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米索
范米索

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为什么沟通成本那么高?谈谈语言背后的认知

为什么沟通成本那么高?

我公众号前两天写过一篇文章——《一本被豆瓣严重低谷的好书》

文章中我提到了几个“词语”被转译成中文,引入后造成的巨大误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文「Coach」这个词,连南方周末报都直接给这个词下了在我看来极具主观性的判断——「教练」等于「传销」

「Coach」直译过来就是教练,当为了更好帮助不懂英语的人去理解,自然就翻译成了「教练」

当「教练」以「传销」的形态在传播中呈现后,请问以后大家看到这词语的「中文名」是反感,还是想到「健身教练」??

因此,有时候我跟身边朋友在提及「教练」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是尽量减少去用「中文」表达了,为什么?因为中文翻译出来的语境太「诡异」了啊!

也许别人会吐槽“中英文”夹杂着说很“装X”,但是你想想,如果能用更“原生态”的词去精准表达含义,为什么还要去找到一个可能饱含诟病和歧义的“中文词”去替代??这特么跟“装x”没半毛钱关系。

对于上述这件事,我觉得身为资深媒体记者,不去查词源,仅限于在中文网上去找概念下定义,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一直是很倡导大家如果读得不是第一手语言版本,那么就尽可能去找原出处,否则你读到的体验会非常非常的糟糕(除非译者水平很高)

那么,语言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我今天微博发了很长一段文字,包括之前公众号也写过“语言对思维影响的重要性”(文章很长,不建议现在点开)的文章。

The limit of my language is the limit of my world.

上述这句话,你可以有很多层的理解,我更倾向于自己去解读成

「你的语言能力局限了你的认知和格局。」

在上述文章里,我有提到过自己之前在日本的故事。当时,我有一个刚踏入社会不久的95后学生,那天我很无意看到了他Google的时间表,严谨且有条不紊的规划表格看得我都自愧不如。 

当时我好奇去询问他,什么时候养成做计划表的习惯的?是有专门教过还是哪里学的?结果他就跟我说了一个词“物心”

你读中文是看不懂这两个字是什么含义的,但日语里有着相当精确的含义。大致就是从懂得人情事故的时候开始,大家就已经会主动去规划这些事,比如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 

这种教育一定是根植在日本教育系统里的,但为什么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和意识跟日本人比起来会那么糟糕?难道我们教育系统里漏了这一块?

我自己回忆从小到大的教育,对于“时间规划”教育几乎毫无印象,如果我们的教育有很强的这块属性,那么估计笑来老师的《和时间做朋友》以及市面上七七八八的“时间管理”课程就不会成为炙手可热的成年人的“首选知识付费课”之一了。 

话题扯回来,我们继续说“语言”这事儿。 

前两天,我跟男朋友视频聊家常。

我当时问他:”你看动漫不看字幕不难受吗?“他用成龙表情包那个抱头的样子在视频里跟我抱怨说:“能不看翻译就不看翻译,因为翻译实在太糟糕了!”

他说,有一次他跟他妹妹一起看日本动漫(他妹虽然也是混血,但完全没去过日本,也没接受过相关语言训练,对于日语几乎一无所知。)他发现翻译不对,立刻去跟他妹妹解释说明,而他妹则一脸问号,甚至引发了更多文化问题,他解释地就很崩溃。 

他给我举了个非常细节的例子:在日本文化里,一般称呼别人是很有讲究的,(比如你尊称别人的妻子,和对自己妻子称呼的表达是完全不一样的词语)日语里有敬语,但美国文化哪有这些东西。而且很多时候不同场合的表达,经过美国人的翻译,可能就直呼其名或者只用同一种称呼,这个坏处就会传递给观众“此人很粗鲁”的感觉,甚至他作为半个日本人会觉得自己的文化被翻译者冒犯到了。 

另外,日语里骂人的话非常少,但美国文化里动不动就“fuck来fuck去”,如果要表达愤怒,很可能就会把一些词翻译成很过分的表达。这种“分寸感”的拿捏对于很多翻译者而言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而翻译者如果不重视,那么最后到了另一种文化背景的观众眼里,对于人物的理解、剧本的理解要么困惑、要么get不到点、要么产生误解、要么感到被深深冒犯。 

