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赫
阿布拉赫

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自以为是的浪漫

阿线在她的《一個人上路,去日本住三十天》前言里说,在整理文字和照片时有点不确定在异国给台湾朋友写明信片究竟是浪漫还是自以为是的浪漫。我读到这里,想了一下,对着电脑点点头,嗯,应该是自以为是的浪漫。

我刚从国外回来,买了一堆明信片和冰箱贴还有其它纪念品。那天晚上朋友来喝酒,我把东西摆了一桌让他选一个,他哈哈大笑,拍照给其他朋友看,说你看他,花了那么多钱,买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我也喝得乱七八遭,也跟着一起笑。

那些东西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里多得不得了,每一个都闪着诱人的光芒,每个都在对我说,快买下我吧,拿回去送朋友送同事多好。等回家收拾东西的时候拿出来,怎么都像蔫了的树叶,失去了从前的光彩。于是便也羞于郑重其事送人,只好贴满冰箱,摆满桌面,自己看着玩。

也确实是,这些小纪念品,是你的纪念,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你看到它,也许能想起那时情景,比如巴塞罗那大雨、冒雨跑步的人、圣家堂的马塞克玻璃窗、台湾口音的女解说、拿出印着Made in P.R.C纪念品问知不知道P.R.C.是啥的黑人店员、斗兽场的鸽子、不小心打翻纪念品吓到手足无措的白人女性、圣彼德大教堂的穹顶、耶稣左肋的伤口……这都是独属于你的记忆,无法和人共享的记忆。对别人来讲,那只是他从罗马带回来的冰箱贴,仅此而已,没有太多的外延。尤其是,那东西还并不稀奇,淘宝几块钱一个。

梵蒂岗博物馆看到邮局,很多人在那里寄明信片,便也问了朋友要地址。地址还没发过来,我却不小心从单行道出去了。那天罗马突降大雨,大家都挤在门厅等雨停,和邮局咫尺天涯。我说只好下次再寄喽。但自此再也没有了邮局,连罗马斗兽场那样声名的景点,也没有。我的一堆明信片,也只好从意大利辗转西班牙,最终还是跟我回到了中国。

那天跟设计师朋友说,下次我装修房子,帮我弄一面墙,让我用图钉一类的东西,就可以轻松将明信片上墙。

以后不买冰箱贴,只买明信片。能即时寄出的,满足一下自以为是的浪漫也无伤大雅,寄不出去的,就拿回来自己看。那东西毕竟比冰箱贴更接近于“艺术”作品。

我后来翻出来几张别人寄的明信片,有从大理寄的崇圣寺三塔,他说希望我一直快乐,说他会一直在。有从拉萨寄来的布达拉宫。布宫广场旁边就有家邮局,每天无数人去那里盖戳,十二年前我也从那里寄出过一堆明信片,有些人收到了,有些人没收到。

我此后走过很多地方,再没寄过明信片。大概朋友日渐寥落,其码是寄了不觉得自做多情的那种朋友渐渐稀少了。或者以前也没那么多,只不过年轻嘛,谁管你呢,自己开心就好。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