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報告
大慧報告

佛法分享

藥師法會隨機開示 2021/11/20

(编辑过)

藥師法會隨機講話 2021/11/20


我們最近齊聚一堂,共修藥師經,沒有向大家多講話,趁著一點空檔,跟各位分享一點想法。

由於誦經的時候,通常速度稍快,沒有時間好好地思惟,我們常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又說「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聞、思、修各自所成就的智慧,其深度與廣度是不一樣的。

能聽經聞法非常好,但只是聞道還不夠,應該要多加思惟,才能對佛法有更深刻的體會。《藥師經》中有一句:「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之心。」修持藥師法門,除了念誦《藥師經》之外,還要如經文所揭示的義理去實踐,要有體諒別人的心,我們學佛,乃至於修習各種法門,無論是念佛也好,或是其他法門,都應當如此。

我們應生無垢濁心,也就是不起污垢染濁的心念,照理說,我們學佛的人應該保持清淨心,然而實際上卻不完全如此。記得小時候寺裡打佛七,上殿要脫鞋子,有的道場設有鞋櫃,有的則直接放在門口,休息時間大眾魚貫而出,有位老菩薩怒吼地說:「誰穿了我的鞋子,一定是某某人,故意捉弄我,那人心腸最壞了…。」搞得烏煙瘴氣,唯恐天下不亂,就聽她一個人大聲的咆嘯。

人在世上,難免會遇到不順遂,但每個人處理的方式不盡相同,有些人被欺負的時候,就責怪某個特定對象,怎麼看都不順眼,心裡面滿是怨懟。曾經看過有老菩薩,繞佛的時候,斜眼瞪視討厭的人,面露慍色,來道場是為了修福修慧,結果卻變成來結怨,這樣子就入寶山空手而回了,甚為可惜。

我們學佛修行是為了了生脫死,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怎麼還做出這種事呢?因此應生「無垢濁心」,不能有汙垢的心,染濁的心;「無怒害心」,不該有憤怒的心,更不可有害人之心。會發怒是與瞋恨心相應,瞋有「順理嗔」和「非理瞋」等,別人做得對生氣,別人做錯也生氣,有道理、沒道理都可能會發怒,所以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瞋心,障礙都來了。

甚至跟師父說:「師父!你不知道那個人有多壞,心地狠毒…。」經典說佛的功德行願是,「我若一刧,若一劫餘,而廣說者,無有盡也」,而眾生是反過來,廣說他人的壞話,怎麼說也說不盡,眾生就是常起如此的汙濁心。佛陀最初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每個人都有清淨的佛性,只可惜被煩惱覆蓋而不自知。

所以我們要常常思惟,受持經典有十種法行,誦經是其中之一,抄經是其中之一,思惟亦是其一,透過反覆的思惟,可以讓我們知道要做的事很多,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對佛法的認識過於粗淺,應該要更用功努力。為什麼誦經會產生不了力道?有人說他每天誦經拜佛,一天持咒好幾萬遍,「呷菜」(茹素)嘛好幾十年,這就是我們的心和貪瞋癡煩惱在互相拉扯,只是表面上好像做了很多,實際上心沒有轉化。

我們的身體和心是很特別的,而且有很大的相互關連,我們緊張的時候,壓力大的時候,焦慮的時候,身體會產生一些氣結,肩頸僵硬等。有些人去按摩、推拿、刮痧,推拿按摩的師傅就會說:「你這個地方很硬,很難推得開,最近壓力很大齁?」這就是我們有了負面情緒、焦慮緊張,身體便會產生不良的反應,那些氣結便是身體抗議的方式。

再如老人常有肌少症,就是由於身體不常動,導致肌肉量變少,肌力不足,增加膝蓋的負擔,就越不想動,越是不運動,悶在家裡,心情也會打不開,有可能變得焦躁易怒,因此身心是相互影響的。

我們焦慮的時候,呼吸只在胸腔,而且比較淺比較短,不管是印度的瑜珈、道家的吐納,或者說調息也好,都會要求做腹式呼吸,讓呼吸變得長一點、慢一點,好處非常多。

日本有醫生提出478呼吸法:吸氣4秒鐘,中間停頓7秒鐘,吐氣8秒鐘,吸氣用鼻子吸氣,吐氣用嘴巴吐氣,也可以全部用鼻子,以這種方式呼吸,可以幫助我們易於入睡。

吸氣的時候,肚子膨脹,吐氣的時候,肚子消下去,腹式呼吸會刺激活化副交感神經。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者作用是相反的,配合身體狀會自動調整。

交感神經是「快」的方面,當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會馬上反應過來,心臟加速,呼吸變快,血壓上升,抑制睡眠等;副交感神經是屬於「慢」的、緩和的,剛好相反,心跳、呼吸變慢,血壓下降,啟動睡眠等。這兩個神經功能都很重要。

