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的出现就是等待它倒塌的那一天
有的人背靠着墙轻松得意 有的人用手指抠着缝隙 有的人在墙上写着禁令 有的人蹲在墙角过家家 有的人坐在墙端上踩着张望的脸 墙的倒塌会压死对它视而不见的人
走出角落
“艰难得自我教育,一路吐毒。” “从牛皮癣开始的抗争” “散装革命” “出生后就生长在墙里” … —来自今天的《不明白播客》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从出生就在墙里的10后,如何解释为什么中国用不了Google、维基百科、netfilx、Spotify、Facebook、YouTube、...
人間的莫名其妙
突然習慣吃一種討厭的食物 突然看到小動物就開始傷心 突然喝了一杯酒味的咖啡 突然倒了一桶咖啡味的酒 突然將過去的人藏進舊物箱 突然將眼前的一幕想像成電影 突然想抱起枕頭去夢遊 突然夢見不會有交集的人 突然把男人當成另一個自己 突然讓自己變成童年的樣子 突然勇敢地說出屎的...
不新鲜的冻肉和玻璃厂的残次品
这个晚上 我突然想起一块不新鲜的肉 像想起一个久违了没见的人 拿出冰箱里的那块冻肉吧 关于那些人的记忆散着雾气 放进玻璃器皿中吧 假装那些人都没有改变 再倒入一盆热水解冻吧 试图告诉他们自己的现状 再撒上一把盐吧 人生不能没有一点儿滋味 再端到展示柜上面吧 当作感情像艺术品一样...
《broken dreams club》
午夜雷雨后的第二天下午,看完了《在西瓜糖里》。看完之后才意识到,单曲循环的《broken dreams club》与这本书想表达的意识内核完美契合了。在布劳提根琢磨不明的诗意文字里,表层是一些能带给你轻快的旋律、天真的无厘头的童趣,里层似乎又藏着直白的现实。
這是一首用熱吻的力氣清唱的歌
你可能不知 今年夏天唯一的一场花火 是我在角落偷偷为你放的 就像你在很远处不用仰头就能看见的 绽开无声的惊喜 直行的红灯我等了好久 看见了你站在對面路口 可我一直找不見電線桿上的通過按鈕 而后右拐吧 至少能和左拐的你平行前進 你可能不知 今年冬天想拍許多寶麗來 拼湊一部慢镜头...
27樓的狐狸
我是住在27樓的狐狸 住得高一點離天空更近 第一時間等著下雪就出去找你 每年都是只有冬天才有理由騙你 白白的世界是我給你準時的驚喜 因為想要你一直期待我們的相見
好像漏了氣
總是不願意開窗 害怕養的雲朵溜走了 那是空氣里你佈滿的呼吸 我一吞一吐 掉在地上的頭髮也飛了起來 纏住了你留下的影子 屋裡的蠟燭和燈交替著低語 說每夜每夜的關於你的幻想 還買了一隻氣球 在上面畫了我的笑臉 就像輕飄飄的我的暗戀
《慕伶、一鳴、偉明》
廣州老城、好聽的粵語、平常的對白、真實的怨懟,很難得的一部照進現實的處女作。國產文藝片總是容易拍得過於迷離、強行意識流的感覺,但是《小偉》是在平靜的節奏中緩緩道來人物內裡的情緒,可能跟導演喜歡賈木許的風格有關,而且是導演自我帶入式的鏡頭表達。
《无依之地》你可体会过候鸟的半生?
导演赵婷说,她给自己的定义是“人类”。于是她将自己投身于这群一直走在路上的游牧人之中,他们作为世界的观察者、而她作为他们的观察者,拍摄了这样一部视角特别、深入又克制的公路电影。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一群生存在美国社会的边缘人,被主流社会所忽视的无产阶级,甚至有着颠覆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后现代意识。
虫屍
你想要笑的時候 看見有人的眼淚混著泥水 你想要哭的時候 聽見有人的嘲諷聲鑽進毛孔 你想要摀住口鼻 人們吐出的數字腐爛在空氣 你想要展開四肢 城市的繁華踩踏著你的身體 蜷縮著 如果是一隻刺蝟 或許還能保護自己 蜷縮著 如果是一隻地蝨 塵土將埋葬你 水坑將淹沒你
誰也不想的
嘴里有一顆想掉又不掉的壞牙 它不再是身體里最耐用的東西 它總是冷不丁得破碎一塊 我就想靠舌頭慢慢搖動它 直到它某天突然脫落 直到它某天直覺離開 其實它也會捨不得 其實它也會想很多 它怪這一切都是舌頭的錯 舌頭緩緩的說 誰也不想就這樣下去啊
关于审美标准的问题
如果说是“审美”是个人的是主观的,不应该有标准化,那样是强制一部分人改观去接受另一部分人认为的美,是一种压迫。那么如果“审美”无法用高低标准去定义、“审美”这个概念就只能消失了。何来的美、何来的审。我觉得“审美”是一个动词,既然要去评判美丑,就必然有基础的美丑之分。
6月是否有今天
這里的一年只有364天 我們不能提起的今天 一個他們害怕的日子 蠟燭不能點 悲傷不能念 這是教你失憶的一天 新生的孩子不會知曉 老去的親人不會記念 我出生在那一年 一個金魚的世界 記於 2019年6月4...
鱼塘
大海里的一片鱼塘 围一圈密不透风的墙 饲养者投喂有限的饲料 大海是他们游泳的地方 垂钓者的诱饵在眼前晃 饥饿却让我仰望 诱饵无法充饥 只是闻着很香 上钩的我是他们的成就感 我成为了盘中餐 吃我的不是碗里空空的那些 吃我的是碗里最丰盛的那些
海绵国家
那些人都睡在海綿里 身體陷下去 变成剛成形的模具
《返校》白色的冬天還很長
我在豆瓣以替代了可能成為敏感詞的形式去修改發表,但是依然沒有發出成功,給我鎖了,需要審核,可能永遠也不會解鎖。牆內的網絡噤聲機制越來越智能化,已經超出了我可能規避的範圍。也許《返校》出現多次、或自由出現多次都會觸發?不想去琢磨了,以此原樣在這裡發出,作為一篇敏感文參照物去看,去嘲笑吧。

莫吉托人
起床、喝水, 吃下一片維生素B, 牆上的指針開始轉。你照鏡子,還是和昨天一樣的自己。卻又看似不一樣, 也许是嘴角的绒毛又长了一些。你不敢開窗,窗外也許天黑了, 你想不起来天为什么要黑, 你想不起来人为什么喝水, 你想不起来为什么醒着, 你想不起來毛巾為什麼是乾的, 你想不起来镜子的意义是什么。
记录两次被喝茶的经历
2020年,6月4日,杭州。从日本刚回国两个月后,是我第一次被国宝传唤。他们直接上门找了我妈,把她吓了个够呛。我正巧那天不在家,于是我妈一个下午都在打我电话催我回家。到了家,她才质问我,犯了什么错误?我完全摸不着头脑,一没偷抢二没拐骗三没杀人放火啊,我就如平常一样混着日子啊。
平靜如水
日子一天天倒映在湖面。隨日出而起,隨月落而息。某一天,雨水打散了它的樣子。某一天,陽光又重現它的生機。你看它如死水, 卻也期待落葉, 將它泛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