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N Tin Yau
YUEN Tin Yau

平安何處尋?

細小的城,山區,卑微的人,胎兒…,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平安就在這裏尋。

2021/12/19   將臨期第四主日

(彌迦書五章2~5節上半節;路加福音一章39~55節;希伯來書十章5~10節)

      將臨期第四主日的主題信息是「平安」。主耶穌基督降世,除了要指醒人醒悟悔改外,也帶來喜樂與平安。這是將臨期的信息。

      對不少人來說,「平安」多是指個人或家人人身的安全健康,我們祈求「出入平安」、「大小平安」,但聖經所指的「平安」,不論是舊約聖經所用的希伯來文,shalom,或是新約聖經所用的希臘文,eirēnē有更豐富的意義。它們有完滿、健全、和諧等多方面的意義,涉及不單是個人方面,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和國家的和平,而且各方面息息相關。中國人有這樣一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說話的意思,是人要從自身開始,才能有更高更廣的建設。應用在平安方面,人沒有得着平安,那怎會關心社會國家甚至天下的平安?但調回頭,假若社會國家沒有平安,個人又怎樣可得平安?而且前者對後者的影響是更重要的。

      環顧今日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在內,人在哪裏可以找到平安呢?

彌迦書—和平平安非靠勢力

      「伯利恆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雖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裏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者;他的根源自亙古,從太初就有。因此,耶和華要將以色列人交給敵人,直到臨產的婦人生下孩子;那時,他其餘的弟兄,必回到以色列人那裏。他必倚耶和華的大能,倚靠耶和華─他上帝之名的威嚴,站立並牧養,使他們安然居住;因為現在他必尊大,直到地極。這位就是和平。」(五2~5)

      看到這段經文,也自然聯想起「小伯利恆」這首聖詩。「美哉小城小伯利恆,你是何等清靜!無夢無驚,深深睡着,群生悄然進行;在你漆黑的街衢,永遠的光昭啟;萬世希望,眾生憂驚,今宵集中於你。」

      不論是經文或詩歌,帶來給人那份平安寧靜,真的是很吸引。但當我們細看《彌迦書》,或是看看今天世界的情況,包括我們所處身的香港,和平,或是平安是否臨到呢?

      彌迦書的這幾節經文,給以色列人的盼望,但這只是整卷先知書中很小的部份。細看整卷先知書,先知彌迦所描述當時的以色列國和猶大國的情況,特別發生在北國的撒瑪利亞和南國的耶路冷的事,都令人感覺到哀愁。

      彌迦大概是在主前第八世紀的下半期作先知(一1)。北國以色列的撒瑪利亞尚未被傾覆,若他們肯悔改,則可免去上帝的審判(第六章)。彌迦的信息是針對以色列和猶大兩地所說的,上帝要審判兩地。

      彌迦指出兩國的情況,可以說是顛倒公義。有權勢者壓迫無權無勢的人,「禍哉,那些在床上圖謀罪孽、籌劃惡事的人,天一亮,他們因手中有能力就去行惡。他們看上田地就佔霸,貪圖房屋便奪取;他們欺壓戶主和他的家庭,霸佔人和他的產業。」(二1~2)

      不獨百姓如此,連國家中的領袖,包括掌權者,宗教領袖也是如此。「於是我說:雅各的領袖,以色列的官長啊,你們要聽!你們豈不知道公平嗎?你們惡善好惡,剝我百姓身上的皮,從他們的骨頭上剔肉,你們吃我百姓的肉,剝他們的皮,打斷他們的骨頭,如切塊下鍋,如釜中的肉。」(三1~3)對於那些假先知,彌迦說:「論到使我百姓走入岐途的先知,他們牙齒有所嚼,就呼喊說:『平安!』誰不給他們吃,就揚言攻擊他。」(三5)「雅各家的領袖,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厭棄公平,在一切事上屈枉正直;以血建立錫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城裏的領袖為賄賂行審判,祭司為酬勞施訓誨,先知為銀錢行占卜…。」(三9~11)

