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師傅

宮白羽是北地武俠名家,與鄭證因、王度廬、還珠樓主并稱。但他在私下裏說,寫武俠只為餬口謀生,後悔寫了這些沒有價值的文字。如今世事翻覆,武俠小說也早已成為顯學,原本文學的價值就在於作者本人,而不是局限在類型之中。當年在新文學期刊中孜孜以求的不少,可能被讀者還接受的,又有幾人呢?反而是宮白羽筆下的小說,并沒有缺失它的意義。

如果讀過老舍所寫《斷魂槍》,便能明白宮白羽曾經要寫的不同之處,雖然其成名大作為《十二金錢鏢》,可我至今印象不滅的卻是他的《偷拳》。這原本就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講述的是楊氏太極拳的始祖楊露禪,輾轉學藝,最後在陳家溝得到真傳,并成功將太極拳傳播開來,成為一代名家。後來有部電視劇《太極宗師》,便是以此為內核,加以增減演繹。這個故事寫那些武俠小說之武,一樣精彩,而那屢屢受騙的經歷,更讓很多當時的評論者,可以大寫特寫,因為這符合正確的主流思想。其實如今看來,這些經歷,也自然有作者本人的獨特價值取向。對江湖進行解構,原本就不用等到後來的新武俠。

只是我如今所思,只是那份求學偷藝的艱難,這也是平常子弟很艱苦的經歷,今人也稱之為玻璃天花板。越是穩固的社會結構,也就越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偷拳》中主角並不是貧寒子弟,這也很正常,原本就窮文富武,這就像現在的藝術學習一樣,動輒大幾千的花費,可能要持續到成功或放棄,才能結束其不能止息的投入。周杰倫當年也是如此,某個新聞曾經深入去挖掘他年輕時的生活,如果不是家中有這種氛圍,那麽這種較多的投入,是不會放在音樂學習上的。楊露禪並非是一個武學世家,也沒有什麽值得信任的朋友是學武的,於是他只能廣泛聘請教師,但真是說的多,會的少,大多都是來混口飯而已。

這又像林沖頭次去見柴大官人了,在他府上的是教頭,林沖也是教頭,可教頭與教頭之間,卻有着天壤之別。

楊露禪如此長期投入,最終雖然沒有找到足以點石成金的名師,可也得到了一些真誠的指點。

一位他父親的摯友薦舉了一位明師,他如是說:

武功这一门,练到老,学到老;一日为师,终身不许忘。所遇的师傅,功夫有深浅;若说跟这位师傅练了几年,没得着一点真功夫,空把年华蹭蹬过去,那你应该自怨择师不慎。作师傅的不度德,不量力,固然也有不对,可是他绝没想到把你的年华耽误了,他还以为尽其所长,全教给你了。不过他所得不精,终归落个误人误己。所以收徒投师都是难事

這就是為什麽平常子弟總會遇到玻璃天花板的重要原因,這正如同南朝世家子弟,在讀書習字、磨練世事上,天然就有超越於一般人的優勢。讀書,家中有藏書萬卷;習字,身邊就有王羲之這樣的大家明師;入仕,可以循序漸進,可實可虛,便是失敗也有從頭再來的機會。尤其是在尋師這件事上,當真是只怕不學,並不患無師。

後來明清兩代的私塾,那些大家世族,都是延請當時名人作為家族教師,這是極為難得的機會,遠比一般人,只能郁郁平丈我要厲害得多。

楊露禪雖然也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以上,可沒有基礎的情況下,照樣是要付出大量成本,他“流竄”江湖的經歷,我們可以看作江湖騙術集成,也可以視為歐洲小說里的少年試煉成長。最終他還是二赴陳家溝,裝啞偷學,在暴露身份之後,又因為其天才資質得到原諒,最終學成一身本領。

這個故事很傳奇,裏面的武藝比斗和人心鬼蜮很引人入勝,可讓人不勝感嘆的,還是一個無根無底之人的拜師求學之艱難。這不是說楊露禪,而是說如宮白羽這樣的一批批青年,不管有過多麽光亮的理想,最終仍要停留在一個自己未必甘願的位置。

故事里的成功要素很多,所以纔會最終成為一個大歡喜的結局。這就像灰姑娘的故事一樣,那是一個能夠穿上水晶鞋的人,也是一個有人送來南瓜車的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既承擔不了楊露禪的路費,也不會有那麽好運的美貌。

可人生如此,便要放棄嗎?

自然不會。

孔子在很早很早之前就說過: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這是某個年代,孔子的一大罪狀。今天的我們,或許可以更理解這句話的意義。在知識就是金錢和官位的時候,有個人願意這樣教導每個來求學的人,該怎麽評價這樣的行為呢?

我遇到的師傅不多,但也有那麽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

人生從來不是很容易,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沒有什麽天生的好命。

爛命一條怎麽辦?

那也是自己的命。我們的老師在自己心中,也在書中。

仁遠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