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絶望

人的感慨和記憶,都可以因為一個陌生人而發生。

也許是寂寞,也許是孤獨,也許是甚麽亂七八糟的,也說不定。

某人去不丹度假,那是個很小的國家,據說也不富裕,但似乎每個人都更有空暇。

他遇見了一位導遊,旅行團就跟着導遊走了很多景點,最後,當他們返程的時候,導遊最後一次握了握每個人的手,都說上一句:

See you again。

但在他再次坐上回國的飛機,窗外已是這個國土漸漸消失的景色,卻忽然對這句話有了極大的感觸,竟哭了出來。

因為他很想抱怨:「again?到底是什麽時候啊?」

我很容易就被這樣直率的感情所打動。

大概我們都曾經在生活中說過類似的話,但真正想着兌現的,又有幾個人呢?

再見。

大概更多只是一種「永不會再次見到」的縮寫詞。

想一想,也是如此。有時候,就算同在一個城市,若是沒有甚麽紅白大事,恐怕也很難再見。能夠呼朋喚友,一頓胡吹,然後再酩酊狂歡的氣氛裏,約定下次再聚。這樣的場面,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一直保有的。事實上,我們喝酒,只是為了自己,也已經是很久沒遇到的事情了吧?

李白月下獨飲,說「月下一杯酒,獨酌無相親」,又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酒的陪伴下,他的寂寞實在月光中,漸漸升起的,所以他喜歡朋友,喜歡在眼花耳熱的歡聲笑語里,漸漸得到一種溫暖和解脫。

有人說,我們不過是剛生出來的「古人」。

這確實是一記漂亮的本壘打。

只要願意去讀讀那些留下的詩,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這一句句話中,其實都是我們曾經歷,或是可能經歷的感情。

在這種時候,我總覺得,對於這些早已成為明月清風的古人,我更覺親近。

那麽迎來送走了一批批客人的不丹導遊,他在自己生命裏,見過的人,要十倍百倍于我。當他如此說「See you again」的時候,想必不會有更多感傷。因為在飛機上哭起來的人,總是有着這樣那樣的神秘,但在神秘的核心背後,或許只是最孩子氣的想法。

我還記得一個故事,其他內容情節,包括名字,我都記不得了。可能是一篇外國短篇小說。一個媽媽忽然找不到自己五歲的女兒,結果嚇得她找了半天,終於在一個小小的書架後發現了她。

五歲的小姑娘正哭得傷心。

本來又急又氣的媽媽,一下子就全是擔心地抱住她,「你怎麽了?」

她依然抽泣,大滴大滴的眼淚從眼角滑下。

「寶貝,怎麽了,別怕。」媽媽緊緊抱着她,用自己溫暖的臉頰貼着她。

小姑娘終於緩下來,說:「媽媽,我只是想着,我會死,而你也會死,還有爸爸,都會再也見不到……」

一本攤開的書,上面有一副美麗的圖畫,但那是一首關於人生的詩。

既然是關於人生,那就不會讓死亡缺席,所以,小姑娘在字典的幫助下,終於理解了死亡這個詞是什麽意思。

我忘記了故事結尾,也許就是這樣結束。

我未看過的小說,村上春樹先生是如此寫了這樣一句話:「信上说那既非我的責任,也不是某人的責任,而是如同天要下雨,不是任何人所能制止的」。

我不知道,當有一天,我也坐上飛機,會如何面對不丹導遊的那句告別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我第一次明白死亡是什麽的時候,會有誰來擁抱我;我更不知道,所謂責任,在這樣的事情面前,有沒有那麽重要。

也許,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面對陌生人,或是最親近的人,只能用一句「再見」去告別。

我們的內心是真地認為「再也不見」了嗎?

我並不這樣認為,畢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绝望」,村上說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