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赫
阿布拉赫

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这件事都一做十年。这种癖好曾引起有司关注,后来在Matters的活力一落千仗。但仍然在记,不在这里,就在那里,而且一想到有人会因为你的记录害怕,就更觉得这记录的价值。我会继续。

要是能给他们开个追悼会多好

算是复工了,工作量三天有两天无。但依然宅在家里,没去过一次公司。

上周末老板通知:下周开始,对于肉身去不去公司不做硬性要求,由个人根据工作情况自行决定。

纠结了一下,决定不去。听说公司附近的餐馆一个也没开,午餐只能吃方便面。我不喜欢泡的方便面,在家里的话,还可以煮来吃,加个鸡蛋,加个番茄,加个青菜之类,从本质上提升一下泡面的层次。

天气越来越暖和。昨天大太阳,午饭后把车开出去停路边,看了会儿书,玩了会儿手机。之前有过两次,但这次明显能感觉到,憋不住的人越来越多。路边停的车已经排成了行,有些跟我一样就坐在车里,或者躺着睡觉,有些来到车外晒太阳,很自觉的,相互隔很远。我住在郊区,人烟稀少,小区外面有几条断头路,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成都的冬天缺太阳,因而成都的人们对于冬日的阳光有着极致的需求。若非特殊时期,这样的天气,大街小巷、公园的茶座,应该都是人满为患的。

 然而可惜,雾霾依然在。整个疫情期间,空气质量也没有比平时好多少。平日里,说是因为汽车、因为工地、因为工厂,过去一个月,这些都停了,雾霾还是没停。昨天稍好,但今天此时,又更差了。

十几天没写东西,但每天都有来看。最近似乎matters多了很多新人,几乎每次登录,都有一两个新增“追踪”,大多数点进去,发现除了三五个“追踪中”之外,空无一物。于是有点儿忐忑,寻思是不是被锁定了呢。但很明显,首页文章里的新ID也越来越多了,说明确实,中国的网络环境里浸淫久了,“被迫害妄想症”是多多少少都会有的。

想起《侍女的故事》里那些逃进加拿大的基列人,仍像受惊的兔子,直到听到一句:不用怕了,这里是加拿大!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情节,眼泪”哗“就夺眶而出。可惜这剧,像《权利的游戏》一样,脱离了原著加持之后,有些向烂尾滑落的迹象。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看一下真实的加拿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加拿大太远,更近一点的西班牙,看来最终也无法成行。原订的机票,几天前被取消了。这几天一直在重新看机票,都很贵,还很折腾。之前的一次转机,现在几乎都要两次转机,价钱翻倍。加上疫情有向全世界蔓延之势,未知因素太多,罢了。昨天给aribnb的房东发消息,说抱歉不得不取消预订,他回说没关系,谢谢我告诉他。

这样一来,花出去的马拉松报名费、签证费以及Booking上预订的不可退酒店费用,就成了沉没成本,没听见一声响儿。始终心有不甘,始终无能为力。

武汉人民还在受罪,昨天看到因为封城无家可归只能在街头露宿,捡食垃圾的”汉漂“,心里的酸楚无以言表,流了一通眼泪。把这个视频发往家人的微信群,只有三姐表达了这些人真可怜政府应该出面的意思。她说要是可以的话她都想去武汉当志愿者,我哥回一句:别给政府添乱!

好在,微博上还有很多人,在试图追寻真相,试图记录。我关注的一个写作者,花很多精力,试图厘清武汉红会的受捐物资和分配物资的数据,很难,但一直在做,冒着被销号甚至追究的风险。一个医生,因为一直质疑这次疫情中被反复强调的”中医疗效“数据被销了号。还有些人,在收集整理统计那些因为没机会确诊连官方统计数字都没能进入的死难者。还看到个网站,满满全是微博求助贴的快照,只看文字,便能听见撕心裂肺的哭号……

昨天一早,被乔丹的科比追悼会致辞刷屏。心里想,等灾难过去,要是能给那些在这次疫情中无辜死去的人开个追悼会,该有多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