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爱智慧
野兽爱智慧

阅读·实修·转化

643 反抗的共同體:二〇一九香港反送中運動|馬嶽

野兽按:2020年12月1日,《反抗的共同體:二〇一九香港反送中運動》获得“2020 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的肯定。評審鄭力軒(決選評審,政大社會系副教授)推荐说:

2019年香港爆發的反送中運動,讓世人看到了香港人在既有「經濟動物」形象之外的另一種面貌,數百萬人和平走上街頭,空拍的畫面震撼了國際。在港府無視港人和平訴求而放任警察使用暴力之後,香港反送中運動也一變成為反抗暴政的運動。素來引以為豪、國際化程度傲視亞洲的大學,成為世界學生運動的中心。

從經濟全球化的中心變成對抗暴政的最前線,這個巨大的轉變從何而來?是近幾年諸多香港書寫的核心關懷。而馬嶽這本《反抗的共同體》,可說是目前中文世界中,由香港在地角度出發最完整的一部著作。

作者是聲譽卓著的政治學者,從整本著作的結構可以看出他精湛的學術訓練:在運動內部紋理上,從雨傘運動開始娓娓道來,細述香港反抗意識與運動策略在這幾年的發展源流與演化。在外在環境部分,對港府、中國政權與國際各方(包括台灣)如何看待香港人的反抗運動,以及這些行動者的互動對運動的反應與對運動的影響,也做了非常精闢的剖析。此外關於運動對香港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從港鐵到媒體到警暴,也有詳盡的討論。

更重要的是,除了一板一眼的學術分析外,作者身為香港在地人的情感溢於言表。這也使得本書跨越了單純學術著作,成為一個在地知識人對香港的介入。尤其在國安法壟罩香港的今天,這些書寫介入更需要莫大的勇氣,也更值得關心台灣與世界民主自由的讀者細細捧讀。

【延伸閱讀】​

▇得獎感言

執筆寫這感言時,我的臉書上都是香港電影人在金馬獎得獎的分享,令我充分感受到台灣對香港的支持,以及兩地在文化和精神上的緊密聯繫。這本書能得到的所有榮耀,自然都應該是屬於2019年那些展現反抗精神的香港人的,我只是一個記錄者而已。——馬嶽

▇獲獎作家:馬嶽

現場》企盼,自由之夏:在國安法與疫情之間夾縫求生的香港書業

2020-08-05 10:00 沈如瑩 書店工作者

2020年全世界都不好過,香港尤然。「反修例運動」(台灣多稱「反送中運動」)自2019年3月因「陳同佳案」而起,已然超過一年。港府儘管於當年9月宣布撤回修例,中共人大卻於今年6月30日火速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下稱《香港國安法》),並即刻宣布實施,象徵「一國兩制」僅維持23年就正式夭折。本文寫稿時,本應是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因疫情連日爆發終究取消……



在這不平靜的一年裡,香港人都讀些什麼書?這部管到全地球的《香港國安法》,到底對香港出版業造成多大影響?香港書業又如何應對這個沒有書展的夏天?

■即時記錄、集體創作:社會運動的影像與文字

在早前的文章〈走進香港書店:你不知道的港台大不同〉裡我曾提過,香港出版以自製書為主,既快手又多產,這樣的特性同樣也反映在社會運動的相關出版品。2014年9月底,港人為爭取「真普選」而爆發遮打革命(或稱雨傘運動),不到半年內,即有《每一把傘》(2014.11)、《傘聚》(2014.12)、《被時代選中的我們》(2015.03)等書籍出版。這樣的經驗與能量,在反修例運動中再次展現。


這些作品許多都是由數人共同執筆、攝影而成,他們可能隱去真名,以「香港人/HongKonger」身分記錄運動時發生的人與事,或寫下自己在運動中經歷的危險與痛苦。有些書圖文並陳,有些是文字書寫,也有以影像為主的攝影集,包括《端傳媒》和香港《蘋果日報》都發行了抗爭影像紀錄。由《端傳媒》自資製作、出版的《潮湧: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在港台二地發行;香港《蘋果日報》的《榮光歲月》則在香港發行。

奇異果文創出版的《反送中攝影集:我願榮光歸香港》,在港、台皆反應熱絡;香港亦有一群出版人、設計師與攝影師合作推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書」:《Defiance 誰衛我城》和《Voices 吶喊》兩部作品。


除了真實的影像之外,繪畫也成為抗爭出版品中的重要分支。由文策院CCC編輯團隊製作,蓋亞出版發行的《CCC創作集 No.22》也以「我們反抗,所以畫畫!」為題,蓋亞更於7月出版了《被消失的香港》,CCC創作集與臺灣漫畫基地亦於日前主辦《反抗的畫筆:香港反送中運動週年圖像展》。

日本人秋田浩史於去年完成的《漫画香港デモ激動! 200日》,日前由香港蜂鳥出版中譯本《漫畫香港抗爭激盪!200日》,以一名日本交換學生的視角觀察香港抗爭,亦頗受討論。

《漫画香港デモ激動! 200日》中描繪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畫面(取自amazon)



圖文並陳或以文字為主的出版品就更多了。《端傳媒》除了攝影集,同時推出《2019香港風暴:《端傳媒》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由春山出版在在台印刷,在港台二地發行;《報導者》則與長期關注香港政治情勢的左岸文化合作,出版《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都是常駐前線的記者帶回的第一手消息。新銳文創《自由六月:2019年香港「反送中」與自由運動的開端》,則讓參與者現身說法,爬梳運動的來龍去脈。

香港本地的相關出版品更是數不勝數,毫末出版的《因自由之名》,就是囊括參與者、攝影師、媒體人的集體結晶;玻璃樹文化的《中信圍困日記》意圖以參與者的日記,還原612當日中信大廈內的圍困真相;突破出版的《天愈黑,星愈亮: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是懷著記者魂的香港中文大學講師譚蕙芸,貼身記錄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是這陣子在香港銷售數一數二的文字書。


■評論、調查與分析:「香港人」的身分認同

自21世紀以來,香港對於身分認同的討論未曾稍停,這場反修例運動和《香港國安法》可說將「中港矛盾」推至最高峰。面對看不到終點的抗爭與惶然的未來,該如何定位、如何自處,亦成為許多人嘗試尋求答案的命題。

寫作超過一甲子不輟的知名香港作家李怡,將過去一年的專欄評論結集為《香港覺醒:2019,歷史的里程碑》(升出版),儘管每篇文章字數不多,卻鞭辟入裡,在書市十分暢銷;中文大學研究員梁啟智,多年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什麼是香港」,以問答形式在《香港第一課》(春山)解釋香港問題;關注流行文化的專欄作家阿果,則藉《失聲香港》觀察2014年至2019年間香港的起落。

一群香港學者大量訪談年輕人對30年後香港的想像,結集成兩冊《Stakeholders in 2047:香港未來說明書》(新銳文創);藝鵠出版《海浪裏的鹽:香港九十後世代訪談故事》,也同樣走訪「九十後」年輕人,都在勾勒對這座城市的想望。

以賽亞出版的《消失了的連儂牆》,分析2019年區議會選舉勝敗代表的意義;左岸則即將推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的《反抗的共同體:反送中運動如何建構香港人身份?》。亮光文化出版的《那動人的時光》,則由作者陳韋安以神職人員的身分,討論信仰與抗爭之間的關係。


■文學創作、爬梳歷史:對過去與自我的反思

時事與評論之外,以歷史和文學反思當下的作品亦未缺席。當代香港重要的小說家之一韓麗珠,從個人經驗出發,藉文學之筆寫下8個月以來在此城的點滴,集結為《黑日》(衛城),在讀者間反應頗佳。新經典連續推出廖偉棠以佔中九子罪成為題的同名詩集《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廖偉棠2017-2019詩選》,做為寫給香港的情書;馬家輝揉合香港歷史的大河小說第二部曲《鴛鴦六七四》,亦以不同角度呈現自己的家鄉。

林三維的《月相》(Kubrick)敘述年輕畫家面對創作的困境,在故事中,街頭運動成為生活的背景,映襯創作者的內心世界。長年勇於為香港議題發聲的詞人兼作家林夕,也推出了最新文集《拼命無恙》(亮光文化)。