      嚴厲的言詞不只見於先知書的上部份,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我們仍可看到。「惡人家中不是仍有不義之財和惹人生氣的變小了的伊法嗎?…城裏的有錢人遍行殘暴,其中的居民說謊話,口中的舌頭盡是詭詐。」(六10,12)「他們雙手善於作惡,君王和審判官都索取賄賂;位高的人吐出心中的慾望,彼此勾結。」(七3)

      彌迦所描述的正是當時社會的情況,是一個沒有公義的社會,而這不公義是由於當時的極權和暴政。「你們豈不知道公平嗎?」(三1)雖然對公平的準則或有不同,但打壓無權勢者和榨取他們已僅存的,包括他們的權利和生活所需,就是不公。但掌權者往往會透過制訂法律制度,剝奪無權勢者的權利。社會中富裕但貪婪的階層,又會勾結掌權者,製造商業利益,加增無權勢者的困苦。宗教領袖,不想得失權貴,只說「平安」(三5),使受着欺壓者心靈更感無奈。

      上帝的審判已臨。事實上,北國以色列的撒瑪利亞在主前722年陷落。耶路撒冷也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所毀。所以當百姓要哭泣時,先知郤告訴他們,「千萬不要哭泣」(一10),哭泣也無用!

      雖然整卷先知書也充滿着哀愁,彌迦郤在書中寫下了一小段盼望的信息,永恆的掌權者將出現,降生在伯利恆這小城之中。對基督徒而言,這經文所預言的,正是我們所慶祝在二千年前降生的耶穌。但這事對於昔日的人來說,郤發生在700年以後。

      不論在彌迦的時代,甚或是以後的日子,猶大人相信彌賽亞的來臨,會帶領他們脫離厄運,外強的統治,但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彌迦怎樣描述這和平之君的降臨。

      這君王是永恆之君。「他的根源自亙古,從太初就有」(五2),但這永恆之君郤降生在伯利恆小城。相比撒瑪利亞或是耶路撒冷,伯利恆可以說是完全不起眼的地方。不論是以色列或猶大的君王,他們所倚靠的,是他們的堅城堡壘,軍事勢力,彌迦郤要指出,和平或平安,並不是倚靠這些勢力,而是「倚靠耶和華的大能」(五4)。「雅各的餘民必在許多民族中,如從耶和華降下的露水,又如甘霖降在草上;他們不倚靠人,也不仰賴世人。」(五7)

      或許今天在世界各地,我們仍無法感受到完全的和平或平安,甚至是在耶穌降生後仍沒完全體會到,但我們可以一定體會到的,軍事力量,強權和暴政,一定不能帶來平安和和平。香港舉行完善選舉,但票站是荷槍實彈的警務人員,就算是免費交通工具,市民反應如何?能否帶來完善的選舉?

      真正的和平和平安,非靠權勢可以達成!

路加福音—平安在謙卑的人身上顯出來

      閱讀福音書經課,我們很自然被馬利亞的尊主頌所吸引(一46~55),但今天經課的重點應放在第39~45節,兩個女人相遇的事上。

      伊利莎白所生的是施洗約翰,馬利亞所懷的是耶穌。一個成為了先鋒,一個成為了救世主。當兩人懷孕時,相信沒有人知道,她們所懷的,會帶來豐盛的救恩。

      伊利莎白,雖然是祭司的妻子,但老紀老邁,已過了生育之齡。能老來得子,不被人嘲笑,已是萬幸中之大幸。馬利亞是年輕的女子,但還沒有被人迎娶為妻,未婚懷孕,不被人用石頭打死,也是萬幸中之大幸。當兩人相遇時,我們郤看不見她們的驚慌和擔憂。

      較早前,天使向馬利亞宣告,她要懷孕生子,雖在驚訝之中,「我沒有出嫁,怎麼會有這事呢?」(一34)但她最終相信,「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

      兩個女人相遇,兩個都是卑微的女人。伊利莎白,不論在年齡、地位,人生經歷都比馬利亞為高;而馬利亞則是一個黃毛丫頭。但當馬利亞來訪,伊利莎白便被聖靈感動,並且說:「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親到我這裏來,為何這事臨到我呢?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裏的胎就歡喜跳動。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說的話都要應驗。」(一42~45)沒有因年齡或地位的高而失去謙遜,正是伊利莎白所表現的美善。

