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addib
muaddib

七日書 D-7|旅居、遊牧

旅居、遊牧、家

七日書最後一天,決定用話家常,口白式的做紀錄。

在第一天的內容中有提到一直懷抱出國生活夢想的我,最後一天這個題目著實困難。原因是我並沒有長期在國外生活的經驗,旅遊也沒有離開過亞洲。所以一直希望能夠透過唸書的方式,到美國或是歐洲看看世界。每一個國家我想都各自有許多優缺點,也可能因為一些小事就喜歡上某一個地方。在亞洲國家中,因為近一年來喜歡動漫和日本文學作品的緣故,蠻想有機會到日本居住一段時間。其次我也喜歡馬來西亞人的生活方式和熱情。韓國的行銷能力和品牌創造力值得學習。而歐美地區僅能憑著我自己的想像。比較歐美兩地。歐洲更有歷史文化的厚度,當接觸到的都是幾百年起跳的歷史時,對於自己生命的短短幾十年我想影響會很大。美國則是追求一個發展的機會,儘管這種對機會的追求可能是傳統美國夢造成的幻想,它並沒有真實存在。

單純就旅居來說,我想最吸引我的是傳統與現代光譜的兩個極端。我想接觸最新的科技和社會發展,其次充滿人文歷史的背景厚度卻也令我深深著迷。我想看見在我過去的生命中沒有見過的,不曾體驗過的。我想貪婪的經歷世界上的各種事物。期許未來真的能夠擁有機會,把握機會。

七日書的寫作今日是最後一篇。最後一天的主題恰巧回應我第五天的缺席。家的概念對我來說很模糊。什麼樣才算是家,晚上有可以回去睡覺的地方,那裡會有關心你的人問你今天還好嗎。這樣算是家嗎。那們家本身是這些「家人」的存在所以塑造了家的意象,或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有形房產本身建構了家。所以對於我來說,我無法回答家是什麼。我想對於家的定義而言,我可能偏向前者。家之於我是沒有固定樣貌的,我也認為不應該有固定的樣子。這是一種對意志不必要的束縛,限制我們的發展,約束我們探索外在的可能性。這或許是人類社會開始發展文明後所刻在骨子裡的想法。認為該一群彼此血緣互通的人們聚集在一固定處所,才能互相照顧提高生存的機率。不過時代早已不同。有血緣的人可能對彼此的尊重和照顧還不及陸上僅打過照面的陌生人,遑論提高在社會的生存機率。

旅居跟家庭這兩個概念我認為很有必要歸納在一處。人說家永遠是根,當人老了時候總是會想回家。但家是什麼,家在哪裡,我在旅居的過程中能夠把家帶去嗎?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