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lie Trees 🌲
Ollie Trees 🌲

把想到、學到、感受到的好好寫下來。

如果可以把文章寫得讓人好看懂就太好了

把複雜的事情用簡單的方式說

嘗試用日本輕小說的風格下標題。

最近在看《目的思維》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好幾次因為看不下去而停了下來。

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未來在寫文章時可以做為借鏡。

1.不要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

書中提及很多專業術語,像是SMART(Specific,是否具體、Measurable,是否可以測量...等)、流體智能、晶體智能、LaX技法,雖然可以顯得非常專業,但是閱讀起來還是難免令人覺得吃力。

而在專業名詞的解說上,書中也是用相對抽象的方式來闡述,所以常常讀了一整篇下來,反覆回頭看,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也可能是我在這方面的知識還不夠充足,因此讀起來才吃力。

舉個例子,
今天你家需要裝潢,中間因為一些原因停工,師傅向你解釋到:
「(哈里)這邊的(太魯)還不能貼,太早貼會(碰共)」

「梁這邊的磁磚還不能貼,太早貼會容易鼓起來空心。」

哪一個聽起來會比較好理解呢?

2.多說故事

「你要多說故事,柯維。」這是在《與成功有約》一書中所提到的一段話,當史蒂芬.柯維在表達自己想法時過多使用專業名詞時,他的太太會在一旁提醒他「多用故事的方式表達」。

在《目的思維》書中所舉的例子,90%都是以日本企業業務體系來做舉例,但故事的成分偏少,比較像是舉出一個狀況,再加以分析所提到的狀況,在解釋的過程中加入許多的專業解說,一邊看總覺得有點越解釋反而越看不懂。

但說真的,這也是回到這本書的概念「目的導向」,若是書中是要給任職於日商企業的專業人士看的話,那使用上許多專有名詞,並以艱深的企業組織架構來舉例,那就完全沒有問題


商業周刊早期的故事

這讓我想到這兩天聽了關於《商業週刊》創辦人 金惟純先生,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一書的訪談中所提到的故事。《商業周刊》在草創初期的幾年,裡面許多作家都是寫著非常專業的文章,有著各種專業知識,專業到金先生本人、總編輯、編輯們都看不懂這些文章想表達甚麼,「正因為這些名詞,聽起來很專業,讓人不好意思質疑,就算不懂也不敢提出來。」。一直到後來進行改革,接納自己的不足,公司內部的眾人才卸下了專業的盔甲,寫下讓人易讀的文章,最後也在該年商業週刊轉虧為盈。

我怎麼想的呢?

在思考了幾天後,還是回到《目的思維》中所學到的,先思考最終目的,「整理出來的閱讀筆記是想要給誰看的?」,而最後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一是自己在回顧的時候能快速整理閱讀脈絡,二是希望能在整理之餘有機會將知識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若要自己珍藏知識,那其中有著許多自己熟悉的專業名詞也無妨。但若是希望能夠傳遞出去,那可以嘗試將知識以更輕鬆的方式傳遞出去。在自己的認知中,學習應該要是快樂的。學習使人自由,而不是築起一座拒他人於外的象牙塔。

期待自己能夠用更加圓滑、謙遜、輕鬆的方式書寫。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