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sy
worldsy

Freelancer,人类学学徒,建筑爱好者。翻译,写作,旅行。

阅读依然是一件值得认真坚持的事 | 我的阅读分享

尽管这几年的工作都与码字有关,也常常为了获取信息翻阅各种期刊书籍,但认真读完的书却是越来越少。即使读完,至多在豆瓣添个标记,偶尔加上只言片语。有时回看某些评论,浑然不知自己为何当初生出如此感慨。

于是,2020年伊始,我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周读一本书,尽量做好笔记。

原本担心“立flag必倒”,但托疫情的福,到目前为止,这旗居然还稳稳地插着。(希望打脸不要来得太快)

恰逢世界读书日,我从最近的收获中挑出了6部作品(2小说+2旅行+2建筑),与你奇“书”共欣赏。


《蟹工船》

阅读《蟹工船》的契机要追溯到年前的北海道之行。我对北洋渔业并无了解,只是依照调研计划来到函馆市北洋资料馆。偏偏遇上了热心的保安大叔,我一句敷衍的“有点兴趣”,都点燃了他义务讲解的热情。谢谢他,让我意识到北海道远洋(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北方海域)渔业史的广阔背景。

日本的远洋船业多以船队为单位出海,即一艘搭载冷冻装置的巨型母船,和数艘至数十艘实际捕鱼的小型动力船(被称为“川崎船”)。当时以鱼、蟹为原料的水产罐头在海外热销,为了获取更大利益,水产商往往让渔工直接在船上加工制罐(在苏联闭锁之前是将工厂设在勘察加半岛沿岸),再由交通船运至口岸,因此“母船”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座海上加工厂。

这部小说的主角便是一艘制作蟹罐头的母船“博光丸”。渔工每天在船上重复一道道工序:从川崎船收蟹、剥蟹脚、加工、装蟹肉罐头、贴罐头商标……在海上漂浮数个月的“地狱生活”里,渔工和杂工不仅要面临低温下的狂风巨浪和糟糕的舱内环境,还得成天忍受代表资本阶级的监工的喝骂、虐待和唯利主义——而后者,便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作者小林多喜二的主要刻画对象。

蟹工船的模型,摄于北海道博物馆

虽然渔工的劳苦生活常常让我在阅读时唏嘘不已,但印象更深的,其实是作者那些朴实又贴切的比喻:

「他们要在举目无亲的冰天雪地的北海道“过年”,不得不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就像擤下来的鼻涕一样不值钱。」

「浪波一经涮过甲板,马上结上一层冰,变得滑溜溜的。大家只好从甲板这边到甲板那边拉上缆绳,像晒尿布那样把自己栓在上面,继续干活。」

「尸身长满鱼鳞般的污垢,简直像一段倒在地上的松树干。……短裤衩和衬衫都变成褐赭色,仿佛洒过硫酸,一抓起来就一块块散落。泥垢把脐眼填满,肚脐也瞧不见了。」

如果小林多喜二改行导演,我想一定能拍部细节精彩的群像剧。但谁又能想到,他的社会身份是出没于小樽“北方华尔街”里的银行职员呢?


《雨》

关于阅读这部小说的惊奇感受,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分享给了几位同好。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马华文学”,即马来西亚华人文学,契机可能你已经猜到:b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编辑朱岳就提到了这个名词。刚巧那阵我在为计划中的南洋之旅补课,便搜来了这本书。

黄锦树的《雨》是一部短篇合集,1首诗,以及15篇小说。每篇多多少少都会谈到雨——反正热带的马来半岛就像有无穷无尽的雨,尤其在季风雨季。其中8篇小说被编上了“《雨》作品一号/二号/三号……”这样的序号,是8个故事,又像一组人物的8次轮回。朱岳在他的书评中做了这番准确的描述:“‘雨’这个字,从字形上就像四个人住在一间小屋里,而《雨》系列的基本构成也是这样,森林中一座小屋,里面住着父母兄妹四人。”

故事往往就从四人中的某一人消失或死亡展开。作者的脑洞或许就是:“如果每个成员都死一次,也即是每回只少一人,得四篇。如果每次少两人……”但实际故事结构比这个设定更加复杂。很多情节都像重重叠叠的套——在梦中做梦,在死亡里死去,在活着时诞生。书中另一篇故事《小说课》提到的一条“类型小说的法则”大概可以概括这种创作方式:相似元素的不寻常密集堆叠。

笼罩着阅读的,还有属于马来西亚的独特氛围。看不懂的汉字(例如“巴刹”,代表市场),森林里的意象(鱼/独木舟/洪水/木瓜/白蚁/橡胶/老虎),陌生,又迷人。


《从迦太基到迈锡尼》

如果说我有什么偶像的话,这本书的作者应当名列其中:考古出身、曾任教于CUHK人类学系的Tracey,吕烈丹。在生前最后的时光里,她以“高山云”的笔名写下了这部周游世界文化遗产的旅行笔记。

作者从去过的50个海外国家、160多个城市中选出了51个目的地,分入文化景观、考古遗址、古城古镇、宫殿城堡、宗教建筑、工业遗产六大类。值得一提的是工业遗产(例如英国的铁桥峡谷和新拉纳克纺织厂、波兰的维利奇卡盐矿),今天在提到文化遗产时很少将这一数量较少的类别涵盖,但在作者看来,研究和保育“工业遗产”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和赞美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工业技术革新,还在于提醒人们批判性地审视这些革新如何影响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例如对环境的副作用、童工的出现等等)。

