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發現

人生之旅行至半程,驚覺身處幽冥森林,而原先筆直的通途,早已蹤跡難尋。

·——·——·——·

我們能說什么呢?

關于一切問題的答案,都早已寫在了人世間。

但丁在自己的筆下,如此回顧過去,原來那生命流逝,不是永遠給我們回應。有時候,我們早已迷失,卻又不曾自覺。這是一種比遲疑徘徊更加讓人難以忍受的現實。

接受它是重新開始的唯一可能。

我們面對自己,往往確實最難面對。因為船到中流,一切似乎都開始從中天耀眼的光芒中,漸漸西斜。我們無法接受過去,是怎樣一步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很難面對,這個鏡中的自己,是如何成為現今的模樣。

斯多葛派學說曾經告訴我們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我們應該認識并區分自己所能掌控的事情和無法掌控的事情。

當然,哲學很簡單,但也很復雜。這取決于我們自己如看待聽到看到的論說。如果用來指導我們的生活,相信它,熱愛它,信之不疑,則一切都可以變為最簡單的行為方式。可我們要是思辯它、討論它,最終在不斷列舉的特例面前,直接敗退下來。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每天喝水、呼吸空氣,都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可要是探究此中發生了什么,才會有如此奇跡一般的事情存在,則總是在不斷擴大的疑問中,進入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朝聞道,夕死可矣,但若是這道總在視野之外呢?

所以,我去往宇宙,卻并不認為,自己走得越遠,就越了解宇宙的邊界。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漸漸從喧囂之中,回復沉默的緣由。

一個人沉默下來,總是有它的因果。

愛比克泰德說:死亡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無法避免的。我的意思是,你逃到哪里,才能逃離死亡呢?

其實,并不是單單如此,在死亡之外,還有很多細微如塵的事物,始終伴隨在我們身邊。它們同樣必不可少,起碼對現在的我而言,我想象不出,沒有這些小事,該如何像我現在以為的那樣去生活。逃到哪里?就像無法逃脫死亡一樣,我們也逃脫不開,自己的心。

在靜下來的日子,我可以理解,一個人本不需要太多,才能生活。

就像一位老師所問,當你在死亡面前,你若是能帶一些東西到來世,你會帶什么呢?

若是帶上金銀財寶,既然這一世可以如此積攢,下一世就算一開始就有了,其結局又會如何變化?難道再下下一世的生命,依然還要為這金銀財寶,去費心生生世世嗎?

若是帶上自己最舍不得的人,那到了下一世,我還希望他們陪我一起經歷這些悲苦酸辛嗎?或是只為了再經歷一次那些難以忘懷的快樂,這些同樣不能改變命運,也改變不了我們對于自己和生活的認識。

若是如此,一切不能攜帶的,我在此時此刻,所牽掛的,又是什么?

正像那孤身一人去往神秘島嶼的人,他想要帶上的,又是什么?若是那里有著充裕的生活物資,我們又該帶上什么?

人生很苦,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謀生是第一苦。

我們不得不讓自己先活下去,但在這日復一日的生命之中,到底什么時候,我們才能看清,哪些是必須,哪些又只是為了欲望而已。

在那千百年前,仿佛但丁一樣的人,所凝望的曠野或是浩淼夜空,到底曾發現什么呢?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