生想實現的目標不見得非得力拼特定的職位才能實現。

此外,在擬定好職涯方向與能力也需要認清社會現實。許多大學生選擇特定的科系後,往往一頭栽進該科系教授所談到的願景或未來,而沒有自己抬起頭去觀察自己所身處的世界。最簡單的方法,其實就是在想好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時,立馬去查有沒有相關的職缺,相關的勞動市場需求夠不夠大,自己現在是否具有相對應的能力,諸如此類。大學固然不是職前訓練所,但是身為大學生應該要有為自己未來做好準備的能力。

最後,文組在台灣的待遇確實是相對弱勢,根據台灣證交所各產業股票市值來看,半導體產業占了將近40%、金融業占了將近11%、其他理工科相關行業加起來至少大概也有30%以上[1]。換言之,僅想做純文組產業的工作勢必會有報酬上的天花板,因為台灣著重的產業方向跟能賺大錢的產業並非純文組的天下,企業無法賺大錢自然無法反映在勞工的薪資報酬。相反的,哪怕是文組生,如果能進入那些產值高的公司工作,薪資報酬自然也會比較高。因此,在進入文組相關大學科系前要想清楚讀大學的目的是什麼,不讀大學該科系是否也有辦法實現這個目的(或儘管讀大學也不見得能實現這個目的),以及實現或沒實現這個目的後,你的職涯方向是什麼?

參考資料

台灣期貨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取自:https://www.taifex.com.tw/cht/2/weightedPriceIndex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