現在的人壓力大,容易緊張,所以呼吸都比較淺,容易失眠,一點事情就睡不著,想東想西,這個就是副交感神經作用變弱,失去了協調的功能,有時候明明很累,還是睡不著,長期下來就變成自律神經失調。

腹式呼吸就是要喚醒我們身體原有的功能,大家回去,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試看看。睡覺時正常呼吸,肚子其實是會起伏的,這時候我們有意識地去做這個動作,放慢呼吸的速度,喚醒這個功能,活化副交感神經。

跟我們身體說:「你要乖乖!你要乖乖!」一邊做腹式呼吸,一邊告訴自己的身體要放鬆,逐一覺察自己的身體,在心裡面跟每一個部位說放鬆,這樣做可以消除焦慮緊張,幫助睡眠品質,自律神經就會活絡起來,恢復正常的功能。

誦經的功德廣大,藥師佛、海會聖眾與十二藥叉大將必定會加持護佑,但是我們也有該做的事,如經文說「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要像菩薩一樣慈悲,如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化現十方救苦救難,雖然還沒有這樣能力,但先發廣大願。

這就是為什麼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藥師佛有十二大願,有願才會有行,有強烈的意樂,有強烈的歡喜心,要去做什麼事情,為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利樂有情眾生,才會不斷的向前邁進。剛開始會常常遇到挫折,就像小孩子學爬學走路,不會一下子就會爬、會走路,一定要慢慢地學爬、學走路。

透過現代醫學、心理學,對我們自己會有一些幫助,才不會覺得菩薩沒有保佑,我的身體病痛這麼久了,為什麼拜佛都沒有改善呢?重點是要改變我們頑固的心,修行不只是誦經、拜佛、念佛、持咒,這些都非常好,但我們的心也要轉化,讓它更柔軟、更善良,不要老是帶刺,充滿怨懟。

有些人的毛病是習慣性抱怨,眼中看到的都是別人不對,很少聽到有人會自我檢討,自己哪裡做得不好,需要改進。放眼望去,大部分的人都傾向於,凡事歸咎於他人,都是別人的錯,只有我是對的,就算自己有問題,也不願去觸碰,並極力的掩飾過錯。

另一種人是慣性的自怨自艾,不管有沒有出問題,都認為是自己的錯,有強烈的自卑感,覺得全世界最倒楣、最可憐、最悲哀的人就是我。經常鬱悶的人,通常胸口悶、不舒服,氣結就會集中在胸口,胸口有一個穴位叫壇中穴,如果覺得胸悶可以按摩推開,可以達到舒緩的作用。

有一種說法是女眾較易得乳癌的原因,是由於長期的抑鬱,委屈都藏在心裡,不願意說出來。就像很多傳統婦女一樣,刻苦耐勞,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一手包辦,心裡的苦默默承受,壓抑自己,唉聲嘆氣,又不說出口。長期下來,比較容易會得乳癌,曾聽過這種說法,不確定到底對不對,但可以知道的是,鬱悶對身體絕對不會有好處,而且很容易悶出病來。

氣結集中在胸口,那是由於過於壓抑,所以除了按摩壇中穴以外,要常常接觸大自然,敞開心胸,撥出時間讓身體動一動,做擴胸運動,這都是讓我們的身和心相互結合,所以之前好幾次都向各位說,要對著鏡子微笑,為自己加油打氣,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要是怕別人看到,說你是不是頭殼壞掉了,可以在洗澡、刷牙的時候,對鏡中的自己說:「每天都要微笑哦!每天都要開開心心的哦!笑咪咪!」,或是自己編撰順口的話,任何喜歡的字句,快樂也是過日子,痛苦也是過一天,何必讓自己憂愁苦臉呢?

當我們臉部保持微笑時,大腦接收到的是開心的訊息,會刺激大腦迴路,大笑會刺激大腦的杏仁體,有助於減壓、提升免疫力,自然而然人也會跟著愉悅放鬆,這是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現在疫情期間,大家都戴口罩,笑的時候也沒人看得到,再好不過了,我們要學布袋和尚笑咪咪的,沒什麼好憂愁的。

冬天再長再久,也會變春天,疫情再久,也會緩和,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對佛法也是如此,佛菩薩是伸手要牽我們,是我們不願意伸出手來,陽光普照,也要走出戶外,才曬得到太陽。

疫情那麼久的時間,我們今年一直都還沒恢復法會,很多地方都慢慢恢復了,還是衷心的希望疫情趕快消除。我們每天都在祈願,我相信這股力量是很有效的,都說Delta病毒的傳染力是很厲害,有多麼恐佈,一個人可以傳十多個人,然而台灣幾次下來,好在都是有驚無險,雖然有一些人離開世間,但我們都是充滿著祝福。

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平平安安的,有時候想想人要的那麼多,實際上需要的也不多,平安、健康、快樂最重要,再講一句比較粗俗的話(台語):吃ㄟ落,棒ㄟ出,睡ㄟ去(吃得下,拉得出,睡得著),就是最大的福報,祝福各位,阿彌陀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