如果我没学过日语,他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是产生不了很强的共鸣感的,只能听着甚至觉得他大题小作,但他举得例子恰好基于我对这门语言有了解,且我在日本的环境里生活过,所以我其实完全能get到他的心情。 

再给各位举个例子。

「MUJI」無印良品这牌子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可能对该品牌的印象和概念仅限于「因为MUJI不贴牌」所以「MUJI是无品牌产品制造」。

但你们可能不清楚MUJI是怎么用文字去表达「无品牌产品制造」的概念的。   

我特地从MUJI的日本官网和中国官网分别找来他们的品牌介绍:

  • 「これがいい」而不是「これでいい」    
https://www.muji.com/jp/about/
https://www.muji.com.cn

能读懂日文的朋友估计能感受出一些翻译出现的细微差别,比如日版中「これがいい」没把“轻微的”翻出来,这还不是很大的问题。

但如果你把两个词翻译成中文,不懂日文的人,会下意识把就是「が」对等于「才」,「で」对等于「就」。这里的「が」在日语语境中完全没有中文语境那么强烈的「才」的感觉,但为了强化这种感受,翻译者只能这么来。

真相是,日语里这两个词都是翻译不出来的,因为它们是助词,根本没有任何意思,而且它们适用的语境范围非常非常的广泛。

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跟你们表达这里面「が」和「で」的区别,像中文官网翻译出来也没毛病,你能体验那种感觉,但是如果你懂日语,它给你的会是另一种感觉。两种表达都是很“平和”、“克制”的,但变成中文就有很强烈的情感色彩在里头。即便我上面做了解释,未必你们能感受那么深刻。

同样,我们去理解一个「词语」背后的含义时,还要深挖一步。

你的既有认知:「無印良品」因为不贴牌,所以很克制。

现在,我给你的信息又多了一层:「这样才好」而不是「这样就好」(先用中文理解吧),这是它文字上表达「克制」的方式。

但是,我希望你们看到这里能去想着,为什么它提倡的是这句话?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跟品牌做的事有什么关联?是怎么去印证的?

  不知道大家去無印良品有没有观察到一个细节——它包装的贴纸都是米色的,而不是印刷过后的白色标签。

因为,它们省略了纸浆的漂白工序,所以纸张会带淡米色。于是無印良品将它用于包装材料或标签,为了打造了非常纯正而新鲜的产品线。通过减少纸张增白的过程,诞生了浅米色。



当我把信息再增加进你的大脑后,未来你看到「MUJI無印良品」这几个大字,你对该「词语」的理解会更深刻。这就是品牌会深深植入和占据你的心智, 这就是一个「词」在你心里的认知会出现「迭代」,甚至你对于「该词」的理解会比其他人深刻。

毕竟你看到我文章了,我帮你又补全了一些信息,加深对该词的认知和理解,虽然「MUJI無印良品」一毛钱都没给我。

所以,有时候我经常会说人不要“狭隘”,“狭隘”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大多人往往因为受到“母体“环境影响太深,很容易无法跳脱出自己的语言、文化和思维。 

首先,你理解不了人家说的东西;其次,因为理解不了,于是你会进入“误解”;于是,当你“误解”后,你就开始开启防御机制,陷入自己的思维怪圈,觉得人家有问题。 

当然,人肯定是做不到完全脱离自己主观视角,那么“超脱”的看待每件事。只是我个人观察到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质是:多语言学习者往往会比只懂母语者的视角更广、接受和理解事物能力更强、同理心更强,我这里谈的”多语言学习者“不指为了功利性目的如”应考“等而学习语言的人,更多的是出于兴趣主动学习语言和背后文化及意识形态的人。

强调这点是我遇到过不少”学英语“只是在学”英语(language),而对其背后文化一无所知的人。 

因此,我很建议有空余时间的朋友,可以多尝试开启一门语言,或者再有能力就去某个国家生活一阵子,根植在那里,相信对你思维的影响和改造会很大。

我是很鼓励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多走出去看看的,没能力的时候那就多读读书先积累,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看过世界跟没看过世界的人总归格局是不太一样的。我说的看世界不是“旅游打卡做任务晒朋友圈”,而是从内在出发去深根一个国家、地域、语言、文化。 

因为,决定单词含义的不是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