香港文學館的出版計畫《我香港,我街道》(木馬),收錄數十位香港作家以不同體裁書寫的文章,年代不同、風格各異,在虛虛實實間感受香港的街頭巷尾。1965年捷克畫家Miroslav Sasek的《This is Hong Kong》,在超過半世紀後終於出了中文版,但譯名為《從前,有個香港》(CUP),更像在緬懷已然逝去的舊日時光。

上述僅是一部分與運動直接/間接相關的出版品,因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列舉。除此之外,討論極權統治的書目也長期受到讀者關注,其中以聯經出版的《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最受矚目。因為作家兼主持人區家麟早在2017年即介紹過此書,這一年抗爭中更多次提及,去年5月上市以來,此書一直是書店排行榜的座上客。


■惡法當前,出版自由岌岌可危

《香港國安法》頒布之後,儘管國際輿論沸騰,港府仍執法「不遺餘力」。例如7月2日便發出聲明,指運動口號之一、由已入獄服刑的梁天琦於2016年喊出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具港獨、顛覆國家政權含義,不得使用。

儘管法界對此尙有爭論,但此令一出,人人自危,對出版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許多與遮打革命、反修例運動相關的書目,都可能因此面臨下架的命運,作者甚至有面對牢獄之災的可能。儘管目前沒有任何案例,但7月4日時,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就以「覆檢中」為理由,將知名運動人士黃之鋒、陳淑莊,以及倡議「城邦論」的陳雲等多人的著作下架。

(取自Flickr_Jonathan van Smit)


■雜誌被迫停刊、作者出招自救

在台灣頗具知名度的香港雜誌《Breakazine》,出版以來圖文並茂的編排和關注社會議題的獨特視角,早已被「藍絲」盯上,親中立場的《大公報》就稱其煽動學生「走上街頭參與黑暴」。該刊原訂於7月中旬出版的最新一期《危險閱讀》,日前宣布正式停止出版,原本預計10月份發行的期數也將暫停,團隊將重新討論刊物的定位。網站上與抗爭相關的主題期數,皆已顯示無庫存。《就係香港》雖然仍能在網路上訂購,但據傳已自行從實體通路下架。



雖然圖書暫時未受到明確影響,但已有部分出版計畫遇到困難,找不到願意接手業務的印刷廠或發行商。例如在612衝突中不幸遭橡膠子彈射中右眼導致失明的楊子俊,原訂5月底出版《逆權教師》,談自己在社會運動與校園之間的掙扎,但卻被三間印刷廠拒絕,目前暫定將於8月出版。

有些作家或團體,嘗試以其他管道自行出版作品。曾任記者的作家柳俊江,以傷者身分訪談數十位7.21元朗事件的目擊者,寫成《元朗黑夜》,不但自己處理印務和發行,連海外團購也靠各地熱心港人協助,甫上市即銷售一空。藉由攝影與訪談記錄警方暴力的《Wounds of Hong Kong 港傷》,則藉由眾籌(群眾募資),完成出版以及展覽。

中學教師楊子俊在2019年6月12日的反修訂《逃犯條例》集會上不幸右眼失明。攝影照收錄於《Wounds of Hong Kong 港傷》(取自高仲明臉書)


台灣出版業者也因為《香港國安法》之故,臨時接手反修例書目的出版及代理銷售。自遮打革命後,一群香港媒體工作者組成的「傘下的人」,每年都會出版相關書籍,今年原訂推出記錄反送中重要事件及現場關鍵人物心路歷程的《我們的最後進化》,在國安法通過後,為確保出版順利及內容完整性,決定委請一人出版社,改於台灣出版上市。

另一本同樣是集結反送中運動相關文宣的圖像紀錄《傘下存志》,甫在香港印製完成,便碰上國安法施行,出版商擔心書本存放香港可能碰上問題,也因此將庫存全部送到台灣,由一人出版代理發行。二書將以募資平台和獨立書店為主要銷售管道。預購募資計畫:「毋忘香港,用閱讀對抗遺忘」。

■通路兩樣情:這廂「敏感詞」成搶手貨,那廂捍衛「正義」不遺餘力

出版社擔心出不了書,讀者也擔心買不到書。自《香港國安法》頒布以來,包括遮打革命在內的相關書目全成了搶手貨,許多書店的既有庫存轉眼售罄,有些作品暫時無法再印,已呈現缺貨狀態。雖然樓上書店等其他通路願意夾縫求生,能賣盡量賣,但如果走進「三中商」,則全然是另一副光景。

讀者應已留意到,前文提及的抗爭出版品,約有近半數都是在台灣出版的。選擇出版社自有不同考量,但相信出版自由,也是這些作者選擇在台出書的原因之一。

目前三中商門市主要銷售自家集團的出版品,及經營教科書業務,台版書的比例已經偏低,從遮打革命之後,操作方向也愈趨保守,目前在門市內可說幾乎看不到上述任何一本書的蹤影。能在店裡找到與抗爭運動相關的書,都是以抨擊角度寫成的作品。

譬如暢銷排行榜上的《哭泣的城市》,是由前面提到的《大公報》等親中媒體記者撰寫拍攝的「黑暴歷史紀實」,同時運用媒體力量為其宣傳。星島出版的《守城》,內容則是以香港警察「堅守正義,捍衛香港」為主題。極具代表性的「藍絲」作者屈穎妍亦未缺席,她將《大公報》上的專欄結集為《一場集體催眠》,為「愛國愛港」發聲,也同樣躋身暢銷榜之列。這幾日由明報出版的《香港顏色密碼》,則爆出「被作者」事件:香港資深媒體人施嘉雯並未為此書撰文,名字卻被真正的執筆者,亦為媒體人的「梁粉」潘麗瓊盜用,引發爭議。

諸如此類的消息,在稿件編寫過程中不斷傳出。例如前面段落提到,網路上討論熱度極高的《被消失的香港》,雖然代理商從台灣進口的書已清關入港,不過目前在香港的能見度非常低,三中商暫且不論,部分書店也傳出臨時取消訂單,只餘少數獨立書店低調銷售。


■七月疫情大爆發,香港書展「緊急」煞車

香港書展多年來每年於7月中舉行,人流可破百萬,是香港書業的大事。雖然年初的疫情讓大家緊張過一陣子,但疫情在4月初漸趨平緩,書展的籌備作業便持續進行,預計7月15至21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不料7月初香港突然爆發大規模的社區群聚感染,且大部分都找不到感染源。隨著每日感染人數動輒數十例(至7月19日已破百例),香港書展主辦方貿易發展局卻遲遲不肯喊停,出版和通路怨氣沖天,不少業者在社群媒體上自行宣布取消參展。直到開展前兩天(7月13日),貿發局才在接近中午時宣布香港書展停辦,此時參展單位早已進場布置,也叫好貨車準備將書運進展場,所有準備頓時全都成了損失。

2019年香港書展畫面。2020年將因疫情關係,將取消或延期舉辦(取自香港書展官網)


目前點進香港書展網站可以看到退票告示,但尚未確定今年的書展是否直接取消,雖有傳聞可能延至9月或12月,但都在未定之天。由於「限聚令」之故,所有會場活動大多宣告延期或取消,網站另以「文化線上行」專頁提供藝文資訊,包括讀物介紹、線上講座、活動資訊、作家影片等,但不一定是參展單位原訂要在展場舉辦的活動。

與此同時,各家通路紛紛開始宣傳「線上書展」,幾乎皆為折扣銷售戰。但線上銷售一般預估與書展有很大落差,加上貿發局只同意退還租金,不願意負擔任何廠商損失,香港疫情又持續吃緊,有書業人士認為,一連串的打擊可能導致香港書業崩潰。

由於香港「第三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7月5日以來每天確診人數都破百,原先放寬的限聚規範已收緊至僅限兩人同行,餐廳甚至一度完全不得堂食(內用)。第三波疫情爆發的可能原因咸認出自港府的豁免政策失當,但當局遲遲不願意取消跨境往來中港人士的豁免檢疫規定。此刻的香港出版人,面對惡法壓頂與疫情夾攻,仍持續努力奮鬥,期盼能保有出版、言論,與免於恐懼的自由。

特別鳴謝:

感謝撰文期間提供相關書訊、市場動態、新聞事件等大小細節,以及多次接受叨擾的所有朋友甚至陌生人。願榮光歸香港。●


反抗的共同體:二〇一九香港反送中運動 作者: 馬嶽 Ngok Ma 繪者: 柳廣成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0/10/2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00元


