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sy
worldsy

Freelancer,人类学学徒,建筑爱好者。翻译,写作,旅行。

探访华沙隔都:“布拉格”(Praga)

华沙“隔壁的首都” — — 如果这也可以简称为“隔都” — — 是布拉格没错。但这里要说的“隔都”(Ghetto),是一片与布拉格(西班牙语:Praga)同名、风评却截然相反的地区。为了区分二者,中文时有译作“普拉加”(如“普拉加战役”)。

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Praga都是华沙人尽皆知的危险地带,穷人多,犯罪率高,臭名昭著。2018年5月,在华沙旅行的我特地来到了这个街区。


得知Praga,完全是因为一篇2015年的游记。

那位旅行者以沙发客的身份入住了一对华沙情侣的家中,在即将离开波兰的前一天,请对方推荐些“特别点儿”的地方,于是男生提议了当地人“能不去则不去”的Praga。但鉴于男生非常慎重地“警告”千万不要露出观光客模样,游记作者乖巧极了,全程没掏相机 — — 所以这部分的游记,自然连一张配图都没有。

2015并不是个久远的年份。我有些意外:在此时的波兰首都华沙,竟然还有这样一个被当地人避之不及的街区。游记中的文字无法满足好奇心,我迅速搜索起这个地名,想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模样。

在网页上一堆带有“危险”、“另类”、“嬉皮”等形容词的标题中,我瞄见了一个Praga的Walking Tour。这真是再好不过,我没那么多冒险精神,本就不打算一个人闯入禁忌之地。所以确认tour排期之后,果断将Praga加进了自己的华沙行程。


约定的集合点在一座天主教堂前,隔着维斯瓦河(Vistula River),与华沙老城广场旁的圣安妮教堂互为对称。

维斯瓦河是由南向北贯穿波兰国土全境的长河,经过华沙时,将这座城市分为东西两岸。华沙的中心城区在西岸,主要的金融区、交通枢纽在西岸,你所知道的华沙老城、肖邦博物馆等大部分常规景点,也都在西岸。

站在桥上环顾四周,两岸景观之悬殊一览无余:不同于高楼林立的西岸,东岸扑面而来的是大片茂密植被,和一些外观平淡的多层公寓楼。乍看之下最具吸引力的,恐怕只有2012年落成的国家体育场(PGE Narodowy)。

因此,尽管河面只有不到600米宽(算上桥堍也要不了1公里),我也没见到多少游客模样的人们过桥。而向导对这样的情形更加习以为常。在他看来,何止游人不至,就连(西岸的)华沙人也很少涉足Praga。他在教堂前向我们简单说明接下来的行程的时候,就指着对岸开玩笑道:“那边的华沙人一生之中也可能只来Praga两次:一次是当他们还是个孩子,另一次是当他们有了孩子。”因为 — —说着他又向我们身后指了指 — —这里有华沙市内唯一的一间动物园。

当然,没有一个地方生来就是“隔都”。根据向导的解说,Praga历史上曾是工业区,底层工人阶级的住房条件可想而知。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之前,这里工厂和公寓的主人大多是华沙的犹太人。在犹太人被赶进集中营且几乎没有生还者之后,建筑的所有权便落到了政府手中。由于房屋质量过低,政府就将其分配给了低收入群体。

再后来,Praga就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华沙百慕大”。

Praga区位图
右侧如皇冠般的建筑即国家体育场。摄于华沙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
通往动物园的林荫道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开始深入Praga的腹地。严格意义上,这次游览的范围只是Praga北区(1945年,Praga南北划界,现在也以Praga北区和南区为名,在华沙18个区中占有两席)的中心地带。但即使如此,它的街道风貌也完全不能与西岸相提并论。

1944年的华沙起义,促使纳粹德国决定用“毁城”来报复华沙人民,全城80~90%的建筑都被夷为平地。满目废墟之中,偏偏还有个“幸运儿”:在苏军的干预下,二战中Praga地区的破坏率仅为25%。

