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你有幾個好朋友

鄭智化有一首《生日快樂歌》,第一次聽到,覺得特別。剛開始只是覺得旋律動聽,後來才真地去細細品味歌詞。這才發現,原來歌裏唱的是一種人世間很難得的情感。但這還不是最終的理解,等到我自己也有了朋友,就更能明白友情的甜美,以及人為什麽需要友情。可這首歌裏真正要表達的內容,也許又不僅僅在歌詞的表面敘述上,特別是我如今朋友屈指無二三的時候,回想之前,對比現在,總覺得這首歌里所講述的故事,更像是一個寓言。那個渴望有人來唱生日歌的無名客和歌詞中的“我”,也許都只是一個人。那是不是這就更孤獨淒涼呢?也許並不。也許這種孤獨淒涼,反而更讓人覺得世間情感的珍貴和稀缺,而朋友又是如何難得。

小朋友喜歡熱熱鬧鬧,總是拉群結夥,如果真有一個人孤孤單單,那一定會覺得難過不解。

我如果遇到這樣的小朋友,大概會告訴他:朋友,朋友,志同才能為友。為酒肉交,酒肉盡,便無朋友。為勢利交,勢利傾,便無朋友。人生漫漫,真正能夠遇到好朋友的時間,恐怕並不是個人所能把握的。《論語》有子夏、子張論如何結交朋友,所謂“我之大賢與”,似乎成為更高道德層次的標準。但我此時想來,卻覺得這並不是說到真正的朋友,淙淙流水,知音者稀,如果一人知交遍天下,那可能不是他的朋友多,而是別人拿他當朋友的多而已。

人生在世,有盛有衰,有窮有達,而世事離奇,各有秉向,自得遭遇。即使此時是朋友,也未必就能一生為友,昔日歐陽脩為朋友寫墓誌,多有感慨,尤在張子野的墓誌銘里云:

初,天圣九年,予為西京留守推官,是時,陳郡謝希深、南陽張堯夫與吾子野,尚皆無恙。于時一府之士,皆魁杰賢豪,日相往來,飲酒歌呼,上下角逐,爭相先后以為笑樂,而堯夫、子野退然其間,不動聲氣,眾皆指為長者。予時尚少,心壯志得,以為洛陽東西之沖,賢豪所聚者多,為適然耳。其后去洛來京師,南走夷陵,并江漢,其行萬三四千里,山礓水壓,窮居獨游;思從曩人,邈不可得。然雖洛人至今皆以謂無如向時之盛,然后知世之賢豪不常聚,而交游之難得為可惜也。

且不論朋友之有無,即使是知己相逢,濟濟一堂,終究仍要各奔東西,能夠在暮年時重逢相見,已是人間難得之事,更何況大浪狂風,能夠志向不改,終為朋友而不變的呢?

如此看,則聖賢豪傑,每每會有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想法,何足怪哉?而自我選擇孤獨,落落寡合,而只能發奮讀書,修身以誠,知千里之外或百年之後,一定有知己可以心通神系,又何足怪哉?小朋友不必為此而郁郁,沒有幾個朋友也不必傷心嘆息。若是能唱起生日歌給一個陌生人,不妨唱起,得與失,原本就不是在一時一地一人而可知。世間本就有一些不可解的事情存在。中島美雪有一首叫作《糸》的歌,說的是愛情之後的情感,正如朋友一般,能夠聽得入耳的歌,同樣不多,來來去去總在我們播放器里的,恐怕也只是幾首,上窮碧落下黃泉,若不是真正朋友,又有幾人知道你正在聽什麽歌。

這也許正是朋友的可珍貴之處,也是朋友少的原因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