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赫
阿布拉赫

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无限重复|《小津安二郎全日记》读后感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收录了小津从1933年至1963年跨度三十年的日记,总共近八百页。我本来以为要花一年半载才能看完,结果最终只花了一个月。因为像我之前那篇《闲话当年》里提到的那些电影片段般充满想像力的日常,越往后越稀有,渐渐成了名符其实的流水帐。甚至,很多都不能叫流水帐,叫日程表更准确些。

《郁达夫日记》里有小人物,有大时代。小津的日记,没有小人物,也没有大时代。像一个时钟,滴答滴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人生终点。偶尔发条松了,拧一拧,又接着滴答。

我其实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尤其这本书还价值不菲。希望没人因为我之前的溢美之词重蹈了我覆辙。

看日记看什么呢?不就看个个人的营营苟苟,喜怒哀乐吗?但小津的喜怒哀乐,可能都献给他的电影了,日记里的他,是没太多感情的机器。记录了他三十年间往返于各个饭店、酒吧、汤屋,和各种人会面的时间节点,但几乎没有细节,情感表露就更是吝啬。

他三十岁的时候写自己正在睡觉,母亲上楼来让他娶个老婆;四十多岁,提到最近有很多讲他和原节子结婚的传闻;六十岁,还有人做媒。但即便我在这里的转述,也比他的记录多了一些情绪,比如我用了“还”,而他的日记里在提到这些事的时候,是统统面无表情的,仿佛说的是别人。

还不止如此,三十来岁父亲暴毙,六十岁母亲离世,不久自己身患癌症,这些事情的记录,都是冷冰冰的一笔代过。父亲的去世很突然,虽然他的日记里对此无动于衷,但那时候我还想着日本人本来情感内敛,他也许将他的悲痛都通过电影语言表达了。尤其看了《晚春》、《东京物语》之后,我以为笠智众在其中的父亲形象,很大一部分是他的个人表达。可是,此后的日记里,除了每年忌日提一句,生活中就再没父亲了。但他每天都提到洗澡,提到喝酒。母亲去世时,兄弟姐妹都赶回了家,唯独他没有,也没对此做任何解释。《东京物语》里有这样的桥段,小儿子没赶上火车,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然而,即便电影里,也只是面对母亲的遗体掉了几滴眼泪,仅此而已。他自己得癌症的时候,只是写到去癌症中心、做手术、化疗,看日记的人甚至没办法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癌。

我其实有点生气,这哪里是个活生生的人啊!

但他又真的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且他的电影那么细腻动人。想来,影像和文字确实太不同了。电影有演员、有道具辅助表达,文字就只有自己。

小津年轻时有提过一句想写小说,这时候倒好奇他写的小说会是什么样子。总不至于也像日记这样简明和克制吧?

写到这里,想起有朋友提过他有一本散文集,去豆瓣找了一下看评论,原来我相当感兴趣,却在《全日记》中缺失的战时部分,是在那本叫做《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这本书里。书评里也有很多人说除了这段,其它部分相当枯燥,大量重复。

有段时间,小津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一度成为热点,很多人说他是侵华战犯,爱国人士纷纷冲入豆瓣,在他的电影作品下面打一星泄愤。那个时候,我只知道他是很厉害的导演,却没看过他的一部电影,更没看过一行文字,却因此对于他的战争观点存一份好奇心。斥巨资买下《全日记》的动机,很难讲没有这份好奇心的功劳。

然而,日记里没有1937-1949年整整十二年的部分,我一度猜测会不会是因为敏感原因被删去了。总之,小津的战争态度在这本《全日记》里不露痕迹。他只有几年在8月15日记一笔:战败纪念日。

但是在电影《秋刀鱼之味》里,他表达了对于那场战争的深切怀念,虽然也借路人之口讲出“幸亏我们失败了”这样的话,但前情说的是军人治国时日本政治的腐败。其码,我认为他是不反战的。

读日记其间,我看了小津的三部电影,观影顺序依次是《东京物语》、《晚春》、《秋刀鱼之味》。前两部让我觉得导演果然名不虚传,他的影像风格和润物无声的情感表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第三部颠覆了这种观感,《秋刀鱼之味》在我看来,只是《晚春》的彩色版,唯一新鲜的就只是缅怀战争,以及演员阵容里没有了他的御用原节子。

当然,日记不好看怪不到作者头上,日记嘛,本人想怎么记怎么记,也不是为了取悦读者。和郁达夫不同的是,他生前估计根本没想着出版。至于编者和我,也不过一家愿打一家愿挨,罢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