      人在哪裏可找得平安?耶穌來世,將平安賜給世人。「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你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十四27)耶穌所賜給人的平安,並不是不會遭遇苦難的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約十六33)馬利亞甘願接受天使的宣告,懷孕生子,她一生中也經歷不少困苦。懷孕時要長途跋涉往伯利恆,在污穢的馬糟中誕下嬰兒。為逃避希律的追殺,又要遠走埃及(太二13),後才回到拿撒勒。兒子長大,最後竟死在十字架上,她遠遠看着,「心也要被劍刺透」(路二35)。耶穌所賜與的平安,是能「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那超越人所能了解的不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6~7)耶穌所賜的平安,也不是不會遭遇死亡,而是能勝過死亡恐懼的平安,因為耶穌應許我們,「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十一25)信徒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那位使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上帝(彼前一21)。

      路加福音又記載伊利莎白和馬利亞兩個女士的相遇地點是在「山區」(一39)。不是在大城市,不是在皇宮之中,而是在「山區」,落後的地方,救主降生的信息先被發現。

      上帝的作為,在落後的山區,在卑微的女士身上發生。還有,上帝的應許和作為,是藉着在腹中一個胎兒作為記號。

      聖誕節,是報佳音的日子。很多人都會以為上主的佳音,是在這日開始傳開,開始被發現,但其實,是在耶穌仍是一個胎兒,仍在母親腹中的一個胎兒的時候,伊利莎白首先發現。

      曾懷孕的母親都會知道,懷着胎兒時的感受是如何的。胎兒在母腹之中,你會感受到他的存在,但你聽不到他的聲音。有時在你腹中的左邊,有時在右邊,真的很難捉摸。胎兒是最脆弱的,特別是在古時,醫學發展不如今天,設施也不足,他能否出生,實在毫無把握。就算是今天,醫學發達,設施先進,但父母的選擇,也可以不讓嬰孩出生。所以胎兒可以說是世上最脆弱的象徵,而上帝的佳音,就透過最脆弱的胎兒向人顯明出來。

      透過最脆弱的胎兒,顯明上帝的救恩,是甚麼原因呢?我想到的是,上帝的救恩的實現,並不是人可以控制的,人只能期待,就好像父母期待胎兒成長和出生那樣,他們無法控制,只有期待。

      期待,是自己知道無能為力,只等待時間的來臨。我們領受的救恩也是如此,不是因我們做了甚麼,而是在適當的時間,上帝差他的兒子來到世上,將人從罪惡中釋放出來。人所要做的,是期待和相信。這正是耶穌所賜給我們的平安。

希伯來書—真正的平安祭

      希伯來書的作者引述耶穌所說的:「燔祭和贖罪祭,不是你所要的,也不是你喜歡的。」(十8)耶穌所要的,也是他所行的,就是「我來了,為要照上帝的旨意行。」(十9)

      甚麼是上帝的心意?彌迦書六8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人與你的上帝同行。」這是不少信徒對彌迦書最熟悉的經文。上文提及彌迦書中描述當時社會的情況,就是沒有公義,也沒有憐憫。和平之君的出現,就是要實現公義和憐憫。

      怎樣才算實踐公義和憐憫?

      「你們豈不知道公平嗎?」(彌三1)人不是不知道公平公義何在,公平公義也不是人人標準不同。先知以賽亞早已這樣說:「那裏沒有數日夭折的嬰孩,也沒有壽數不滿的老人;因為百歲死的仍算孩童,未達百歲而亡的算是被詛咒的。他們建造房屋,居住在其中,栽葡萄園,吃園中的果子;並非造了給別人居住,也非栽種給別人享用…。」(六十五20~22)能給與幼有所教,老有所養,居者有其屋,作工得工價…,豈不是公平公義?

      憐憫,並非對人的可憐,而是「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獄裏,你們來看我。」(太二十五35~36)

      公義和憐憫,不能期待掌權的施與,而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對人的關懷,對公義的追求,是每天的生活。

      能實踐公義和憐憫,當然要存謙卑的心,明白上帝的心意,引導我們前行。

結語

      細小的城,山區,卑微的人,胎兒…,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平安就在這裏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