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

写了很多年,文字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高原舞者”挥不去的乡愁

尽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些美丽的精灵依旧顽强地生活在青海湖畔

背景资料: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俗称 “黄羊”,属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的物种,目前仅在青海湖周边地区有少量分布,数量仅存300余只,种群数量比大熊猫、扬子鳄等更为稀少。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和中国濒危兽类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数量最少、分布范围最窄的有蹄类动物。


“高原舞者”挥不去的乡愁

在广袤的西北草原上,驰骋者一群群美丽的精灵,它们轻盈地跳跃着、嬉戏着,飞翔般优雅地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起伏的波浪曲线,宛如大自然舞台上灵动的舞者。这种美丽的生灵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却有着一个洋味十足的名字——普氏原羚。1875年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第一次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采集到这种羚羊的模式标本运回圣彼得堡,普氏原羚由此得名。

    普氏原羚曾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自由驰骋的矫健身姿成为草原上一道迷人的风景。然而,由于环境恶化和乱捕滥猎等原因,昔日美丽的景象已经荡然无存。在人类逼迫下,普氏原羚不得不放弃水草丰美的家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氏原羚已在内蒙、宁夏、甘肃、新疆境内相继绝迹。青海湖畔的沙漠就成了它们最后的避难之所。

    普氏原羚是羚羊家族中最漂亮的一支,它们体态俊健、生性机警、行动敏捷,成体普氏原羚平均体重约27公斤,体长1米左右。雄羚长有一对角尖内弯对称并具环棱的角,如同一双指尖相向的手。普氏原羚通体覆盖者棕红色或枯黄色的皮毛,但四肢内侧、腹部及臀部却恰到好处地点缀上一道醒目的白色,使得原本矫健挺拔的身姿多了几分柔媚。

    普氏原羚不仅有着漂亮的外形,它奔跑时轻盈优美的姿态更给人无穷的遐想。为了逃避天敌的攻击,普氏原羚练就出色的奔跑能力。纤细挺拔的四肢、小小的蹄子看上去非常娇弱,一旦遇到人类或者天敌的干扰,就会立即施展出“飞毛腿”的本领,踢尘如烟,转瞬就消失在茫茫沙海之中。

    普氏原羚奔跑的姿势与众不同,前后肢分别并在一起,后肢用力后蹬,身体随之跃向空中,着地时前肢用力后撑。这种跳跃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波浪起伏的曲线,分外优美,人们喜欢将它们称作“高原芭蕾舞者”。

    由于缺乏有力的自卫手段,普氏原羚喜欢群体生活,终年由数只到数十只组成群落一起行动。一年的大多数季节,雄羚群和母子羚群常常分开行动,秋冬季节雌、雄羚群才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群体,同时开始他们浪漫的爱情之旅。

    每年的11月,是普氏原羚发情的季节。一直分居两处的雌雄羚群相互吸引着走到一处,年轻体健的雌羚高昂的咩叫,追随着心仪的爱侣。为了争夺配偶,雄羚们也常常会你争我斗,但优雅温和的性格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争斗仅限于互相驱逐,彼此很少发生激烈的争斗。而这种必不可少的生存竞争,也使一些年老体弱者被驱出繁殖群之外,保证了下一代可以拥有最优良的遗传基因,对于普氏原羚种群的发展非常有利。

像其他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普氏原羚也有同性聚群现象。繁殖期过后,雄羚就会与雌羚洒泪告别,与自己的同性一起合群生活。


普氏原羚是典型的食草类动物,喜欢在起伏平缓的湖滨草原、山前坡地以及沙丘间草地觅食、活动。它们对对栖息地的选择性较高,每个群落都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虽然受惊后它们会迅速逃往远处,但是待危险过后又会回到原来地点。

    雌羚虽然不负责照顾怀孕的雌羚和哺育幼羚,但在栖息地的选择上还是表现出优雅的“绅士风度”。为了让身怀六甲的雌羚能得到更多的营养,让年幼的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雄羚群总是将水草质量更好的栖息地让给雌羚的群落,而心甘情愿地选择条件更为艰苦危险的草地上觅食栖息。

