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與海
可可與海

香港人 用電影看人生 熱愛歷史文化

有國才有家,還是有家才有國?

以往我們聽到一個問題「有雞先,還是有蛋先?」而今天我在街上看到一句說話,大概意思是「沒有國,何來有家」,亦即是說「有國才有家」。這一個說法是否必然的?我們可以試用之前提過的「思考三式」來分析以上這個命題。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命題中的重點,即是要先弄清楚甚麼是「國」,甚麼是「家」,我們將於簡單釐清這兩個概念。

「國」:由人民組成,眾多不同的群體一同生活,形成一個社會群體。

「家」:由家庭成員組成,未必一定有血緣關係,亦可以用家人的關係共處。

初步簡單釐清了「國」「家」的概念,將進入下一步,辨明當中的理據。

究竟是有國才有家,還是有家才有國?根據歷史上的發展,各個國家都是由不同的部落或村莊而組成,而每個部落或村莊內都包含不同的家庭。就以中國古代為例,古時的村莊都時以同姓人士組成,就如陳家村,村內必定由陳姓家庭組織而成,才會有陳家村的誕生。當時的所有村落都是以這樣的方式組成,然後再將這一些村落凝聚成一個更大的群體社會,繼而形成一個「國」。由此可見,「國」的形成條件是先有「家」的出現,家 -> 村 -> 國。因此,「有家才有國」是成立的。再者,從《禮記・大學》中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家」亦未能齊,又如何治「國」呢?從中國文化所見,先由內而外,由家到國,先齊家,後治國;家若興,國方泰。假如有人稱「沒有國,何來有家」,亦即是說「有國才有家」這一個概念,相信此人定有顛覆中國之嫌。

我們再試想想「有國才有家」這個可能性。「有國才有家」這一個想法,邏輯上是可行的,因為沒有任何矛盾發生。經驗上也是可能的,因為沒有違反任何科學現象。不過,實際(技術)上又可不可能呢?我們試想像一個地方先有國家建立,之後才有家庭的情景。一個國家由眾多的國民組成,但國民原來是沒有家人的(這一個想法已經令人摸不著頭腦)因為在國家成立的原初是沒有家庭的。如果這是一個「有國才有家」的社會,即是一開始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當國家成立後,國民可以自由配對成不同家庭;二是由國家為國民配對不同的家庭。現實上,這兩種可能性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家庭最初是由血緣而決定,並非隨意配對而成。就算現實上也有一些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但也不可能整個國家也是用這一種方式來組合不同的家庭。因此,「有國才有家」這一個想法並不成立。

在設想可能性的時候,我們可以再設想一些反例,如果能把反例擊破,便能讓自己的想法更加牢固。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一個「國」只有一個人,則沒有「家」,這樣的話,豈不是「有家才有國」並不成立?首先,根據這一個說法,「有國才有家」同樣也是不成立。第二,家庭從來都不限人數,世界上也會有一人家庭的存在。只要有一個人的存在,「家」便已經存在,但「國」卻未必存在,「國」必須要在這個人宣稱「立國」才會存在。因此,在這個情況下,也是「先有家,才有國」,「有家才有國」同樣成立。

以上是以「思考三式」的方法來分析「有國才有家,還是有家才有國?」這個問題。在釐清主題的部分,我僅簡單抽取重點作出定義,大家在其他議題上可以在這部分作出更詳細的定義。這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特別是與別人討論的時候,假如大家沒有把定義釐清,有可能到最後才發現大家所討論的重點不同,無法得到結論。當然,其他部分也可以作出更加詳細的討論,上述只是作出簡單示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