內容簡介

多年來我們都在找一些獨有的東西來定義香港,這個夏天我們找到了。

二〇一九年,香港人以一個夏天推進了一個時代。香港人團結起來守護瀕危的我城,用自己的方法把香港放在世界的版圖上,運動發展到某階段香港人有一種自豪感,覺得香港人真是了不起,重新定義了香港在世界上的重要性,不是舊獅子山精神那種「自力更生」、「東方之珠」、「經濟城市」,而是新獅子山精神的「拆一掛十」,以強大的勇氣和韌性,在專制的銳實力最前線,頑抗。

二〇一九年夏天的運動,從來就是個身份運動。「反送中」始終是在強調香港和內地(中國)的最大不同:人權和法治的保障,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不同的群體在沒有大台但面對強大暴力的情况下,各自戮力去想自己可以為香港做什麼。這種身份認同,不能由某個政權強加,未必有偉大的藍圖,卻是由在其中的香港人一點一點實踐出來的。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名人推薦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尋租中國》作者、《吊燈裡的巨蟒》主編

何明修,台大社會系教授,《為什麼要佔領街頭?》作者

張鐵志,Verse雜誌總編輯,《燃燒的年代》作者

作者簡介

馬嶽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香港選舉、政府、政黨及議會發展、民主化、政治經濟學及東歐轉型期政治,並定期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著有《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港式比例代表制的經驗》(與蔡子強合著)。

繪者簡介

柳廣成/封面繪圖

香港創作者。童年成長於日本,返回香港修讀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著有《被消失的香港》及連載短篇漫畫十餘部。


目录

推薦序:美中對抗下的香港抵抗運動(吳介民)

推薦序:從不可能到不可避免的劇變(何明修)

推薦序:「我何嘗又唔係好撚鍾意香港」(張鐵志)

作者序

第一章 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

1.1 雨傘運動的影響

1.2 從二〇一五到二〇一九:自治和自由的倒退

1.3 旺角事件、DQ 及政治審訊

1.4 小結


第二章 百萬人上街之前

2.1 背景

2.2 各界團體意見、方案和回應

2.3 議會戰線

2.4 聯署運動

2.5 北京的介入

2.6 小結


第三章 三百零三萬又一個人的八天

3.1 六月九日的遊行

3.2 六月十二日

3.3 過渡期

3.4 六月十五日的兩件事情

3.5 三百零三萬又一個人的八天


第四章 無大台 兄弟爬山 不割席 Be Water

4.1 無大台

4.2 兄弟爬山 不篤灰 不割席

4.3 Be Water

4.4 小結


第五章 和理非與勇武的螺旋

5.1 策略辯論之源

5.2 六月:和理非主導

5.3 七一衝立法會:是你告訴我們和平遊行沒有用

5.4 七月:和理非與勇武的螺旋(一)

5.5 八月:和理非與勇武的螺旋(二)

5.6 九月後:和理非與勇武的螺旋(三)

5.7 為什麼沒有切割?

5.8 小結


第六章 政權策略篇

6.1 香港還是中國?

6.2 民意層面

6.3 雙軌矛盾策略時期

6.4 止暴制亂,愈止愈亂

6.5 白色恐怖、心戰與喬裝

6.6 「攬炒」的邏輯

6.7 運動與區議會選舉

6.8 從四中全會到國安法

6.9 小結


第七章 國際篇

7.1 外交脈絡及背景

7.2 外國政府表態與遊說

7.3 全球化抗爭

7.4 外國政府的態度

7.5 當香港變成西柏林

7.6 蝴蝶效應:NBA. 暴雪及其他

7.7 小結


第八章 台灣篇

8.1 一國兩制和兩岸關係

8.2 港台命運共同體

8.3 台灣對香港運動的聲援和協助

8.4 陳同佳案的操作

8.5 反抗運動與台灣總統選舉

8.6 小結


第九章 傳媒篇

9.1 香港傳媒的政治經濟學

9.2 反抗運動中的傳媒

9.3 暴力對待傳媒與新聞工作者抗爭

9.4 官方記者會與民間記者會

9.5 黃藍世界的平行時空

9.6 八三一太子和公開資訊的作用

9.7 浮屍與「被自殺」

9.8 小結


第十章 不合作運動篇

10.1 不合作運動的概念

10.2 不同階段的罷工號召

10.3 圍堵機場

10.4 港鐵恩仇錄

10.5 消費者的不合作運動

10.6 黃色經濟圈

10.7 小結


第十一章 反抗運動與香港人身份

11.1 香港人身份的前世今生

11.2 運動早期的身份動員

11.3 地區身份動員

11.4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11.5 願榮光歸香港

11.6 變成反中運動

11.7 香港人身份與命運共同體

11.8 小結


第十二章 警察暴力與基本權利

12.1 香港警察形象的變化

12.2 不成比例的武力

12.3 不斷踰越的底線

12.4 不受制約的權力

12.5 性暴力

12.6 違反程序與基本權利

12.7 仇恨的滋長和信任的崩潰

12.8 小結


第十三章 總結篇:自由專制的破局

13.1自由專制的破局

13.2反送中運動的政治衝擊

13.3民主運動的策略改變

13.4政權策略與破局

13.5未能總結的總結


反送中運動大事記

參考書目

收回


作者序

馬嶽

二〇一九年八月十二日,我放下了手頭上本來在做的研究和寫作項目,打開手提電腦,咬一咬唇,決定寫字,開始了寫這本書。

我其實主要只懂得寫字。

八月十一日晚上,一名女急救員在尖沙咀被打盲一隻眼睛、不少抗爭者在銅鑼灣一帶被痛打被逮捕、警察把催淚彈打進葵芳港鐵站、在太古港鐵站內追打已經準備離開的人群。這一天內的暴力帶來的盛怒,觸發很多人翌日到香港機場示威,癱瘓了機場運作及交通,很多人接著由機場徒步走到東涌離開。三個星期後,數以千計的人再到機場抗議,再徒步從機場走了二十公里離開大嶼山,不少義務司機駕車接載離開,傳媒稱之為「港式鄧宼克」大撤退。這兩件事,和很多二〇一九年的抗爭經驗,教曉了很多香港人,很多本來以為不可能的事,其實都是可能的。

二〇一九年六月,香港因反《逃犯條例》爆發前所未有的激烈抗爭。由二月政府提出因為台灣的「潘曉穎案」而要修改法例,令在香港的「逃犯」可以被引渡到一些本來沒有引渡協議的司法管轄區(包括中國大陸)開始,香港民間不同的組織或個人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反對修例,包括連署聲明、大規模遊行集會、國際遊說、不合作運動、罷工、破壞交通、暴力抗爭,以及其他表態支持的行動如「人鏈」、唱歌等,由二〇一九年六月九日百萬人遊行的第一個高峰,到二〇二〇年一月新冠肺炎爆發,令很多街頭行動無法再進行為止,七個月內的抗爭行動紛至沓來,牽涉史無前例數目的行動和行動者,引發大規模的拘捕和武力鎮壓,也牽動許多關注香港的人的心。這場運動根本地改變了中港關係、改變了香港在國際政治中的角色和地位、影響了台灣總統選舉、也令香港成為中美關係焦點之一。對香港來說,這場運動根本地打破了廿多年來「自由專制」的賽局。用香港人近年常用的說法:「一切都回不去了。」

***

我自打字那一天起,就在思考這本書應該叫什麼名,什麼才是適當的名詞去形容二〇一九年夏天開始的這場運動。用我自己的說法,在二〇一九年,香港人以一個夏天推進了一個時代,很多東西都出現了質變。我當然有想過用周保松的「自由之夏」,但我很早便覺得這名稱太浪漫太和平,不足以準確描寫這場運動這個夏天的傷痛、悲情、憤慨,以至這場運動對香港的深遠意義。

到了二〇一九年十月四日,也就是特區政府宣布根據《緊急法》立《反蒙面法》的一天,自發上街的香港人喊出了「香港人,反抗!」,於是我想到了:這場運動的本質,是香港人為了捍衛自己自由和生活方式的絕地反抗;運動最重要的影響,是香港人整體反抗精神的大大提升。很多備受壓迫的香港人在二〇一九年醒覺,要起來加入反抗的行列,「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各盡所能地為香港奮鬥。

香港人的身份意識,經歷二〇一九年的反抗運動,造就了一個新的共同體意識。很多香港人共同經歷傷痛、榮光、亢奮、憤怒,又再傷痛、榮光、亢奮、憤怒。許多個各自無眠的深夜、血汗混和腳步的日子、淚水和髒話伴隨著看直播的晚上,把支持運動的香港人縛在一起。這將會根本地改變香港的發展軌跡。