    经过半年的孕育,次年6-7月份幼羚相继出生了。雌羚通常每胎一羔,偶尔也有雌羚产下两只羔羚。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雌羚就表现出强烈的母性,它一边警惕地四处观望,一边不停地用柔软的舌头舔拭着羔羚湿淋淋的身体,似乎在用这种方式鼓励孩子尽快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懂事的羚羔似乎很理解母亲的一番苦心,短短几分钟后就挣扎着站了起来,瘦瘦的小腿还在颤抖,就踉跄着追随母羚奔跑起来。普氏原羚是一种爱子成性的动物,幼羚会一直跟随母羚身边,直到成年之后才离开母亲,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作为一种古老的优势动物种类,普氏原羚曾经盛极一时,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等地,在草原上自由驰骋。然而,由于中国北部、西北部草原牧区人口、经济的增长,伴随着普氏原羚的栖息地的侵占利用和历史上人为无节制的猎杀,致使普氏原羚分布区明显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了逃避人类的猎杀,普氏原羚只能放弃水草丰美的草原,向渺无人烟的沙漠一步步退缩。

    然而,沙漠并非普氏原羚生存的天堂,人的活动范围依旧在不断向前扩展,与此同时栖息在沙漠中的凶猛的肉食动物——狼也成为普氏原羚的克星。在人类和自然的双重压力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氏原羚已先后在内蒙、宁夏、甘肃、新疆境内绝迹,仅青海湖地区,沙漠与草原之间的生态交错带还有少量普氏原羚在繁衍栖息。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环青海湖旅游经济圈的建立,环湖区域人口、经济增长带来的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普氏原羚的栖息地依旧在不断缩小。普氏原羚的主要栖息地——环青海湖草场均已被牧民承包,并架起了纵横交错的网围栏。高达1.2至1.5米的围栏不仅阻止了普氏原羚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也给其取食、饮水及躲避危险带来极大困难。网围栏还阻隔了发情期普氏原羚的活动路线。使它们只能在网围栏外徘徊。怀孕期间的普氏原羚更是难以逾越,在逃跑的过程中,常常有怀孕的母羚和幼小羔羚被围栏挂住,成为狼、鵟等天敌的美食。

    1999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利用卫星遥感(TM)和生态信息系统(EIS)技术研究表明,青海湖环湖区域的普氏原羚因人类活动影响,其适宜生境典型草原和沙地灌丛的面积仅为511平方公里,面积下降了89%。

    与此同时,由于受农田、村庄、公路等人为因素的干扰,本在环湖区域连续分布的普氏原羚种群,目前已被分隔成彼此孤立的小种群,种群总量仅300余只,最适生境内的最大种群不足100只,各分布区种群之间已很难进行正常的基因交流。种群内个体间的近亲交配频率增加,加上被天敌捕食的概率加大,普氏原羚已经被逼近灭绝的边缘,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青海湖畔金色的油菜花在阳光下粲然绽放,与碧水蓝天组成色彩浓烈的天然美景。然而,随着农田的不断扩展,生活习性要求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地和生存空间的普氏原羚,不得不再次走上逃亡之路。在人类和天敌的驱赶下,它们奔走于青海湖畔,变成了居无定所的流浪者。湖畔这一片令人惊叹的金色也变为普氏原羚的眼中,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科研及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奔走呼吁下,人们已经意识到,地球上每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意义。普氏原羚的濒危状况已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00年,普氏原羚被国家林业局列入中国15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2004年,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代表及普氏原羚研究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西宁市召开的拯救普氏原羚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拯救普氏原羚的青海湖宣言》。2005年,总投资达7265多万元的普氏原羚拯救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这项普氏原羚拯救保护工程,将在102500公顷的区域内,在普氏原羚的主要栖息地建设保护站、进行禁牧和人工草场改良,并通过增加补饲点、补水点,人工补给的办法,解决普氏原羚种群取食、饮水的困难,使野外种群得到休养生息。

    普氏原羚并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尽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些美丽的精灵依旧顽强地生活在青海湖畔。希望人类的帮助下,普氏原羚能早日摆脱濒危状态,期待着在青海湖畔乃至更加辽阔的草原上,重现高原舞者矫健的身姿。

生态摄影师葛玉修先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