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增
邢福增

當那天來到

(编辑过)
將臨期第一主日講章((耶卅三14-16;帖前三9-13;路廿一25-36)

等……「那日子」

早兩星期,在九龍城講道後等綠色專線小巴到九龍塘。不知為何,等了十多分鐘都不見。這時,見到前面有到旺角的紅色小巴停下來。紅van頗滿,等的人也不少。如是者,在等綠van時,已來了三部紅van。當時心想,是否要轉到前面排紅巴\van?猶疑之間,又來了一紅van。於是,我決定改坐紅van。但因排隊的人多,再等了三部也上不到車,但我已排到第一個位。就在這時,遠遠見到綠van,但我又不知是否客滿。說時遲,那時快,綠van在我前面經過,竟然是空的……我要追上去嗎?換了是你,你又如何?

在等綠van很久,仍然在等,是因為我相信,應該很快就來。到轉等紅van時,雖然上不到車,但我也相信,很快就上到……原來,「等」跟「相信」是分不開的。這讓我想起一戲劇《等待果陀》的內容,故事講兩個流浪漢在荒野路邊等一個叫「果陀」的人,整個劇的內容就是說他們在無聊地等,等不到想走,然後而留下來等……最後「果陀」都沒有出現……聽起來,是不吸引的劇情,有點荒誕……當然,到底「果陀」是誰?值得兩人痴痴地等?編劇一直沒有交代。有人說: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位「果陀」,不論是上帝、一個人、目標,或是夢想……我們的人生就是一直在等,重覆又重覆,卻不見「果陀」,似乎代表夢想落空的悲劇。但即或如此,仍然有人在堅持等下去,不願就此放放棄,面對殘酷的現實,卻又不放棄。「果陀」成為絕望中的希望,這樣看來,悲劇又帶有喜劇的元素。據說,此劇曾在德國一所監獄內演出,讓千多名囚犯看得如癡如醉,拍爛手掌。因為,劇中主角無聊地等的經歷,最有共鳴的就是監獄中的囚犯。此時此刻,世界彷似成為一座大監倉,大家都在「日子會過去的……」中等待著,有人等疫情過去,有人等經濟復蘇,有人等通關,有人等完成隔離,有人等待夜盡天明……無論你在等甚麼,「等待即是希望(相信)」,不知你是否同意?

今主日是「將臨期」第一主日,教會傳統將聖誕節前的四個主日訂為「將臨期」,也是教會年的開始。「將臨期」不僅是紀念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也是要信徒思想及預備耶穌基督的第二次降臨。因此,今主日的三段經課,都提及「日子」。「那日子」代表甚麼?在等待「那日子」的來臨時,「等待」又意味著甚麼?

被囚者的等待

首先是《耶利米書》經課,在卅三章第一節中,提及「耶利米還囚在護衛兵的院內」(卅三1)。那時,巴比倫帝國大軍正圍攻耶路撤冷,耶利米先知因宣告耶和華的話,預言耶路撒冷會被帝國佔領,結果,猶大王西底家就把耶利米囚禁。西底家之所以被立為國王,是因為原來的猶大國王約雅敬已被巴比倫擄去。根據《列王紀下》廿四章19節,「西底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正如約雅敬一切所行的。」諷刺的是,「西底家」這名字原來的意思是「上帝是我的公義」。他沒有踐行上帝的公義,反而「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因此,他把耶利米先知的「忠言」作為「煽動言論」,並且囚禁耶利米。

卅三章一共出現了七次「耶和華的話」,臨到在囚的耶利米。經課選讀的14至16節三節經文中,每一節都以「那日子」開始,並描述「那日子」會發生的事情。那日子是一個「應許」「必然實現」的日子,那日子是「公平和公義」會在地上施行的日子,那日子是耶路撤冷城被稱為「耶和華是我們的公義」的日子。

無疑,對被囚的耶利米而言,「那日子」仍未實現,也不知道何時實現。眼下的現實,是巴比倫的「強國崛起」,猶大國統治者卻仍然行惡事,然後許多假先知出來宣講「平安了,平安了……」的虛假應許。沒有人願意面對現實,活在一個「裝睡」的世界之中。先知忠心宣講耶和華的話,卻換到被囚禁下場。此時,耶和華的話臨到獄中,向被囚的先知說:耶利米,你要相信,公平與公義的日子一定會在地上實現。耶利米要等待,但他要等的,不是等西底家的衰敗,下一個王的興起。耶和華宣告的「日子」,不是「等一個好人」來統治,換了人就會好轉。「那日子」其實是要突破這種朝代治亂興衰的循環。歷史告訴我們,等待聖王賢君的「中興」,只會令人失望。即使沒有帝王的現代社會,絕對的權力只會帶來絕對的腐敗。