在書寫期間,想過就簡單地用「二〇一九年反抗運動」作書名。總編輯秀如說很喜歡我曾用過的「實踐的共同體」這標題,建議用來作書名。我說不如就用「反抗的共同體」吧。共同反抗的經驗和情感,是定義這個共同體的不可磨滅獨一無二的內容。「反抗」和「共同體」,在我而言是二〇一九年的反抗運動帶來的最重要的轉變。

***

二〇一六年,英國公投通過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這兩件對西方世界政治發展帶來莫大變化的事,也為西方學術界(特別是政治學)帶來莫大的衝擊。不少學者因而反思為什麼不能預見如此重大的政治轉變。有人指出,不少當代的政治學研究脫離現實政治,學術會議和期刊討論鑽研的理論和方法學都太「離地」,和一般人體驗的政治和實際影響政治的因素距離甚遠。社會政治變化累積量變到質變,但學術工作者並不了解。

大約在二〇一七~二〇一八年吧,我在某一兩次往返開會的長途飛機上,把史帝文.李維茲基(Steven Levitsky)和丹尼爾.齊布拉特(Daniel Ziblatt)的How Democracies Die(中譯《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時報出版)看完,感觸良多。李維茲基和齊布拉特當然是當代研究民主化、專制政治和混雜政體的明星。這本書並非以大學出版社那種學術書籍的方法格式寫成,而是普通人都可以看得懂,但卻是研究了很久政治學的人才可以寫得出的觀察和分析,讀了之後應該可以加深對世界政治過程的理解。

我感覺到有關香港政治,我們這一代香港學者的書寫都不夠,尤其是用中文的書寫。大學的學術評審遊戲規則只看重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的出版,當然要用英語書寫,而香港研究和推動大眾了解香港政治和社會的中文著作一直數量不夠。年輕學者的研究衝勁和好奇心創新性最強,但如果他們身處大學學院之中,精力大多不會投放在香港政治研究或者推廣的工作上。近年來研究香港的本地學者增加了,但他們要致力期刊出版,而英語學術期刊的書寫方法,往往是普通人不能看懂的,期刊要求聚焦很小很深入的問題,對普羅大眾來說,將常不能提供一個綜觀的脈絡,令他們更了解所處社會的政治。

本書不是嚴謹的現代政治學著作。沒有高深的學術理論或假設(hypothesis)的測試,沒有整體的理論框架來分析整個運動,沒有多因的量化統計分析,原始一手資料也不多,主要根據的都是普通人可以找得到的公開資訊。本書是一個研究香港政治的人在二〇一九年夏天(和秋天和其後……)身處香港的觀察、分析和書寫。我的出發點,是希望寫一本普通人(即是沒有唸過什麼政治學的人)都可以看得懂的書,一本只要關心香港、希望了解二〇一九年香港的反抗運動是怎麼一回事的人,都可以看得懂,覺得有參考價值的書。

***

這本書寫來並不容易。首先是要告訴自己集中精神寫字。書中的不少字其實是很多次關掉直播咬著下唇寫出來的。第二是整個運動牽涉到無數的行動和事件,很多都有血有淚,亦各承載不同價值,很難逐一詳細描述和分析,掛一漏萬或掛萬漏一可能都難以避免。對親歷運動的許多香港人來說,這本書裡對不少事件的描述和討論都可能不足夠,有些有意義的行動和事件沒有包括在內,有些寫得過度簡略,但現在已經超過二十萬字了。這個書寫只可以作為一個開端一個基礎,不同的人已經用不同角度不同媒介記錄這場運動,我相信不同形式的書寫或者紀錄,應該還是會陸續問世的。

第三個難題,是我們當老師的經常告誡學生:不要寫正在發生的政治事件,因為那是移動的目標,事情沒有發展完,很難看得清楚,身處事件之中分析,難免有偏差。但教書的人做不到自己告訴學生的事情,不足為奇。由二〇一九年八月開始寫,一邊寫一邊修正一些早期階段的看法,同時告誡自己寫的時候要抽離一些。到了二〇一九年底,已經超過十萬多字,但我完全想不到這本書可以怎樣寫完。當時我看不到政府會正面回應「五大訴求」,但我相信運動不會完結,會轉化為新形式新階段的抗爭。新冠肺炎在二〇二〇年一月底爆發,令反送中運動的動員可說是暫時止息。各類行動其後持續,參與人數因各種原因減少,很多人沒有放棄。我相信反送中運動產生的政治能量,會轉化成不同形式,但是時候就這七、八個月的運動做個總結了。

我必須承認,對一個唸了政治學超過三十年,關注和研究書寫香港政治發展也近三十年的人來說,二〇一九年發生的事情,很多都出乎我理解或預計的範圍以外。我唸過的政治學,很多都似乎不管用。唸政治學,初心不外乎希望能把自己所處社會的政治搞好,但到了二〇二〇年目睹香港政治的現狀,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和參與的人,只能有無盡的無奈與唏噓。這是個「秀才遇著兵」的世代,知識份子常感難以自處,也許因為我們通常都只懂寫字。

***

在二〇一九年十二歲、二十二歲、三十二歲、以至七十二歲的人,總有一天會回望這年這刻骨銘心的運動,回想當年曾經發生什麼事,甚至他們的子子孫孫,將來要重新探訪這根本地改變了香港的一項運動時,他們會發現什麼呢?

寫在二〇二〇年,反送中運動的「五大訴求」只成就了一項,抗爭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招來政權強硬的回應,短期內看不見有成功的把握。親身經歷這場運動的人,有責任把它記錄書寫下來。歷史,往往是政治鬥爭中獲勝的人主導書寫。政權最擅長的,就是透過書寫歷史改造人的記憶,透過掌控過去來掌控現在。公民社會、知識份子和庶民,都有責任把他自己經歷、看法和分析寫出來。

書除非被燒盡,始終是重要的紀錄。若干年後,很多人可能會選擇忘記,或者害怕想起二〇一九年發生的事情。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很多人記著二〇一九 年在香港發生的事。

本書得以完成,得力於在台灣讀博士班的文己翎替我蒐集整理各種相關資料。非常感謝左岸的總編輯黃秀如給我這個為台灣讀者介紹香港的機會,左岸的編輯們在過程中給予非常重要的意見和幫忙,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本書整理出版,很了不起。介民、明修、鐵志三位「巨頭」替本書寫序,實在是萬分榮幸。在香港我一直無緣識荊柳廣成先生,但他二話不說地便替我畫封面,令本書生色不少。至於書的各種不足和遺漏,自然都是我個人的責任。

謹以此書獻給

那即將到來的日子。


第八章 台灣篇

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宣稱目的是為了把一名涉嫌在台灣殺人者(陳同佳)引渡到台灣。《逃犯條例》引起的反抗運動,結果對台灣政治以至二〇二〇年台灣的總統大選有相當的影響,影響了兩岸關係以及台灣在區域和國際上的自我定位和格局。這可以說是「蝴蝶效應」的最佳說明。

■港台命運共同體

香港和台灣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而多年來民間的交流和旅遊亦非常頻繁。兩地都是華人社會,都曾是殖民地,都有從威權走向民主的歷程。兩地的民主化過程其實都在八〇年代開始,但香港的民主化在「沒有獨立的非殖化」 和「一國兩制」下進展緩慢,而台灣早在一九九六年便已推行總統直選,在二〇〇〇年出現政黨輪替。香港的政界自九〇年代開始便到台灣觀選交流。不少支持民主的香港人,對台灣人熱情投入政治運動和選舉,以及台灣能成為自由民主體制而逐漸鞏固,一直有種羨慕。到了近十年,香港民主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出現自由倒退,更令年輕一代羨慕台灣可以直選總統以及立法機關。

近數年來,台灣和香港是「命運共同體」的論述逐漸形成。中國的經濟影響力、統戰和各層面的社會滲透,令台灣人(特別是綠營人士)開始關注香港的經驗,即中國如何透過發揮政經影響力以控制香港,令香港的自由和自治受損,以及中國是否會以同樣策略影響及控制台灣。香港二〇一四年的雨傘運動和爭取特首直選失敗,二〇一五年底的銅鑼灣書店事件等,都引起台灣相當的關注,害怕中國在台灣的影響力擴張,最終會吃掉台灣。社運團體亦開始關注中國對台灣的各種影響。近年台灣幾個重要注目的社會運動,包括反媒體巨獸運動、反服貿(太陽花)運動、反課綱微調運動等,主調都是反對中國影響力在台灣擴張。

