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
星星

00后,创新教育亲历者,内容从业者。长期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性别议题、社会新闻、个人成长等领域。 废话多,在这里记录我自我探索的思与行。不是一个正常人类。 微信公众号:屎蛋鬼扯

DIY大学申请,让我发现信息就是钱 | 大学申请系列01

我为什么不选择中介。
你好,我是星星,今年20岁。

去年九月,我离职开始准备大学(本科)申请,以美本为主,最终被两所还不错的大学录取。但是在为大学申请努力了近半年以后,我决定短时间内不去上学了,至少今年不去。

花了那么大力气,为什么不去了呢?可能有人会问。

很多人都会说,申请是一个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过程,只要你没有把全部过程打包给中介做甩手掌柜。对我而言,除去借着写文书挖掘自己,大学申请还暴露出了我个人成长课业中未完全解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我最原始的自我评断有关。

我想要借着写作去梳理和回顾我的整个申请历程,更重要的是记录下我对于美本申请、读大学的意义、学历崇拜以及前述问题的思考。此外,如果这些思考和记录能对他人有所帮助,就最好不过。

因涉及到的主题和内容太多,我会拆成三篇写就,也欢迎你把它推荐给合适的人。

📎 下文包含

我的基本申请背景
我对中介作用的理解+我的选择
薅中介羊毛(含量:微)
DIY申请需要具备的个人能力
工具、网站分享(含量:微)

00

背景信息

罗列下我的申请背景,以供参考。

教育背景:非国际学校,非公立学校,未持有大陆高中毕业证。国内小微创新教育毕业,准备申请时已毕业2年。(我的教育背景比较特别,不多赘述,不了解但感兴趣的朋友可阅读此文:15-20岁 | 好奇间隔年成长计划招募 | 好奇学习社区

原预计入读时间:23 fall(今年秋季)

申请准备时间:22年9月至23年1月中旬(部分学校申请截止时间在11月与12月)

申请学校:美国四年制本科大学

标化成绩:DET(Duolingo English Test): 120,GPA 3.73 (4),无AP/SAT/GED/高考成绩

活动列表:无学术竞赛,无商赛辩论,有实习经历、工作经历、校内活动与公益、校外个人兴趣与项目

申请专业:心理学(Psychology);新闻/传媒(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总的来说,我的申请背景与国内传统国际生在美本申请体系中呈现出的常规申请形象毫不搭边。这种非常规是把双刃剑,它可以让我显得十分特别,但太过奇葩与太多不熟悉的context也可能成为招生官眼中的危险因素。


01

留学中介提供什么?信息+安全感

在我所认识的已经于海外大学就读的朋友中,有通过中介辅助申请的,也有全程DIY的。大部分人给到我的建议是,在我已经拥有众多具有大学申请经验的好友资源+还算不错的信息检索能力的前提下,我没必要找中介。当然,最大原因是我没那么多钱。

留学中介能够提供什么?在我看来,大部分留学中介主要靠信息差与安全感赚钱。

有经验的中介,对于不同国家、学校的基本情况、申请策略、近年来的申请趋势等都比较熟悉。能够根据申请者的条件及个人意愿提供不错的选校建议、申请材料建议。

好的中介也能够为申请者匹配到合适的文书老师,TA们善于帮助申请者挖掘自我、头脑风暴、梳理文书逻辑,同时也对于申请者的意向专业及大学(譬如英本申请和美本申请的文书风格就极为不同)较为了解,且具备专业的英文文书修改能力。

不过这些都是理想情况,需要你有足够的判断力找到靠谱的中介,以及大概率很多钱(几万至十几二十万,上不封顶),如果你满足这些条件,周围没有太多可以寻求帮助的人际资源,对大学申请毫不了解且自认不具备什么信息检索与判断的能力,找中介不失为一个省时省力的好选择。

安全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没有经历过申请的大多数人而言,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都会感到迷茫、无助、焦虑、不确定以及不安全感,不知道自己做的某个决策是否是对的,选这些学校是否合适,文书这样写好不好,时间表到底该怎样排等等。

