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報告
大慧報告

佛法分享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8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8

經文: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觀世音菩薩因地修行時,以古觀音佛教導的方式,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出流是耳根向外馳求聲塵,那麼就落入五欲六塵的繫縛之中,因此菩薩初時從聞下手,不再往外馳逐聲音,反聞耳根的能聞之性,此為入流。

聞,有「能」有「所」,亦即是能聞之性與所聞之聲。人都喜歡聽讚美聲、悅耳聲,然而卻徒生貪愛戀著,但凡有不如意之聲,便起瞋惱厭惡,因此這些都只是增添煩惱,此即為背覺合塵。

入流為入法性之流,亦可說為耳入聲,耳根接觸聲音,便產生耳識。六入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亦指色、聲、香、味、處、法等六境,六根為內六入,六境為外六入,總稱十二入。「入」有涉入、趨入之意。

「流」,可作不住之意,也就是說聽到聲音之後,不讓它停留,隨即流逝,如《金剛經》云:「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讓這個聲音,再送到大腦去妄想紛飛,意識不再起分別作用,如藕益大師所說的「但聞而已」,就讓它怎麼來怎麼去的流走。那麼就不會像布袋戲偶那樣,被輕易地操控,便能入於法性之流,回復清淨本然的自性。

進一步是亡所。對於「所」聽聞的聲音,我們是「能」起作用的本體,自動的六根是能,被動的六塵是所,世間的一切都是能、所二法相對形成的。除了能聽的耳朵,所聽到的聲音之外,還有能看的眼,所看的景色;能嗅的鼻,所嗅的氣味;能嚐的舌,所嚐的味道等,這會衍生妄想執著,而有種種苦惱。

眾生耳朵聽到聲音,緊捉住不放,分別妄想,隨起煩惱,其他五根亦復如此,被「所」搞得團團轉;菩薩修的是入流,反聞聞自性,銷伏了外界的聲音,所有的聲音都散失消亡了,實際上不是沒有聲音,而是注意力不在聲塵上,當然就起不了作用,亦即是「亡」失了「所」聽聞之聲。

亡所就是對於外境的聲音都消融了,不被聲塵所干擾,如流水般流過,無論聲音是美妙的、是吵雜的,乃至於什麼聲音都沒有,一切都不為所動,只是專注於聞性之中。雖然銷伏了聲音,但能聞的本性還在,聲音有聲有滅,聞性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亡所不是像一般人充耳不聞,裝作沒有聽到,而是聲音來來去去,讓它來讓它去,不起意識分別,無論有聲無聲,聞性依然存在,以智光內照,便能消亡所聞之聲。

接著即為「所入既寂」。所聽聞的聲音,已然寂滅,但還有聞性的作用,一切都是那麼地清楚明白,因此說「了然」,這種境界,絕非昏沉、作白日夢,或渾然不覺。「寂」並非是寂靜,而是動、靜消融了,有聲、無聲了不可得。

「了然不生,動靜二相」,有聲是為動相,相對的無聲則為靜相,也就是不管有聲音與否,都不讓它影響自己迴光返照的功夫。

再者,一方面不為動相的聲音所擾,另一方面也不執著靜相的寂然無聲。就好像有些人打坐時,喜歡安靜無聲的境界,覺得這樣很清淨,但是只要一有噪音,如人聲、車聲等,雖然身體保持不動,卻被突然其來的聲響打擾,有了厭惡煩躁的情緒,內心出現各種小劇場,想起來看看是到底發生什麼事,這又落入了貪著靜相之中。

現代人在都市生活習慣了,嚮往大自然的美好景致,便到山林裡住上一宿,可是當晚卻失眠了,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山上夜裡太過安靜,整晚都是蟲鳴聲,青蛙、蟋蟀的叫聲,反而睡不著,有些人甚至會覺得安靜的有點可怕,因為現在的人習慣有聲音,一回到家就開電視,不一定要看,但覺得有聲音,心裡比較不會慌。所以能對動靜二相,不執著不分別,還是須要有點禪定的功夫。

對於有聲音、沒有聲音,動靜皆能坦然面對,不動念、不執著、不分別,內心如如不動,安住於聞性之中。不追逐聲音,不貪著安靜,管它外境聲塵怎麼動怎麼靜,都跟我無關,就讓聲音只是如流水般消逝,知道有聲,知道無聲,清楚了知聲音的生滅,便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這種觀照的功夫,便解開(破除)了色陰引生的動結與靜結。


(未完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