二〇一四年,台灣和香港先後爆發「太陽花學運」和「雨傘運動」,兩運動都由學生主導。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並非預先計劃,但運動前兩地的學生運動團體一直有互訪交流;香港的「佔中運動」則是在二〇一三年初已經開始討論,也曾經參考過台灣的非暴力抗爭經驗。「佔中」的公民抗命和以佔領作抗爭的概念某程度上啟迪了台灣太陽花運動,而太陽花運動反過來又鼓勵了香港的年輕人在九月佔領街頭。 兩佔領運動期間,兩地學生多次互相聲援,而口號、抗爭手段和劇目也互相借用(包括香港常見的標語「自己香港自己救」,就脫胎於太陽花的「自己國家自己救」)。香港抗爭者之所以會在七月一日闖入立法會,也是受了台灣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的經驗的影響。

二〇一四年太陽花運動中,「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常見的口號,亦有香港本土派人士在台灣報章以此為題刊登廣告。 大前提是兩地都面臨中國的專制勢力擴張,而台灣的觀感是香港在中國的政經力量控制下,已經沒有自由和自治,中共也不會讓香港有真正的民主和自治。比較偏向綠營的意見認為,如果不抵抗中國各種影響力的入侵,台灣就會像香港一樣被慢慢控制而失掉自由。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論述和口號在二〇一六年的台灣總統大選亦有出現,進而發展成台灣和香港是「命運共同體」的論述。對台灣的綠營支持者以及香港的民主派和本土派支持者來說,兩地都面臨了中共以政經力量控制滲透的威脅。兩地(尤其年輕人)都發展了新的本土意識,為了自行決定土地的命運而要抵抗中共,目的是為了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由、民主、自治這樣的普世價值。香港的本土派和台灣的綠營都因鼓吹「獨立」或「自決」等價值而被中共視為大敵,成為打壓的對象。在這個意義上,台灣和香港的年輕人有著一種同情、同仇敵愾以至脣亡齒寒的感覺,有強烈的應該互相支援的意識。這慢慢發展成兩地是「命運共同體」的論述和情緒。

■陳同佳案的操作

自港府提出修例以來,民進黨政府都不認同港府以《逃犯條例》來處理陳同佳案,認為這會損害香港的一國兩制和法治,特別是不會接受條例中將台灣列為「中國其他地區」。台灣政府並且表明了曾三次就陳同佳案要求與香港政府會商,但港府沒有回應,這對港府的公信力亦造成影響。

陳同佳在香港雖然不能被控殺人罪,卻被判洗黑錢入獄二十九個月,刑期於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屆滿。特區政府以陳同佳會在十月刑滿出獄,來解釋修例需要在暑假前完成,以免陳同佳變成自由人。陳同佳在出獄前透過聖公會主教管浩鳴表示,願意在管主教的陪同下到台灣自首,前提是不會被判死刑。十月十七日,台灣法務部呼籲香港繼續扣押陳同佳,指出據了解香港警方掌握了不少陳同佳在香港時計劃謀殺的證據,因而並非不可以在香港處理陳案。十月十八日,港府表示警務處已去信台灣內政部表達陳同佳自首的意願,表示特區政府會提供協助。台灣士林檢察署則表示由於陳同佳已在通緝名單,不符合自首的條件,故此他如果入境則會被逮捕。陸委會發表聲明,堅持只有在香港政府將其掌握的有關陳同佳犯罪的全部資訊交給台灣,才會讓陳同佳入境。十月二十二日,陸委會表示將派檢警到香港押送陳同佳回台灣受審,但特區政府翌日的聲明表示這無疑是台灣跨境執法,不能接受,而台灣人員亦被拒入境。

對很多香港人來說,經歷多月的激烈社會衝突後,到了十月陳同佳案如何了結也許已毫不重要,亦不再會影響他們對政府的印象和評價。特區政府高層可能以為政府著力解決陳案,可以令公眾覺得特區政府重視公義,積極將犯罪者繩之以法,但香港人到了十月對此案的關注已不大。就陳同佳是否自首、如何自首、如何結案,在台灣和港府搞了一輪你來我往以後,對香港的運動和民情其實已經起不了任何影響。

■反抗運動與台灣總統選舉

二〇一八年底的台灣地方選舉,聚焦在蔡英文執政缺乏成績以及經濟不振的議題上,所以懲罰民進黨。但習近平在二〇一九年初就《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的發言,令民進黨政府可以把總統選舉的議題轉到政治、兩岸關係和「一國兩制是否適合台灣」的問題上。自反送中的群眾運動在二〇一九年六月爆發,大量抗爭和警暴鏡頭震驚了台灣人。民進黨抓緊機會把總統選舉議題集中在對中國關係上,輕易地把二〇二〇年總統選舉定義為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之戰,完全蓋過了經濟和內政議題,令國民黨處於劣勢。

香港的警暴場面勾起台灣人對威權時代的白色恐怖和警察暴力的回憶,形成了民進黨選戰的主要論述,即台灣現在的自由民主是人民經過多年犠牲鬥爭得來(而以前的獨裁者就是國民黨,民進黨的始創者則是爭取民主的主要人物),必須盡力守護,否則很容易倒退到香港現在的情況。蔡英文選戰的主調是中國的控制和滲透會日漸侵蝕台灣的民主自由,如果選民選出「親中」的國民黨,中國影響會長驅直進,甚至以「一國兩制」嘗試統一台灣,但香港政府對自由的打壓和抗爭者所受的暴力已表明了「一國兩制」只意味著自由和民主的喪失。這項策略被國民黨及部份媒體批評為操作「亡國感」,但無疑香港的反抗運動在多個月內所面對的「恐怖情況」,令更多的台灣人可以認同這種危機感。

國民黨和韓國瑜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立場一直都是曖昧以至冷淡的。韓國瑜在三月二十二日訪港時獲港府高規格接待,晚上會見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並熱烈握手,此舉備受台灣傳媒批評,成為他「親中」的標記。六月九日香港第一次百萬人上街,韓國瑜的第一個反應是「不知道,不了解」。其後韓和國民黨高層(例如朱立倫)的主調都是一國兩制不適合台灣,因為台灣人民不接受。在反送中幾個月的激烈抗爭期間,國民黨和韓國瑜都鮮少就香港的運動主動表態,當被問及時也只表達比較空泛的立場,並不如民進黨和蔡英文般嚴詞批評中共並且明言支持香港抗爭。國民黨的立委不分區名單把被視為「親中」的葉毓蘭和吳斯懷等放在名單前列,亦強化了國民黨親中的形象,選戰期間被民進黨集中攻擊,無疑對其選情不利。

在二〇一九年下半年的台灣選戰過程中,民進黨的選戰規劃經常引用香港的狀況來證明一國兩制並不可行,把選舉定義為「抗中」之戰。這可以從選戰期間經常出現有關香港的訊息/符號看出來。

一、「香港和台灣,相差就只一張選票」:香港和台灣很多方面都相似,主要的分別是台灣是民主政體,人民可以一人一票選出總統、立法院和地方政府,因而政府會回應民意,不會殘害人民和削弱人民的自由,因而台灣選民需要珍惜用這張選票來避免台灣變成香港現在的情況。

二、「香港年輕人用生命和鮮血,來示範一國兩制並不可行」:不少來自香港的抗爭者、居台港人、專誠赴台的港人,都會重覆「一國兩制不可信」、「共產黨不可信」的訊息,他們的訪問或照片都會在網上被傳播,成為文宣的素材。

三、雖然周梓樂和陳彥霖的死因真相在香港沒有定案,很多懷疑是他殺的浮屍案和墮樓案亦然,但「如果你不想你的女兒變成浮屍」,以至香港年輕人「被自殺」等訊息,都經常在二〇二〇年的台灣選戰文宣中出現。

四、「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訊息,或者香港人呼籲台灣人小心投票、回家投票、「投好票」的訊息,經常在選戰新聞或網路上廣傳。