中介的存在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安抚作用,它们有海量的过往学生案例可以给你作为参考,这些成功案例,以及中介老师的从业年限、中介机构的规模等等,会让人感到安心。在不确定性之中,能够有看起来很权威靠谱的人领着自己走,告诉你下一步该干嘛,告诉你怎样是对的,给你提供建议、指导,这能够给到人很大的安全感。在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很多最初出于这种安全感的诱惑选择了签约中介,但在申请结束后发现自己其实完全可以DIY申请。

我的教育背景较为特殊,既不是homeschool也不是国际学校或传统学校毕业,国内的中介基本没有接收过类似学生,在这方面给我提供不了太多参考信息。我拥有很多有海外大学申请经验(包含DIY申请)的朋友,且大家都乐于在大学申请上为我提供帮助。除此之外,我的自律性还不错,不需要被人推着做事,擅长做安排和计划,也拥有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在考虑清楚以上情况后,我选择了DIY。

总结来说,我认为在国内当下的市场中良心中介占少数,一家中介机构里,不同的团队老师+价位带来的体验可能也很不同。如果有足够的判断力或运气能选到好中介,不差这点钱,需要有人帮忙制定计划督促着完成申请,想省点事(DIY确实很耗时间与心力),你可以选择中介


PS. 即便不选择签约中介,你也可以关注一些中介的公众号,有时候他们为了招生宣传会开一些分享会,包括日常的推文,里面分享的很多资讯还是有用的。也可以利用一些中介的首次初步免费咨询获取一些信息。

这一阶段的专注时间,最大的两个色块与留学申请相关

相关推荐:

小红书账号:爆锤留学黑机构


02

DIY申请必备单品:规划执行能力+好工具

如果不选择签约中介呢?你就需要对留学申请中的所有待办事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和规划,并尽自己所能的搜集信息、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与互联网资源。

在整个申请季期间,我使用notion数据库来辅助跟进自己的申请事项(感谢Notion,永远的神)。我将与大学申请相关的事项分为四大类:学校(选校调研等),护照签证,资金(奖学金、留学生贷款、留学基金会的了解等),语言(英语备考相关),在每类文档中单独存放一些细节信息,并在数据库最上方建立了一个事项跟进表格。

敲定申请学校,正式进入申请季后,我又在上述数据库中另开了一个页面,用来:

  • 追踪掌握每所大学申请材料的完成进度

  • 堆放所有我的申请材料(主文书、学校小文书、活动列表信息等)

  • 方便与我的申请后援团伙伴们同步、修改及讨论申请材料


整个申请季期间,我每天都会查看这个数据库。除此之外,一些每日每周具体且重复的小事项(譬如背单词),我会记录在我的周日程表上(同样是notion),每周归档,用的就是简单的todolist。

申请季某天的todo list

以上这些步骤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在DIY申请的情况下,你需要独自处理的事项非常细碎繁杂,光靠脑子是不可能记得住的,记在本子上又不方便反复修改和无限扩充信息,也不方便与他人分享同步。我选择了用电子在线文档跟进记录,把这些不重要的记忆任务交给notion,然后把脑子腾出来记忆和思考更重要的事。同时,这种追踪记录也给了我更大的掌控感。


03

呼朋唤友

我很推荐在申请季期间寻找一位可以线上co-working的学伴。这个学伴不一定要和你一样在准备申请,但可能跟你一样有每天需要学好几个小时的学习需求。

去年九月初,成都封控了半个月。在那半个月里我感受到了个人状态因为被迫独居+与人隔离的效率下滑,最重要的是一种孤单感。我在朋友圈发帖,最终招募到了一位可以和我长期线上自学的朋友Alice,在此之前我们是网友。