只不过很难说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毕竟战后数十年的城市建设似乎也因此与Praga无缘。直到现在,街头仍不时可见一栋栋外观单调、立面破败、毫无生气的战前建筑,仿佛在等待着自生自灭。一些保存完好的巷子则像是整个被封进了时间胶囊,让人恍惚间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华沙。向导告诉我们,那部以二战华沙为背景的电影《钢琴家》(The Pianist,2002),就在Praga取了不少景,“它太合适了。”

不止是建筑,同样古老的还有露天市场Bazar Różyckiego。它是华沙最早出现的市集(1882年),也曾经是规模最大的一处。虽然在战火中屡毁屡建,但据说到上世纪80年代末都还运转得不错。二战时期可以买点儿德国货,共产主义时期也能找到国营商店没有的东西。然而,可惜的是,它没能繁荣得更久一些:1989年,波兰改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远处的Stadion Dziesięciolecia(即今天波兰国家体育场的前身)从足球场摇身一变成为欧洲最大的交易市场之一(Jarmark Europa),老市场的人气一落千丈,摊位数量也逐年缩水。

但无论如何,它终归是活了下来,哪怕看上去有些简陋。

摊主们贩卖着品相平平、价格低廉的衣物、箱包、玩具等商品,对我们这群人的到来并不惊讶,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这大概能说明:总有好奇心旺盛的旅行者循迹而来,而当地人也不打算兜售日常百货之外的纪念品,Praga的低收入者才是他们的目标人群。

两排典型的战前建筑。涂鸦是后来艺术家和当地孩子共同完成的。
Bazar Różyckiego市集一角

Praga并不全是古旧的事物。事实上,直观地来看,它是极其“混杂”的。

1989年之后,政府和资本家在Praga翻新旧楼,开发新楼,更替住民(清走低收入者以吸引中产阶级),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士绅化”(gentrification)。这个过程漫长又坎坷,如今粉饰一新的公寓楼,难以评判美丑的当代建筑,和那些墙面斑驳的老房比邻而立,说不出谁比谁更诡异。

与资本家一同到来的还有艺术家。他们试图利用涂鸦、雕塑等创作重新振兴街区。于是,在那些破败的建筑周围,又密集出现了各种创意作品(包括数量众多的壁画)— —只不过收效就要另当别论了。

在一面壁画墙下方,我们见到了三个蓝色的“小天使”。这是艺术家Marek Sułek的作品,据说原本有更多的蓝天使,被摆放在Praga各个角落以吸引人们的探索。但后来天使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则和这世界上大多数的雕塑失窃案类似:“当地人觉得太丑,还不如搬走熔成能换钱的金属材料。”

还有一处更引人注目的街头雕塑(Pomnik Kapeli Warszawskiej,2006),以纪念二战前在Praga活动的地下音乐人 — — 他们常常去后院演奏,赚取不多的表演费来谋生。设计者别出心裁地在雕塑上加了个互动体验:将鼓面上歌名(共列有100首当时的folk music)对应的编号通过短信发送至指定号码,就能通过雕塑底部暗藏的音箱听到音乐。不过向导奉劝我们别这么干,他发送过无数条短信,从来没听到过声响。“应该是音箱出问题了,但好像没人在意这件事。”他无奈地笑了笑。

而在另一边,昔日的伏特加酿造厂“Koneser”已经被打造为全新的综合体“Praga Koneser Center”(和现在各种厂区改建创意产业园的做法如出一辙),集合了住宅、商业、办公等功能,谷歌旗下的共享工作空间“华沙学院”(Campus Warsaw)也设在这里。在我走后没几个月,那儿还顺理成章地开了波兰第一间伏特加博物馆。