這三節經文好像是預言以色列國家民族的偉大復興夢,但重點其實是耶和華公義國度的實現。要期待的,不是一姓一家一人的復興,而是地上的公正和公義的彰顯,那城要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經文中六次出現「必」這個字,正是要在仍未看見的日子中,指向那終於實現的結局。可以說,「必」是一種信念與相信,眼前的現實一定不是終局,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人世間的保證與承諾,可以任意被強權重新詮釋,歷史可以肆意被改寫,看見這一切,無疑令人感到灰心與絕望,但耶和華的話,卻提醒我們,相信那日子,必然會實現──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

是的,相信耶和華必定成就是一回事,但在現實中去等待,仍是信心的考驗。耶利米一直被囚在護衛兵的院中,直到耶路撤冷城再次被攻下(卅八28)。當他目睹耶城再毀時,想到耶和華的話──「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時,無疑是再一次對「等待」的考驗。對被囚者而言,如果「等待就是希望(相信)」,那讓他們等下去的信念是甚麼嗎?「耶和華的話」是否成為「希望(相信)」的基礎?

分離者的等待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帖前》的經課。三章9至13節中的「等待」,有兩層意思,第一重是保羅與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之間的等待,第二是主耶穌再來的等待。

帖城教會是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建立的。保羅離開後,仍然記掛著教會的情況,於是打發提摩太回去。當提摩太向保羅匯報後,保羅因著帖城信徒的見證而大得安慰,但同時又聽到教會面對的問題而掛心。於是,保羅寫信給帖城教會,明確表達很想回去(二17-18),他表示因著帖城信徒的在患難中站立得穩而喜樂,但同時又巴不得可以跟他們一起,「補足」他們「信心的不足」。保羅沒有具體說明是甚麼因素阻止他回去(二18「撒旦阻擋」具體是甚麼?),但卻切切呼求,「願我們的父上帝自己和我們的主耶穌,為我們開路到你們那裏去」。可以想像,保羅與帖城信徒之間面對分離的事實,都在思念對方,並期待早日再見。

保羅說「渴望見你們的面」(二17),應該不是那種「下次一齊食飯啦」的應酬。但現實的情況又不容許時,保羅希望將這份等待與思念,轉化成一種更深的關係與連結。他說:「又願主使你們彼此相愛的心,和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好堅固你們的心」(三12至13a)。這裡提及「愛心」,包括帖城信徒彼此間「相愛」的心,及教會「愛眾人的心」,還有保羅愛帖城教會的心。保羅突顯「愛心」的目的,並不是陳腔濫調的「大愛」,而是說,教會面對的外在困難其實並沒有改變,信徒現在能夠堅守,但也不保證將來仍然可以。所以,保羅特別強調希望主耶穌可以「堅固你們的心」,而這種堅固的基礎,是需要在實踐使命中建立。在患難之中,信仰群體要「彼此相愛」,而不是分化或內耗。同樣,「愛眾人」在此,是指在艱難環境之中,教會更要避免自我封閉,致力進入人群中服事及守望鄰舍。「增長」與「充足」代表成長的可能,說明在艱難處境中的堅守,並不是一足即蹴之事。患難正是培育信心得堅固成長之地。保羅的意思很清楚,分離者在等待見面的過程中,仍要面對真實的考驗,唯一使自己不致動搖的,就是活出召命。

接著,保羅為等待加入第二層意思,就是主耶穌基督的「再來」。保羅想帖城教會明白,其實,除了等待他日彼此再見,大家同樣在等待主再來的日子。到終末那日,他希望大家可以在「父上帝面前,成為聖潔,無可指責。」保羅指出,「成為聖潔,無可指責」不僅是「那日」,重點是當下。承接著上文的愛心實踐召命,讓信徒的心被「堅固」。正是要保守堅固的心,立志讓自己的心「分別為聖」。「成為聖潔」不是一種完成式的實現,而是立志從罪惡的世界中「分別出來」。所以,經文的重點,不是描述在主再來的時候,有一群聖潔與無可指責的人,而是在當下,每一個基督徒都要堅固及保守自己的心,分別為聖。

對分離者而言,那份思念並不好受。原來活出召命,守護自己的心,也是一種對思念與等待的回應。此時此刻,我們面對著不同的分離,為了流散外地的親人,或在港卻無法見面的朋友,真的不知何時再見。所以,在思念與等待之中,希望對方身體健康,活得平安,自己也好好地活,堅守責任,活出召命,期待有天可以再見。同時,分離者也在期待他日與主再會,希望以自己在罪惡世界中「分別為聖」,來面向上主,向他交帳。

