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增
邢福增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詩十九)

預苦期第三主日 2024年3月3日

一代宗師

大家見到這個題目,相信會想起電影《一代宗師》。片中章子怡(宮二)跟梁朝偉(葉問)說:「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如何成為一代宗師?「見自己」是知道自己的志向;「見天地」是要看見天地之大;「見眾生」是要將所學的啟發別人,是為「宗師」的三個境界。電影講的是武術與武林,但同時也在講人生。「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這些充滿哲理的對白,都令人有不同的聯想。

今主日是預苦(大齋)期第三主日,《詩篇》十九是詩篇經課。路益師(C. S. Lewis)指這是《詩篇》中「最偉大的一首詩」。讀經文時,腦海中浮現了《一代宗師》這段對白,於是援作講道題目。當然,這首詩篇的重點不是談如何成為一代宗師,全篇14節,聖經學者將之分為三個部分:1至6節是關於上帝的創造;7至11節是關於上帝的律法,而8至14節是大衛的自省。這三個部分,正好跟「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三個境界相呼應,給我們在預苦期中有所學習及提醒。

見天地

先看第一個境界:見天地。「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手的作為」(十九1)是大家熟悉的經文。想想我們曾在甚麼時候,不自覺地唸出來?也許身處台灣,或回想在香港郊野公園,以至到其他國家旅行,觀賞自然界的美麗,不得不由心發出的讚嘆。

如果你喜愛作詩填詞,就會詩興大作,靈感湧現。大家都聽過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是唐代詩人登樓所見的風景。下一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想要窺探更多更廣的景觀,於是決定再登上高處。

昔日大衛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他見到「述天」及「穹蒼」時,將之跟創造天地的耶和華聯繫起來。不僅如此,「述天」「穹蒼」雖然靜寂無聲,但大衛不是以「此時無聲勝有聲」作回應,反而從中聽到「言語」,悟出「知識」。這是誰的言語?又是關乎甚麼的知識?在大衛心目中,當然是耶和華。他用太陽散發的熱氣,來比喻耶和華「傳遍天下」「傳到地極」「沒有一物可隱藏」的榮耀。

沒錯,不同人看見同一風景,有人僅限於觀賞自然之美,但有人卻讚美創造天地的主,重點是,人心中是否有上帝。如果創造主是已接受的知識,自然會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世界。不過,即或如此,一直相信的信念,有時也難免因着不同原因而動搖。如果上帝真是創天造地的主,為何容許惡在其中?「主啊,求你睡醒,為何儘睡呢?」(詩四十四23a)詩人不禁問:難道上主昏睡了嗎?甚至,有信仰的人也不得不發出「神的不在場證明」……

或者,山水依舊,但因着不同的心境,也會讀出另一番情像。例如南唐李後主,經歷亡國,寫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月亮仍然升起,春天的江水也滾滾東流,但對照當下國破家亡,只有不堪回首的鄉愁及亡國恨。此時此刻,我們是懷着甚麼心境來「見天地」?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這句禪語指出人生經歷的三個階段,首先「見山是山」是從表面來看世界,眼見甚麼就相信這是其本相;然後「見山不是山」,代表面對複雜的世界,經歷信念的崩解,黑白顛倒,是非混亂,開始陷入迷失與懷疑;最後「見山還是山」,是一種洞察世情後的領悟。回想我們的信仰,跟上主的關係,是否也曾經歷這三個境界?也許,正是要經歷「見山不是山」後,才可以重新去理解信仰。

當我們說:「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手的作為」時,是停留在「見山是山」的階段?還是經歷「見山不是山」的掙扎與迷失後,重新領悟到「見山仍是山」?在預若期中,讓我們學習「見天地」,立於天地之間,無疑會面對許多的挑戰,但仍能像詩人般宣告:「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一二一1-2)。

見眾生

《詩篇》十九的第二部分(7至11節),以耶和華的律法為中心。為何1至6節在讚美創造主,到7至11節,突然轉到律法?為何大衛會以「比金子可羨慕」、「比蜜甘甜」來形容律法?在學校裡,應該沒有學生會喜愛校規!今天,我們對外在規條,也不會視作「金」與「蜜」般珍愛吧?

其實,讀舊約《聖經》時,要明白律法在以色列民族中的重要性。律法是耶和華向選民頒佈的誡命,見證着上主的拯救與立約。今主日的舊約經課是《出埃及記》廿章1-17節,就是頒佈十誡。在規定十誡的內容前,上帝首先說的,是「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出廿2)。可見,律法的背後,更重要的是「關係」──「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所以,《詩》十九篇很清楚指出,律法是「耶和華的律法(法度、訓詞、命令、典章)」(7-9a)。

值得留意的是,大衛以「全備」、「確定」、「正直」、「清潔」及「真實」來形容耶和華的律法,並指出遵守律法的結果,是「使人甦醒」、「使愚蒙人有智慧」、「使人心快活」、「使人眼目明亮」、「全然公義」。其實,重點並不是律法,而是跟那位創這天地並頒佈律法的耶和華之間的關係。因着耶和華的救贖,子民要「敬畏」耶和華,並藉遵守律法,生命得到甦醒更新,有識別善惡的智慧與明亮的眼目,不再被惡蒙蔽而喜樂滿足,並確信真實的公義,必然得到彰顯。因着敬畏純潔的耶和華,看重與祂的關係而遵守律法,成為僕人要謹守及警戒的功課。