前面提到的遗产“保育”,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遗产的存在尚且不易,如何使其延续,并被现代观众认知,同样是考古学研究和公共教育面临的课题。作者通过诸多案例介绍了保育过程中的困难:面对残缺不全的墙基、柱础,是否要修复和重建?东西方历史建筑的建造方式不同,用什么标准进行修复?处于地震带和热带雨林气候中的马丘比丘怎么办?饱受附近高速公路上汽车尾气之苦的巨石阵又会何去何从?诸如此类。虽然很多遗产的保育问题仍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法,但至少能够发人深省。


《癸卯东游日记 籥盦东游日记》

虽是“张謇主题之旅”的配套读物,但薄薄一册却叫我相见恨晚。书由两部日记汇编而成,皆围绕1903年大阪的劝业博览会展开。写下《癸卯东游日记》的张謇是心怀教育的实业家,《籥盦东游日记》的作者凌文渊则是以官员的身份东渡,二人的游览路线和关注视角或同或异。如此交叠时空的两部游记对比阅读,光是想想就十分有趣。

不过,就算抛开同乡之谊客观来说,其中更具可读性的,仍是张謇的《癸卯东游日记》。他的访日之旅从大阪、京都到东京,继而向北进入青森、北海道,更加全面地展现了当时日本的社会面貌。而作为企业家,因为资本充足、常有晤商,一些留存至今的老字号旅馆、餐厅都能在他的日记中见到,例如他在京都入住了柊屋旅馆(号称京都旅馆“御三家”之一),在北海道的函馆受邀至五岛轩(函馆元老级西餐馆)赴宴。

毫无疑问,此行中张謇对日本的经济、工业、教育事业做了大量考察,一些评价也可以侧面展现当下的日本精神。例如:

「日人治工业,其最得要在知以予为取,而导源于欧,畅流于华,遂足分欧之利而兴其国。」

「日人治国若治圃,又若点缀盆供,寸石点苔皆有布置。老子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日人知烹小鲜之精意矣!」

「日人不因盗不消灭而非议警察,知其民智之程度进矣。」

游记中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细节,强烈推荐给对日本和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造房子》

中国唯一获得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就是王澍。我知道他,是在他获奖之前: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图书馆正是由他操刀,身为苏大学生,多少会有所听闻。

除此之外,他比较知名的设计还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等等。我去宁波时专程走访了博物馆、美术馆、五散房,也向美院的朋友打听过使用感受(她不太喜欢——“到处都漏风”)。那些建筑确实特别,我也好奇,建筑师本人究竟如何解释。

宁波博物馆

《造房子》是王澍近十年(出版的2016年之前)文章的摘选汇编,包括论文、演讲稿、给别人的书序等等。有趣的是,虽是建筑师撰文,但字里行间俨然出自老派“文人”,一如他给自己的定位。提及的书目,撇开建筑和园林的经典,其他几乎像是文史哲教授开出的清单:《红楼梦》,《湘行散记》,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格里耶《嫉妒》,甚至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不过如果结合他对园林的偏爱(他认为自己的“任何一个建筑都是园林”),“建筑师=文人”或许就容易理解了:“在这个系统中,文人(the literators)指导原则,工匠则负责对建造的研究,这些文人就是中国传统体系里的哲人,他们和工匠协作。”他对建筑行业的认识同样由园林而来。他说:“我们工作的范围,不仅在于新建筑的探索,更加关注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

或许略显古怪,但这位文人气质的建筑师及他的设计理念值得更多人的了解。


《日本近代建筑》

这可能是本篇最不普适向的一本,书名直白地展示了关键词:日本,建筑,还是近代。大部分旅行者会对传统日本建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像金泽21世纪美术馆、直岛地中美术馆那样的现代建筑也渐渐受到关注,但介于二者之间的“近代建筑”有何可看?

当然有。我非常喜爱的建筑史家藤森照信就在这本书中对19世纪初至1945年之间建造的日本建筑进行了全面客观、脉络清晰的梳理,展现了这一时期日式与西洋建筑不断的融合和创新。

详尽的建筑史不可避免有一点枯燥,那么,挑些有意思的来说吧。私以为,拟洋风,也就是“和洋折中”的建筑,应该是整个日本近代建筑史中最独特的存在。本质是明治维新后体现进步精神的西洋馆,但由于日本匠师对西方建筑体系并无了解,故而凭借想象和单纯对外观的借鉴,打造出了各种奇异的造型——采用甜甜圈状平面的医院,如同墨水瓶的学校,城堡一般的银行,变了形的柱头、拱券,以及屋顶上密不透风的假烟囱……

固然有些不伦不类,但通过作者对时代背景的描述,你会理解甚至赞许其中的匠心。作者更是充满感情地将这种拟洋风建筑评价为“文明开化的花朵”,“既非欧洲亦非日本,也不是联结双方的东西,就像人们梦见另一个世界一样。”

山形县山形市的济生馆(医院),平面俯瞰图 图 via 山形市官网
长野县松本市的开智学校,校名两侧还飞舞着天使。 图 via Wikipedia

除了以上之外,如果你还愿意读一些或厚重或复杂的内容,下面两本同样是我前些日子的收获:

刘昭瑞、霍志钊 《蝶变 : 澳门博彩业田野叙事》:关于澳门博彩业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报告。

约瑟夫·里克沃特《城之理念 : 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的新描述》:从人类学视角对古代城镇建造和规划的解读,充斥着神话和仪式的案例。


(EN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