蔡英文最後一週發布一支題為《大聲說話》的競選宣傳短片,很有效地總結了民進黨選戰的主軸訊息,也反映香港在整個選戰中的重要性。主旨是台灣平常的寧靜生活和民主自由,並不是想當然的,因為「就在幾百公里外,數不清的青年,每天被逮捕、被關押、被凌虐、被失踪」。對很多熟悉香港二〇一九年反抗運動的人來說,這短片內很多的鏡頭都可以有一個香港反抗運動的平行聯想意象。片中明言「原來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原來一國兩制就是獨裁專制」,於是台灣應該要「大聲說話」,並不單純是要捍衛台灣的生活方式和民主自由,而是「要和全世界站在一起」。這選舉訊息事實上是重新定義了民進黨在台灣繼續執政的意義,因為民進黨可以和民主世界團結携手(也包括和香港群眾),抵抗專制的擴張。

另一方面,韓國瑜的競選方針主要是避開政治和兩岸議題,繼續他選高雄市長時主打經濟牌的路線。他的主要口號非常直接:「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相對於蔡英文主打捍衛自由民主接近西方普世價值的路線,這基本上是相當保守主義的「安定繁榮」政綱:和中國打好關係,台灣就會安全不受武力威脅,台灣經濟就會得到中國的幫忙和商機而變好。二〇二〇年的台灣總統選舉於是變成:緊守自由民主價值而拒絕中國,與親近中國以換取較佳經濟發展,這兩種方針的對決。

不少香港人對台灣人作出投票呼籲,明言或不明言(有些只是呼籲他們回家投票或者「投好這一票」)希望他們支持蔡英文和民進黨。這包括居於台灣的香港人,香港人網上的呼籲,投票日前到台灣觀選的大量香港人,以及名人如何韻詩、杜汶澤、學運領袖和新當選區議員選前在網上發布的短片等。主調和上述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類似,但更接近的是「懇求」台灣人不要相信共產黨,因為香港的經驗已經證明了共產黨不會尊重民主自由,現在的承諾將來會反悔,而二〇二〇年選舉對台灣非常重要,必須要投給民進黨「頂住」共產黨,因為「我們就只能這樣示範一次了」。選前在不少民進黨的造勢活動和集會中,都可以見到香港人的身影,以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旗幟。場中有人偶爾會叫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口號,通常都會得到在場台灣人的正面回應(例如「香港加油」),同類情況不會在國民黨和韓國瑜的競選活動中出現。

香港的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對綠營是一大鼓勵,令他們相信大量香港人其實是抱持著「反中」的立場,年輕人踴躍投票,發出捍衛香港自由的政治訊息,反映只要選民大幅出來投票表態,就可以戰勝中共的資源優勢,踢走「親中」的候選人,這對刺激台灣年輕人的投票率應該有正面作用。

選舉結果在七十五%的高投票率下,蔡英文得破紀錄的八百一十七萬票,以二百六十五萬票之多擊敗韓國瑜,民進黨亦奪下立法院過半數的六十一席得以繼續執政,完全扭轉了十四個月前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的劣勢。在投票前夕蔡英文的造勢晚會和開票當晚的祝捷晚會上,主持人都不止一次地對在場的香港人致意和打氣。蔡英文在選舉前夕的造勢晚會上說「香港的年輕人用生命和鮮血示範了一國兩制並不可行」,在勝選當晚的演詞中說:「相信全世界的民主國家、香港朋友,都會為台灣的集體決定感到高興。」蔡英文在當選後翌日,再在面書發文向香港人致意,包括說「全世界都會看到,台灣人守住了這座民主堡壘。香港的朋友,你們看到了嗎?」

簡單地說,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扭轉了台灣二〇二〇年大選的形勢。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勝選,相當程度上是得力於香港的反抗運動。香港因素在台灣選舉中,從來沒有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而選舉的過程和結果,更加深了兩地群眾(特別是年輕人)大家是「命運共同體」的感覺。


Clubhouse「兩岸房」三日記:如果沒有牆,我們會跟彼此聊什麼?

有人戲稱,Clubhouse意外引發「1949以來兩岸最大規模的和平對話」,許多人第一次聽見了來自「對岸」的真實心聲。

端傳媒記者 陳莉雅 發自台北

2021-02-23

一個沒有牆的世界會是怎樣?Clubhouse 短暫地見證這個時刻。

今年二月,語音社交軟體 Clubhouse 突然間在中文互聯網世界成了爆款,原因不只因為它的創新,而是中國大陸用戶無須通過 VPN(翻牆)就能使用這個 App。也就是說,無論是誰,只要打開這款社交軟體,立刻可以感受到真正意義上的「與全球用戶交流」,這是其他已經受到中國政府屏蔽的大型社交平台如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所無法做到的。

許多大陸用戶將 Clubhouse 形容成「高牆中的裂縫」,搶在政府出手監管前,呼朋引伴加入這個平台,在上頭經歷一場魔幻的狂歡時刻。

不意外地,這時刻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2月8日中國政府屏蔽了 Clubhouse。此後,Clubhouse 就與其他社交平台一樣,僅存於牆外世界。

儘管如此,這短暫的裂縫依舊留下幾個足以寫進歷史的時刻,其中一個是如井噴般湧現的「兩岸房」,許多大陸用戶徹夜未眠,流連於上頭,積極發言談論政治觀點,讓兩岸四地的用戶真切地體驗一次毫無限制的交流。

2020年6月4日台北自由廣場,人群聚集以悼念六四事件的死難者。攝:Lin Yen Ting/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平時人們對政治的迴避和退卻終於找到了一個出口,沒有人說的是完全真理,但房間裡的每個人都擁有一次讓自己暴露在不同意見之下的機會。」

1.

2 月 6 日,網友@雅雞仔兒餅在微博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我不知道這樣的環境能持續多久,或者說還有沒有機會出現,但我一定會記得這個劃時代的互聯網時刻。」

這名網友口中的「劃時代的互聯網時刻」指的是前一晚 Clubhouse 上出現的「兩岸青年大亂聊-所有人問所有人」聊天室(在 App 裡稱為房間)。

在這個房間裡,一共吸引五千名來自兩岸四地的聽眾——此為 Clubhouse 一個房間的最高人數上限——一起在線討論兩岸議題,話題五花八門,像是統獨議題;兩岸現行政治體制的差距,大陸民主化的可能,日以繼夜地聊了近 72 小時。結束之後,不少用戶另開其他房間,持續暢聊兩岸議題。

有評論戲稱 Clubhouse 意外引發「1949年以來兩岸最大規模的和平對話」,幾乎每一天,有數以萬計的用戶在不同房裡,毫無限制地談論政治話題,包含統獨議題,香港反修例運動、新疆議題、六四天安門事件,民主與極權等中國互聯網平台上罕見的話題。

這樣的評論,和目前被形容成「寒冬期」的兩岸官方交流狀況,形成一種有趣對比。

27歲的譚奧航向端傳媒談起開啟「兩岸青年大亂聊-所有人問所有人」聊天房的經歷時直言,這是一場意外,「我沒預料到一切會這樣發展。」

譚奧航,貴陽人,平時生活在廣州,除了自由接案,也在 TEDx 擔任志願者,他自認是個關心公共討論的人。「我平時就很關心人與人之間的討論,也關心如何建立起有意義的討論。過去我有時會對大陸的社交網絡感到失望,主要是上頭會有一種氛圍是大家會覺得很危險,所以不敢說實話。」

2月2日,譚奧航加入Clubhouse,與許多人一樣,他只是對這一個新產品產生好奇。

對於 Clubhouse 的第一印象,譚奧航說,「我有感覺到它確實很不一樣,聲音這種媒介是很親密的,加上即時互動,更能夠展現出一個人真實的情況。」

不過,由於 Clubhouse 採邀請制的方式,意即每一位用戶必須通過朋友的邀請碼才能加入,因此譚奧航剛加入時,放眼所及的還是與自身朋友圈有關的科技、新創等主題。此外,中文的房間數量也算不上多,形成一種與現實社會沒差太多的「圈子感」。

若從 Clubhouse 的成長曲線來看,這種稍嫌單調、且具有圈子特性的氛圍並不難理解。2020 年三月 Clubhouse 正式推出,當時全球只有 1500 名用戶;2020 年十二月,用戶數突破 60 萬人,其中以歐美用戶居多,中文用戶寥寥可數。與當今的幾個知名社交平台相比,這樣的人數很難引發關注。今年一月中旬,由於一些歐美名人的進駐,Clubhouse 的確有在關心科技前沿的圈子掀起一波漣漪,但也不至於擴及到大眾視野。

