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凱西
蔡凱西

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有一種「好命」,可能是別人以為你「好命」。

(编辑过)
用這個標題有點廢
Photo by Kishor on Unsplash

新冠流行前後,大家拼命往日本跑,到處能遇見成群出國自助的台胞們,也不是甚麼新鮮事,像是約略成員裡有高齡長者,有年輕或中年男女,也有青少年或兒童的家庭團,可能是一個家庭,或幾個家庭,湊成一個頗大陣仗的自助團。

移動的時候,成員們因為年紀不同,腳程有差,想看的景物也不同,各拉各個行李,維持著頗大的間距,等到需要搭電梯、出入札口、月台上下車、店內點餐購物,當然還有遇到某些麻煩,整團老小就會連人帶行李,黏成一坨。

例如在京都車站遇到過八、九人的家庭,其中一張IC卡出問題,刷不出站,要去人工札口處理,但是其他成員居然就大辣辣的在人來人往的通道上等候,一群人加上他們的行李,就像超大的路障。來去匆匆的行人一旦走近,才發現他們還沒有要移動,只好繞過這群人。


這種最美的風景,可能你我都曾作為參與者或旁觀者。當孩子的時候,我也曾經是被父母帶出國旅遊,不同的是當年親子自助還沒這麼普遍,拉行李移動的畫面也很少見。一個人旅行久了,要是在路上看見貌似大陣仗的家庭團,我通常是能避就避,但是也有避不掉的時候。

就算無意偷聽或觀察,但熟悉的語言在耳邊流來流去,總是很難不留意一下團員間的互動,特別是孩子。有些孩子活力滿血又聒噪,有些精神不濟,有些或神情落寞。旅途中,甚麼情緒都會有,而且變來變去也不奇怪,例如忽然就發懶了、忽然想回家了、身體不適對行程意興闌珊等等,但團體往往很難顧及個人,除非你夠老輩分又最高。

照我父母那個世代的眼裡,或是迄今社會仍然普遍的觀念,小小年紀有機會隨父母出國旅遊的孩子,往往會被貼上「好命」標籤。80末直到90年代,我每逢寒暑假大多有機會跟父母出國至少一次,這個標籤也曾如影隨形的貼在我身上。

兒少時期甚麼都匱乏的世代,連家境連溫飽都成問題,畢旅並非大家都去得起,直到人近中年,跟上經濟起飛,過往的匱乏稍有改善,加上政府解禁海外旅遊,才有機會初出國門,用的還是自己的錢。而年紀輕輕,尚無經濟能力孩子們,與聲稱要讓孩子過更好生活的父母出國旅遊,不用努力,就能擁有上一代在同年齡時期所擁有不到旅遊經驗值,確實很難不被社會貼上「好命」的標籤。


Photo by Idan Gil on Unsplash

有種冷,叫做你媽以為你會冷。其實,你可能只有一點點冷,也可能根本不冷,甚至很熱,但是你媽要你穿上外套。

你爸媽花錢帶你出國,然後大家會說你很「好命」。還是你只是在一套經濟與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或體制裡,被上位者帶著道德的言說,形塑成「好命」樣子,他們會說你現在有的,是他們以前沒有的,沒有他們掏錢,你根本沒有機會,無形中你也自以為你很「好命」、「很幸福」?

但是,作為孩子,很多時候根本沒有權力,在出國與否的問題上,選擇跟與不跟。要是跟了,旅行的品質與花錢多少,往往不是正相關,還要被道德綁架,旅途間得聽話乖巧,讓大人有面子,表現出大人喜歡看到的樣子;要是不跟,也難逃道德綁架,被指責不合群也不識好歹。


Photo by Joakim Honkasalo on Unsplash

我媽總是很愛提老公年輕時「喜歡」帶全家出國旅遊,那是作為丈夫跟爸爸,愛家跟愛女兒的證明,不愛的話誰願意出錢?如果出錢代表有愛,那每個月不吝拿出優渥的生活費,回家給糟糠妻,自己卻花名在外的老公,大概也是真愛了,然後這個社會也有很多人會認為太太要知足了,就算男人外遇,但願意拿錢回家,這樣你很「好命」了。

很多時候正因為沒甚麼愛,或不知道怎麼愛,又剛好有點錢,或是錢多到用不完,才更要出錢做點甚麼,表現出自己有在做事的樣子。每年跟旅行社買個套裝行程,偶爾自助,加價讓全家搭商務艙,不僅能拿到好爸爸卡,還能合理的男性說教、指點江山,要求家人出門在外,得表現他想看到的樣子,滿足他對家庭海外旅遊的美好想像。例如女兒經痛,精神不濟,被他要求檢討,因為沒有流露海外旅行該有的愉悅,沒能愉悅到能讓他感覺到。

1983年,改編自黃春明同名小說的恐怖社會寫實片《看海的日子》,劇中由陸小芬飾演的主人公,從小被養父賣到私娼寮去賺皮肉錢,從抵死不允,到屈服於老鴇的威逼利誘,不得不下海接客。電影裡面做私娼的女生,沒有所謂上下班的表訂時間,很多時候嫖客半夜來敲門解決生理需求,不想接也得接,其中有一幕讓我印象很深刻:

主人公和她的好姊妹(沒記錯的話應該是蘇明明飾演)在半夜各接了一個客人,一人躺一邊床,開始讓男人辦事情,然後一邊閨密般的閒話家常,但尋歡的男人頗為惱火,認為她們收了錢,卻沒有要用心取悅人客的意思,於是對二女左右開弓,暴力相向,「教導」他們敬業的重要性。為了趕快結束服務,女生趕緊道歉說:

對不起,我會專心。

某次出國返家的途中,我爸開著他的賓士轎車,帶著暴力的語氣警告孩子:

我沒有虧待你們甚麼,所以我絕對有權力要求你們為我做任何事情!

大學畢業之後,不小心又多讀了幾年書,才慢慢意識到,我家的親子關係,跟《看海的日子》劇裡,嫖娼之間的權力關係,居然驚人的相似。所以只要有家人把出國旅遊拿來嘴成我爸的偉業,為這傢伙對我做過種種不合理的冷熱暴力、甩鍋,開脫洗白,覺得他的功績是九個指頭,我的問題只佔一個小指頭,我就會整個炸裂。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