种种迹象甚至让我开始期待:没准有一天,这儿能演变成华沙的“伦敦东区”。

Praga街头常见的新旧混搭之景
Praga的地区税务所(Tax Office)。前身是个失败了的购物中心。
未被偷走的蓝色小天使

或许是白天,或许是人多,传闻中的“危险”早被我抛诸脑后 — — 直到我们跟着向导离开街道,穿过门洞,拐进了某处后院(backyard)。

院子里停着几辆车,一个大大的垃圾箱,中央的小花坛里供着一尊尺寸不大的圣母玛利亚雕像。墙边无所事事的男人抬头瞥了我们一眼,像司空见惯了一样,很快又低下头自顾自去。

“Praga有很多这样的后院,它们比街道更加日常和真实。”向导说着,却又随即补充道:“这只是行程的安排,我并不建议你们在Praga随便闯入后院。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撞见什么事情,一些他们不愿意被人看到的事情。”我这才反应过来:危险是存在的。但好在相比起街头抢劫这种暴力型人身伤害,Praga的犯罪更多是底层住民为了增收而进行的不太合法的交易。你不过分好奇,大抵也能无事发生。

而白昼,似乎也比深夜更安全些。

不过Praga相关组织想纠正这样的“偏见”。他们甚至办了一场10公里的街区夜跑活动,邀请华沙市民前来参与。我们的向导鼓起勇气报了个名:“你们猜怎样?那是我目前为止跑得最快的一次。因为我完全不想掉队,只能拼命跟着队伍。”我们都笑了,但紧接着他说,“后来发现担心有些多余,大家都很友好地在路边给我们加油。”

“所以,今天的Praga到底危险吗?”“尊重他们,也不要干扰他们。你会发现,一切都很正常。” 这是向导的答案。

某个后院

过了几天,在卢布林的旅舍里,我遇见了一位来波兰打工度假的台湾男生。他在华沙工作了大半年,巧的是,房子就租在Praga。“那儿确实房租便宜得多。”男生说。

“会感觉不安全吗?”我问。

“完全不觉得。”

>>>END

>>>写于2019年3月,图片拍摄于2018年5月。


注1:本文提及历史背景主要参考向导口述,以及网络资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注2:“隔都”最初指代二战时期的犹太人聚居区,由于华沙的特殊性,一般提到“华沙隔都”(Warsaw Ghetto),仅指1940年建在今天华沙市中心一带的犹太人隔离区(它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犹太人隔都)。但现在“隔都”的意义更加广泛,一些因经济、法律、社会地位等要素形成的看似秩序混乱的少数族群聚居区,也被称为“隔都”。Praga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不在常规定义的“华沙隔都”之中,而是属于后者。


附:Praga/波兰大事记

1648年 Praga成为独立的自治市。

1791年 Praga被并入华沙,作为华沙下属的自治区镇。

1794年 在11月的普拉加战役(Battle of Praga)中,Praga地区超过2万居民被沙俄军队屠杀。

1795年 波兰(当时还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第三次被瓜分,次年被瓜分完毕,波兰亡国。

1864年 华沙市区有了第一座横跨维斯瓦河的大桥(后被俄军炸毁),即今天紧邻华沙老城的Śląsko-Dąbrowski大桥的前身。

1867年 Praga的Terespolski车站投入使用,这是圣彼得堡-华沙铁路(Saint Petersburg — Warsaw Railway)的终点站,沙俄通过这条铁路连接俄罗斯与中欧。

1882年 随着贸易需求的增加,露天市集Bazar Różyckiego应运而生。

1915年 沙俄撤出Praga。

1918年 波兰重建国家。

1939年 波兰战役爆发,波兰政府流亡国外。德国占领Praga。

1944年 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新的(共产主义)波兰诞生了。华沙起义中,在苏军的协助下,Praga得以率先解放。

1989年 共产党政权结束,波兰走上了议会民主、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资本、艺术家也开始进入Praga。

2007年 Praga地区博物馆开始筹办,原本预计在2010年开放,但因为资金等问题,一直到2015年才正式营业。

2010年 连接东西两岸、进入Praga的地铁开始动工。而贯通西岸南北的首条地铁早在1995年就已经运行。

(参考wiki各相关词条英文版/波兰语英译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