直到2月1日,話題十足的特斯拉創始人 Elon Musk 宣布在 Clubhouse 上開啟房間,這成了 clubhouse 發展歷程中的一大轉折點。Clubhouse 立刻成了全球熱點。人們像是搶購一檔肯定上漲的新興股票蜂擁而至,而中文用戶也差不多是在這一天以後開始加入。

根據移動數據分析公司 App Annie 公布的數據顯示,Clubhouse 目前的全球下載量(非實際用戶數)已突破八百萬次,從 2 月 1 日的 350 萬次增長至 2 月 16 日的 810 萬次。App Annie 估計當中 260 萬用戶為美國用戶,其餘為全球用戶。此前,Clubhouse 的創始人 Paul Davison 也曾公開表示,二月份的用戶許多是來自亞洲。

當中文用戶數開始猛爆性增加,此前「單調」的氛圍出現改變。譚奧航發現不同主題的中文房在短時間內大量出現,這讓他感到興奮,也躍躍欲試。

2 月 5 日,譚奧航微信上找了幾年前在廣州工作遇上的台灣人曹雅涵,他看到她也在 Clubhouse 上,主動與她討論開聊天室的想法,「起先我們沒想到香港,因為我們一個是大陸人,一個是台灣人,所以自然而然想說,彼此身邊的朋友會不會對另一方有什麼好奇,既然有了這個軟件,想說那乾脆一點,就是有個機會真實地問對岸朋友一些問題。」

當天晚間八時,譚奧航與曹雅涵開啟房間,命名為「兩岸青年大亂聊-所有人問所有人」。原先,他們只打算開一小時就好,預計晚間九時關閉房間。

一開始,只吸引了幾十名聽眾,當中更多是大陸用戶。對於此前沒有在 Clubhouse 上主持過類似議題的譚奧航來說,起先沒有預設具體要聊些什麼,所以只好先聊聊兩邊天氣差異,以及各自疫情的現況。接著,用戶開始舉手發表對兩岸議題的看法,比較常見的討論像是:「台灣社會近年為何出現反中的情緒?」「兩岸人民如何該稱呼彼此?」「兩岸政治體制的差異與經濟問題?」「美國在當中的角色?」此外,香港反修例運動使得與大陸矛盾加深,也讓「香港究竟在抗議什麼?」成為熱門話題。

隨著討論越發熱烈,房裡的聽眾人數也開始增加。「中間我有一度覺得失控了」譚奧航坦言,建立聊天室以前的確想過這可能涉及到政治議題,而他內心也希望這件事能自然地發生,但不可控的用戶數與發散的議題走向,還是讓他感到有些手足無措。

但這份不安很快就被現場的討論氛圍給平復。房間裡的聽眾多半非常積極發表看法,因而形成一種討論氛圍,即便偶爾有部分極端言論,很快地就會因為平台的特性——多對多、互動性、實時性——而受到其他用戶制止,「比如說有人討論到香港問題,有聽眾認為整起事件都是香港的陰謀論,但後來會有別的聽眾,講出另一個說法校正。我覺得這是 Clubhouse 最可貴的地方。所以後來我開始把自己當成普通聽眾,聽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譚奧航說。

討論進行一個半小時,已經超過譚奧航預計的時間限制,但他看到房裡同時在線的聽眾還有幾百人,於是就將主持棒交給其他用戶之後,先行離開。大約晚間十一時,譚奧航再度回到房間,看到人數已經增長到了幾千名聽眾。他心想這房間隔天應該就會關閉,沒想到,隔天早上九點,房間不只持續開著,人數還不停上升。

自此,對譚奧航來說,這聊天室儼然已經跟他沒有太大關係,反倒是房間已經自主運行出一套規則。「一開始我沒有給什麼機制和規則,就是讓大家自由說話,但後來回去後現房裡竟自主建立起一套『發言規則』:由大陸用戶、港澳台用戶輪流發言,每人發言有時間限制。」

隔天,房裡的討論內容也在其他社交平台擴散,如 facebook、微博上引發話題。網友「柏拉芋泥」在微博上寫道:「平時人們對政治的迴避和退卻終於找到了一個出口,沒有人說的是完全真理,但房間裡的每個人都擁有一次讓自己暴露在不同意見之下的機會。」

2018年9月6日在新疆喀什,數名維族女性在中共所稱的「再教育營」上完政治教育課堂,離開營地。攝:Thomas Peter/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平常接觸到的中國聽眾有七、八成都是小粉紅,我們看到的留言都是攻擊性比較大,所以我們很想聽當地人的生活分享。」

2.

隨著討論度上升,Clubhouse 很快掀起一波「兩岸房」風潮,短短幾天之內,以兩岸為主題的房間數量開始上升。

實際上,在「兩岸青年大亂聊-所有人問所有人」討論的當下,另一批台灣用戶也開了一個名為「聽了一下兩岸交流的聊天,覺得沒救了」的房間。接著,又有大陸用戶再開「沒有救嗎?——clubhouse有無可能成為自救+互救的第一步?」以及「聽了"覺得沒救了" room,覺得他們也沒救了。」

除了這種相互串連的房間,還有不少以敏感話題如新疆、六四天安門、為李文亮醫生默哀等主題的房間出現。人們討論 Clubhouse 的重點從先前的產品導向,轉向鎖定在不同主題間的交流內容。

多種因素的作用之下,「兩岸房」迅速佔據 clubhouse 的版面。

一個顯而易見的理由是,Clubhouse 在當時還沒被納入中國政府的監管範圍,使得這裡成了十幾年來中文互聯網中難得一見,還沒被中國網路「防火長城」阻礙的社交平台,因為這一特點,出現大量中文用戶註冊。

在沒有牆阻隔的情況之下,每一個加入聊天室裡的用戶,無論來自何方,都能詢問其他用戶任何他想問的問題,讓用戶們自由進行觀點交流。而即時交鋒敏感政治議題成了「兩岸房」的一大特點。

此外,2 月 5 日晚間八時,台灣知名 Podcaster 百靈果跟「兩岸青年大亂談」同時間,開了一個名為「西藏跟新疆的朋友,我們想找你們過來聊天」的房間。百靈果邀請 clubhouse 上的西藏人、新疆人來分享各自的生命經驗,並且討論集中營的話題。當天,確實吸引不少新疆維吾爾族人以及新疆漢人用戶,他們對此事有著差異的認知,由於話題碰觸到中國社會的政治敏感區,加上百靈果自身人氣,房間人數很快就達到人數上限五千人,不少用戶因為無法進入房間,讓這個聊天室的熱度延伸至其他社交平台。

事後百靈果也公開分享開房的動機,「我們平常接觸到的中國聽眾有七、八成都是小粉紅,我們看到的留言都是攻擊性比較大,所以我們很想聽當地人的生活分享。」

百靈果的想法,某方面說明不少台灣用戶沈溺於「兩岸房」的理由——新鮮、真實。

自 1949 年以來,兩岸分隔分治長達 70 餘年,兩岸民眾長期隔絕。即便 1987 年台灣政府宣布開放探親,但礙於兩岸的政治現況,也沒帶來兩岸大規模的民間交流。即便台灣幾經政黨輪替,但兩岸官方交流在彼此政權「尚無定位」之前,依舊窒礙難行。

近二十年,兩岸的民間交流大致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是 90 年代台商西進,另一個則是 2009 年之後前往大陸求學、工作的台灣人。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近十年台灣赴中國大陸工作的人數在 2012 年達到高峰,總計 43 萬人,此後人數逐步下滑,直到 2019 年則是 39 萬人。最後一個就是短期旅遊。

撇除具有大陸經驗的群體,一般台灣民眾平時生活並不常接觸到大陸民眾,除了少部分的人通過陸生、陸客等交流管道。然而, 2019 年 7 月,中國大陸官方大規模限縮陸客來台「自由行」,長達 8 年的旅遊交流嘎然而止。沒多久,也暫緩陸生來台求學。緊接著,2020 年 COVID-19 在全球肆虐導致各國邊境政策提升到最高層級,台灣與大陸之間不管是官方交流、民間交流皆降至冰點。期間,由於雙方敵對氣氛升高、共機頻繁繞台,幾度出現「台海戰爭」的緊張局勢。

此大時代的轉變,落在社交平台上即是雙方陣營的劍拔弩張。在中國的微博上,不時可見一些仇台的言論,反觀台灣的臉書上也時常出現反中的言論。相較於此,Clubhouse 上通過「聲音」直接對話與交流,反而讓更多用戶有「真實」、「理性」的感受。

2019年11月17日香港 ,示威者佔領香港理工大學,一名示威者用塑膠覆蓋自己,防止水炮車的藍色染色液體。攝:陳焯煇/端傳媒
她笑稱,Clubhouse 的出現讓她想起 2009 年第一次來台灣的時候,那些令人尷尬、令人開心的時刻,都再次出現了。

3.