保羅說:「律法本是要人認識罪」(《羅》三20b)。這樣看來,「見律法」就是要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認識罪」,見到善與惡、迷失與覺醒、智慧與愚昧、快樂與苦痛、清明與蒙蔽、公義與不義。這豈不就是「見眾生」的境界?唯有以耶和華為中心,才能洞識眾生如何被罪轄制,並期盼同為眾生的我們,可以一起同行,彼此守望,走上救贖之路。弟兄姊妹,這位創這天地的主,是否也是救贖「我(們)」的上帝?從讚美創造主到敬畏耶和華,就是「見天地」到「見律法」,進而「見眾生」的過程。

見自己

最後,進入「見自己」的境界。

大衛在最後一部分(12至14節)中,將重點放在自我生命的反省。他特別觸及罪,包括「隱藏的過犯」及「任意妄為的罪」。表面上看,這好像是兩種不同類別的罪,前者是自己不察覺的,後者是明知固犯的。其實,「隱藏的過犯」不是指自己也不知道犯下的罪,應是指「隱藏」不為人知的罪。所以,「誰能察覺自己的錯失呢?」不是指不察覺自己的問題,而是自己知道,卻不願面對及承認,甚至在其他人面前隱藏得很好,而不被別人察覺。當然,沒有人知道,自己扮作不知道,但又怎能逃過上主?祂像太陽的光,一切隱密處都無所遁形;祂頒佈的律法,是明明可見的誡命,難道我們真的不懂?

前蘇聯時代著名的異見知識分子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有句名言:「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可改寫為:我知道自己在說謊,別人卻(不)知道我在說謊,我也裝作不知道自己在說謊,但是上帝知道我一直在說謊。

這樣看來,「隱藏的過犯」跟「任意妄為的罪」,根本沒有分別。對自己的惡行麻木,道貌岸然地騙過全世界的人,本質上就是「任意妄為的罪」,就是被罪轄制的結果。

既然上主是創造天地的主,人的罪根本逃不過祂的眼目。但如果人心剛硬,視律法如無物,執迷不悔,心被蒙蔽,眼睛發昏,以曲為直,又怎會向上主求赦免?唯有真實面對自己的本相,就是被罪轄制的本我,並為自己的惡行及對人的傷害深切懺悔,深知不能靠己自救,才會向上主呼求,求主赦免。同時,正因為知道罪性的可怕,更要敏感惡的存在,不僅在外在的罪惡權勢,也是藏在內心深處的罪性。「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就好像主耶穌教導我們禱告:「不叫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太六13)。不犯罪或陷入試探,是在認識自我後的一種立志與儆醒,是為「見自己」的境界。大衛以「我就完全」作目標,並不是說自己可以成為本質上不沾罪惡的「完全」人,而是指唯有承認自己罪人,並願意求主赦免,立志遠離惡行,行在上主的道路上的人,才算得上「完全」。所以,「我就完全」並不是「完成的完全」,而是「正在完全」的意思。我們仍要誠實面對自己的軟弱,雖然並不能夠「完全」,卻仍立志過無可指摘的生活。

《一代宗師》中的宮老爺,藉自己的畢生絕學「老猿掛印」,詳重心祥地提醒那位走上歧途的弟子(馬三):「老猿掛印回首望,關隘不在掛印,而在回頭」。語帶雙關地勸他,雖然走錯路,但最重要是,懂得「回頭(是岸)」。但「回頭」,真的那麼容易嗎?

《詩篇》十九篇的作者大衛,同時也寫下《詩篇》五十一篇的懺悔詩(懺悔就是「回頭」)。這是他犯下與拔示巴同房的姦淫罪,並借刀殺死拔示巴的丈夫後,對自己的罪的痛悔:「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致你責備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的時候顯為清白。」(3-4)犯罪後的大衛,向上主求赦免,並立志「回頭」:「上帝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10)「正直的靈」又作「堅定的靈」,這又對應了《詩》十九篇以「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來形容耶和華。清潔的心,正直(堅定)的靈的基礎,在於耶和華。「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裏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深願一己的心思意念,都能蒙主悅納。

所以,「見自己」不僅是大衛的自省,更是從與上主的關係中來理解及認識自己。這正是神學家加爾文(John Calvin)的名句:「認識上帝才能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才能認識上帝。」

一條沒走完的路

章子怡在《一代宗師》跟梁朝偉點出「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是習武之人要走過的三個階段後,接着說:「我見過自己,也算見過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這條路我沒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片中梁朝偉飾演的葉問,即使落泊香港,但最後仍成就了一代宗師的事業,將詠春拳發揚光大。

不過,江湖也好,武林也好,總是充滿着門派之別,爾虞我詐,爭霸奪權,本來就是人性的寫照(只要讀過金庸,就會明白)。任憑一代宗師,也無法改變。其實,教會既非淨土,也見到不少岳不群的身影。今主日的《詩篇》經課,沒有給我們如何成為「一代聖徒」的捷徑或秘訣,卻是真誠的提醒我們,要學習「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功課。沒有人可以自義,自誇「走完」這條路,因為在路上跌跌碰碰,才是真實的寫照。立於天地之間,會見到創造主的榮耀,同時也看到肆虐的罪惡權勢,甚至會質疑上主是否仍掌管萬有?律法讓我們看見活在善惡之間徘徊的眾生,但同時也告訴我們,要拒絕行惡,活出另一種以上主為中心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要敏感內心的罪性,並在上主的提醒與寬恕下,努力過合符上主心意的生活。走在人生路上,我們是像章子怡般,發出「這條路我沒走完」的遺憾?還是靠著上主的力量,繼續走在這條沒走完的路上?

「拚一口氣,點一盞燈。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是《一代宗師》另一段頗具哲理的對白。意思是,要持守信念,不忘初心,只要人心不死,信念就像燈火不滅,可以延續下去,「必有迴響」。二千多年的教會歷史,就是這個「迴響」,不要放棄,別忘記──「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功課。這不僅是在預苦期要學習的重點,更是一條要一生走上,並且走不完的路。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