一起线上自学给了我很大的陪伴感。在感到学不下去的时候,看到屏幕小窗里Alice认真拉琴或学德语的样子,又或者瞥见她的可爱小猫从摄像头前钻过,就会感觉又多了一些动力。有时候赖床起不来,我也会通过在微信里给她发一句“我十五分钟后上线!”的方式逼自己起床学习。我们后来成为了比之前关系更紧密的朋友,我和她的小猫也成为了好朋友(欧耶!),这是意外之喜。


Alice的小猫橘子

DIY申请不仅是个很耗自己心力的事,还需要你“麻烦”周围的朋友。充分的利用自己已有的人际资源是必要的,在这点上需要一些厚脸皮。在申请初期,我给自己拉了一个自己的申请后援群,里面是我确定能够在申请季期间有能力&意愿&时间给予我支持的朋友。TA们帮我脑暴过主文书,改过很多篇文书,提供过选校建议,回答过我关于填写CA表单各种琐碎的问题。这群朋友们是我能够选择DIY的重要信心来源。

除此之外,你可能也会需要针对某些具体的学校找一些校友了解情况。如果你或者你的共同朋友圈没有类似的人,从社交网站上搜索相关内容也是一个办法(甚至看到有的发帖者可以试着诚恳地寻求与对方进一步咨询的可能性,表达出付费咨询的意愿和阐述清晰成功率更高)。

04

眼观八方

决定DIY申请后,我才发现即便在简中互联网,DIY申请的人也很多。从如何选校,怎么安排自己的活动列表,到怎么写文书,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问题,都有无数人写下TA们的经验贴。譬如说,我就曾想知道某所学校的申请截止时间到底是按照该学校所在时区算,还是按照我的ip地址所在的时区算。最后在Quora(美版知乎)上搜到了一个澳大利亚人在大概五六年前跟我问过一样的蠢问题(hhh),并且还真的有人回答了。

PS.这种事也可以发邮件直接问该校的招生咨询,只要你确认官网里没有写清楚,不要怕麻烦,这是他们的工作。

我很难列举出做信息搜寻的具体技巧,也并不认为自己做到了最好(实际上因为失误和时间不够,我认为自己这次申请做的前期信息搜寻还远远不够)感觉重要的就是在不同平台尽可能多地用关键词搜索,多仔细看学校官网信息(写小文书的时候也用得上)。

准备申请期间我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红书(可以利用这种社交软件大数据算法调整推送内容的特性刷出很多跟留学申请相关有用的帖子,当然也有很多无用的,需要自己判断),搜索引擎(建议外网,我因为隐私保护用的duckduckgo,常用推荐是谷歌),chatGPT(从去年12月开始我让它帮我改语法+写邮件,可以搜索prompt解锁更多用法,譬如雅思作文练习的评分反馈)。

除此之外,我也会在刷微博刷朋友圈的时候偶尔打捞一些恰巧看见的有用讯息,或者逛逛豆瓣的留学小组。如果你知道周围有人可能对某类问题有所了解,直接找对方打听也是一个方法。


顺手分享点可能有用的网站:

全球国际生奖学金项目:https://globalscholarships.com/

了解世界各地生活成本的数据库:https://www.numbeo.com/common/

盘点了2553个德国英语授课本硕项目(硕士为主):https://www.mygermanuniversity.com/


本系列内容可能涵盖:

  • 本文:DIY申请的个人准备以及我为什么不选择中介

  • 我是如何决定选校(包括从国家到学校的选择)及申请方向的,背后的个人考量与价值观,以及一些踩过的坑

  • 收到一沓拒信的心路历程+对自己和整个申请系统的全方位反思

  • 收到offer后,我为什么选择(暂时)不去上学了?下一步干嘛?


本系列是我关于海外大学本科申请的回顾,但更接近于随笔,我的申请“战果”也并不足以让我写就一个“胜利者”的经验分享帖。当中部分信息或许有用,但如果想获取大学申请的“干货”,阅读本系列可能会是个低效的方式。

欢迎评论,欢迎点击评论/转发/赞赏支持我。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创作不易,欢迎给予赞赏和支持,和我一起启程前往伊萨卡。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