張玲音與譚奧航同一天加入 Clubhouse。在加入兩岸房之前,她每天泡在上頭的時間不長。直到兩岸房與其他討論中國政治的房間出現以後,她時常忍不住聽到凌晨一、兩點還遲遲無法入睡。

「我感覺(兩岸房)這一晚算是轉折點。因為最早關心 clubhouse 的人大多是產品經理或 VC 群體居多,主要是討論產品功能走向。是兩岸房那一晚,我才發現原來上頭的討論是更有價值的,」張玲音說。

今年 31 歲的張玲音,安徽人,目前經營科技自媒體。她在就學期間曾經來台灣兩次,第一次是在大學期間,來台當了半年交換生,第二次則是研究所期間,來台參加一個短期的夏令營。她笑稱,Clubhouse 的出現讓她想起 2009 年第一次來台灣的時候,那些令人尷尬、令人開心的時刻,都再次出現了。

張玲音觀察,由於這幾年兩岸關係不停倒退,加上互聯網環境的變化,使得雙方的對話很難開展,間接推動 Clubhouse 兩岸房成為「火爆」空間,「在大陸這邊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所謂的國力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宣傳,讓大家覺得台灣是要依靠大陸的,大陸比台灣好得多,政治宣傳那一套洗腦很多的年輕人;另一方面是,新長出來的這一代的年輕人,小粉紅越來越多。這種環境不是利於交流,他們只是相信他們相信的東西。人們的好奇心被一些很基礎的東西,被小粉紅的準則排除在外,導致大家在網上討論的時候越來越喜歡摳字眼,你光是摳字眼就花掉全部的時間,就沒有好奇留給真正值得交流的部分。」

由於 Clubhouse 即時語音互動的特性,多少透露出用戶的部分「真實信息」,使得用戶在上面的交流自然會有所克制。即便是出現仇恨言論,在房間設定的規範下,以及主持人與群眾壓力之下,大多能通過技術性的方式避免,這也是 Clubhouse 普遍會給一些用戶帶來「理性討論」的原因。

「我們在微信有組ㄧ個 Clubhouse 的小群,當時大家在群裡說,天哪竟然還沒有結束,竟然還在聊。我也看到我關注的人說,因為聽了這個房一整晚而流淚了,就是覺得這樣的房很久沒有出現了。」張玲音說。

不過,張玲音認為,即便 Clubhouse 營造出理性交流的氛圍是件很可貴的事,但總的來說,還是給她一種反覆打轉的感覺,她感覺兩岸房裡很多問題不斷重複出現,很難達到真正有深度的交流,「後來我就沒怎麼聽兩岸房。反倒是有一個全球華人記者的房間,就是讓大家分享當地媒體的工作經驗,這樣的討論會更有針對性,能針對主題獲得知識與觀點。如果是限定在兩岸的一個房間,註定是會聽到許多非常基礎的問題。」

另一名大陸用戶在兩岸房裡也表示,聽了幾天下來,發現大家吵的問題都差不多,兩岸民眾似乎在兩條平行線,「只是不同的人,說著同樣的話。」但另一名大陸用戶則回應,如果微觀來看這樣的交流確實難以撼動兩岸現況,但如果放長遠來看,每一次的交流都加強兩岸和平的可能。

2020年6月13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攝:Xu Congjun/VCG via Getty Images
在用戶還對平台處於新鮮期的時候,正好是Clubhouse最有生命力的時候。

4.

Clubhouse 大量的兩岸房對兩岸的用戶來說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這個問題不那麼容易回答,是促進交流,還是受限於現實只能在無解的問題中打轉?

一名來自東北的網友說,加入兩岸青年大亂聊後,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大家可以如此平和、理性討論政治議題,緩解長久以來因為無法為公共議題發聲的「政治抑鬱」:「這跟大家在不同平台上展現的面向是完全不一樣,我看到的是人性善的一面」。另一名北京的用戶回憶兩岸房的看法,則明確指出平台本身的價值,「Clubhouse 之所以能快速在大陸青年中受到歡迎,是因為總算有一個平台能讓他們發言,逃離官方敘事之下的『中國人』形象。」

一個自由發聲的平台,經常是大陸用戶的事後回饋中反覆提及的重點。反過來對於台灣用戶來說,兩岸房的價值最常被提及的不是「發聲」,而是「聽見」。

今年 41 歲的吳老拍,台北人,文字工作者,同樣是在 2 月 2 日加入 Clubhouse。起先他基於新奇而加入 Clubhouse,但加入的前幾天對這個平台沒有太大的好感,平均一天大約使用 30 分鐘左右,「剛開始我有去一些網紅的房間晃晃,但當時總感覺,這不過是 KOL 們換另一個平台來擴大自己的粉絲群,有點互相取暖的感覺,甚至有種互相吹捧的感覺。」

自從加入兩岸房後,吳老拍聽到了那些「非主流」的聲音,這令他深深著迷。這段期間,他時常在 Clubhouse 上待到凌晨三、四點,然後,只要聽到令他感動(或驚訝)的言論,他不時地以摘要的方式紀錄在個人臉書上,像是「在這裡大家不是收錢說話的,一個人說自己想說的話,還有一群人一起聽,而兩岸四地的人聽到彼此想說的話,這是彼此不再這麼仇恨的第一步。」他笑說,第一次聽到這麼多中國自由派的人發言支持台灣維持現狀,或不排斥台灣獨立。

「對我來說,這算是一次空前的交流。過去也不是沒有兩岸開放、交流,但在現實社會中,你不會說因為去中國工作或遇到一個中國人,就隨便跟他討論政治,說自己支持台獨。這是人性,我們不熟,為什麼要講我的政治立場,但在這個平台上,雖然匿名但又一定程度保留真實性,所以每個人都還蠻大鳴大放的。」

吳老拍說,聽到一名聲稱是中共黨員的用戶,直說如果台灣對於目前大陸所提供的選項都不同意,那最終勢必會走向「武統」一途,但同時也有大陸用戶說自己聽完很多台灣人分享之後,反而不覺得兩岸非得要統一。

吳老拍認為,儘管目前 Clubhouse 尚未開放安卓用戶,僅限 iPhone 用戶,導致一定程度的門檻,限制了用戶群體。但在用戶還對平台處於新鮮期的時候,正好是 Clubhouse 最有生命力的時候「你看臉書或推特,現在早就沒有這種(交流)效果。先不要說中共把這些平台牆掉,每個用戶之間都有一道牆,但這道牆並不是中共築的,而是在物以類聚的情況下,大家各自分享各自的觀點,漸漸變成了同溫層。」

被譽為「促進兩岸民間大規模交流」的 Clubhouse 兩岸房,終究是曇花一現。2月8日,距離兩岸房首現的三天之後,大陸用戶紛紛表示已經連不上 Clubhouse,用戶必需像使用其他社交平台一樣通過 VPN 繞開中國的防火長城,才有辦法連上。

頓時間,Clubhouse 上的中文房間數量,尤其是涉及到中國敏感政治議題的房間少了許多,大陸用戶數量也少了。「現在我身邊朋友越來越少用了,它不太有機會實現一個社交產品從少數嚐鮮者到大眾的一個流動,這點是蠻遺憾的。」張玲音說道。

不過,直到今天為止,還是能看到用戶主動開啟兩岸房,只是房間主題轉了個口氣,彷彿是回憶歷史事件一般,「你懷念的兩岸青年大亂聊︱兩岸未來的相處之道」或「兩岸關係大和解,一起理性聊聊天吧!」

儘管兩岸房還留著,但這些房間已無法帶來前些日子的火爆與熱度。2 月 17 日,微博上「#兩岸青年大亂聊」話題已經遭到刪除,在此之前,三天就累積了幾萬則的討論,如今已無法搜尋到任何結果。

面對這種轉變,吳老拍倒是還是保持正面的肯定,「房間會消失,但真實的聲音會留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玲音、吳老拍為化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