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報告
大慧報告

佛法分享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7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7

經文: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觀世音菩薩最初於聞性之中,耳根不追逐聲塵,迴光返照能聞之性,不會因為外境的風聲、雨聲、鳥叫聲、音樂等,生起好惡的心理,作各種反應,而是以聞的本性、功能,向內觀照、覺察,是誰在聽聞?能聽聞的是誰?不讓耳根向外攀緣聲塵(出流),因此能「入」真如法性之「流」。

往內調伏,反聞自性,不隨聲塵起伏動盪,當下即是入流。

入了法性之流,不再隨著聲音的生滅相,跳脫出聲音的分別相,便不會等閒平地起波瀾,剩下的是有聲與無聲,再將有、無的聲音都放下,那麼便能「亡所」,即可降伏煩惱、對治煩惱。

「亡」是銷伏、破除之意,「所」,是耳根所聽聞的聲塵,耳根有六種結:動、靜、根、覺、空、滅,破五陰、解六結,方能顯現真如。

五陰(五蘊)會衍生六種結根,覆蓋吾人的真性,透過耳根圓通的修證,可以一步一步的解結,破除五陰假相,愈往後面,愈是微細難察。

1.動結。

2.靜結(色蘊)。

3.根結(受蘊)。

4.覺結(想蘊)。

5.空結(行蘊)。

6.滅結(識蘊)。

以此修行,於內耳識不作分別,於外耳根不循聲音,反聞耳根的自性,以耳根聞性為所觀境,不攀緣外境聲塵,即為入流亡所。

藕益大師的《首楞嚴經文句》卷6云:「聞根為所觀境。此境不取所聞聲相,亦不取耳識能分別相,但聞而已。入之一字,明其能觀之智。眾生循聲流轉,非背而背,名之為出;大士反聞自性,非合而合,名之為入。」,藕益大師在此作了簡明扼要的解釋,眾生耳根接觸聲塵,起耳識而作分別,而觀音大士耳根不取聲相,耳識不作分別,「但聞而已」,是為能觀照的智慧。

「但聞而已」,是最不容易的功夫,因為我們太習慣於隨著外境流轉,因此需要有強大的覺知力,需要有禪定之力,亦即前面說的三摩地,才能入流。卻也道出了修持的方法,也就是只要「聞」就好了,其他的不要去管它,讓聲音如流水般,徐徐流過即可。修持時,不追逐聲音,不作判斷分析,一有任何思緒,再輕輕拉回到「聞」之上,聽聞的本性,這就是「入」。

這個「入」的功夫,便是開展後面所說的破除五陰的次第,由淺入深,逐次的破五陰、解六結,其訣竅就在於「入」之上。

入流的功夫純熟,便得入於寂靜,動靜兩種現象,一時俱無,沒有動相,也無靜相,,銷伏了所聞的聲音,便是解開了六結中的「動結」,也就是耳根不追逐聲音,雖然還是有聲音,但由於不對聲音起任何作用,那不就等於是外界的聲音消失了,此時便是無聲,此即為「靜結」。

不只是做到對於有聲不起作用,還要能對無聲也不起反應,外界的聲音來來去去,皆不為所動,就只是反聞自性,因此有聲、無聲都沒有了,不將注意力放在外界聲塵與耳識分別之上,動靜二相,了不可得,便是「了然不生」。


(未完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