一直是「近了」的等待

最後,我們看《路加福音》經課。同樣,主耶穌提及「那日子」,但跟上兩段經課相比,卻帶有濃厚的「天啟」或「終末」味道。經文在25至26 節一開始便描述一個天地震動的情景:「日月星辰要顯出預兆,地上的邦國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響聲而惶惶不安。」處身其中的人,經歷「天上的萬象都要震動」,都被「嚇得魂不附體」。我們生活在香港,很少機會遇上有感地震,記得三年前安息年時在台灣,數次感到突如其來的搖晃。第一次好像有點不知所措,但後來再經歷時,因為信任樓宇的防震結構,便慢慢習慣下來。經文要呈現的,是一幅比地震更徹底更全面的圖畫,這裡提及的震動,是借喻人世間的一切,在那個時候,都要經歷一個根本的改變。地上邦國以為可以千秋萬世的權位,人們努力經營的一切,那時都會被推倒。

帶來天地翻轉的,是因為「人子帶著能力和大榮耀駕雲來臨」。「人子」是主耶穌基督,這裡描述的,就是基督第二次降臨的景像。當那天來到,有人會被嚇得「魂不附體」,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卻是「得救贖的日子近了」。

對於「終末」,基督徒會問:到底是甚麼時候?耶穌接下來以「無花果樹和各樣的樹」為比喻,指當人們見到葉子生長,就知道「夏天近了」。所以,當人們見到剛才提及的天地震動的事的發生,人子的降臨,也知道「上帝的國近了」。不少基督徒將關注重點,放在如何解釋當前世上發生的事情(天災、戰亂),並將之聯繫至耶穌描述的景像,藉此預計基督何時再來(末日)。不過,耶穌教導的重心,從來不是要我們去預測那日子到底是甚麼時候,他說「近了」(is near),具有一種在來臨中卻又未完全實現(already but not yet)的意思。

正是這種「近了」的狀態下,耶穌一方面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許多事情都會發生。另方面,他說,即使「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絕不廢去」。這裡,耶穌強調的重點,是「我的話」(廿一33)。在「近了」的過程中,基督徒要重視的,是「主的話」。在此,耶穌將終末的「那日子」,轉化為當下基督徒的預備。從34至36節,耶穌指出「要謹慎」及「要時時警醒」。「貪食、醉酒」是一種只追求及滿足當下的生活態度,「今生的憂慮」則反映當下的欲望得不到滿足而帶來的憂慮。人生在世,當然有要追求的事,但如果被「今生」的事「壓住」自己的心,便會隨從這個世界的價值。因此,基督徒要「時時警醒」,「警醒」既是針對「那日子」,「要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但同時也是,要讓自己「站立在人子面前」。「人子」就是相信世界以外,尚有另一種價值與信念。所以,更重要的,是持守「主的話」,以此來調校及指導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絕順從世界的標準。唯有這樣,在可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那日子」是「終末」耶穌第二次降臨的時候,基督徒在那日子「近了」中等待,便要在當下好好預備自己。「人子帶著能力和大榮耀駕雲來臨」(廿一27)固然是「那日子」來臨時發生的,但當基督徒在當下持守「主的話」,「挺身昂首」(廿一28)地面對世界各種罪惡權勢時,其實,就是堅持人子的話,拒絕承認及順從地上的價值,並以「挺身昂首」的堅持來活出另一種不同的生活。這樣,也就是「人子」的「能力和大榮耀」藉著跟從他的門徒,以另一種「近了」的形式,在地上「來臨」的時候。

等待中的安慰與擁抱

弟兄姊妹,很快就是聖誕節,這提醒我們,昔日上主救贖人類的計劃,藉著主耶穌的降生,已經開始。歷世歷代的信徒,都在等待基督第二次的降臨。當那天來到,是終末完全的實現,當那天來到,也是讓在等待中的我們,在當下作好預備。「那日子」所代表的價值,要成為當下我們持守的信念,並持守這價值,在地上活出天國。今主日三段經課提醒我們:那日子──是公平與公義的國度。即或被囚,也要堅持這信念。那日子──是持守堅固的心,活出召命,保守自己的心,「成為聖潔」。即使面對分離,在思念的等待中,仍要好好底活。那日子──是要靠著主的話「挺身昂首」,過著「謹慎」及「時時警醒」的生活。這是我們面對「近了」最積極的態度。

基督徒「等待」基督的第二次降臨,不是一種消極的等待,雖然,在等待的過程中面對各種的考驗,信心也有動搖的時候,但當我們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那日子」,預備自己的時候,「那日子」也成為當下的希望與勇氣。「等待即是希望」,我們懷著「希望」來等待,也在等待的日子中,活出這「希望」。

當那天來到,我們確實不知道那天是何時何日。但因著相信那天,此生便不會枉過。持守初心,等待那「近了」的「那天」,成為今天安慰我們,擁抱我們的力量。我們都需要被「希望」安慰,需要被「希望」擁抱,「會看到那天,要看到那天,我信有那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