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托爾斯泰的三個兒子

這個故事很簡單。

就像三個小豬的結構,只是被用來講了另一個故事。

托爾斯泰說:

從前有一個父親,他決定將自己的財產分給兒子。他喊來大兒子,交給他自己所有財產,告訴他,照我這樣過日子吧,你會永遠過得美滿。

大兒子并沒有仔細考慮,只是為了自己快活,就大手大腳地浪費這些財產,最終在窮困潦倒下,恨恨地咒罵那給過他,卻不再給他的父親。

二兒子得到了這些財產,決定好好思考父親的話,他認為,父親說的意思就是跟隨他的生活。于是他就按部就班,將父親給他的,都一次次復制,父親如何做出的東西,他會一點點鉆研其中道理,直到自己也可以復制出來。但最終,他發現無論如何用心用力,到了將所有繼承的東西,都損壞了,他也無法像自己父親那樣去創造。于是他在最后一件財產毀壞後,絕望了,自殺了。

父親又喊來三兒子,仍然像開始那樣說,照我這樣過日子吧,你會永遠過得美滿。

三兒子的做法,真正理解了父親的話,因為他所求的,既不是大兒子那樣的只圖自己快活,也不是二兒子那樣為了去重復已經被創造出來的家產。三兒子打算像父親一樣去做好事,像他做過的那樣,無論什么創造出來的東西,都是為了做好事。

故事很簡單,我則是拙劣地重述了一下,作者也沒有隱藏,就在故事最后,直接告訴了我們:

「父親是指上帝,兒子是指世人,財產便是生活。」

正如我們所知,宗教對于托爾斯泰來說,很重要。

但這并不是指,他認為有一個神安排我們所有生活,或者說,我們的生活全部依賴神。

所以,對于宗教信徒,或是不相信宗教的人,都可以從這個故事里,看到我們自己的生活。

這就像我們自己,從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釋放了自己,進入退休生活的時候,我們到底該怎么面對自己和時間。

所以,一個人要學會脫離那些謀生的束縛,并不是因為我們要追求更多的個人快活,或是在工作中迷失自我。生活本身并沒有被切成一塊一塊,我們的生命是不曾中斷的河流。時間雖然逝去,我們自己的生命,卻自該有它的目的。

看這個故事,并不是讓我們進入到一種道德的宣揚,或是宗教的迷信,而是讓我們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回想過去,審視現在,從而能夠讓自己真正領悟,如何去接受使用這筆命運交付的財產。

托爾斯泰曾經對自己傳記表示懷疑,認為這種敘述,往往是一種更隱蔽的撒謊。

當一個人在完全無能為力的時候,已然牢牢記住年輕時的荒唐,并認為后來的一切光明,都不能掩蓋那一絲陰影,那么他既是痛苦的,也是真實的。

想當一個好人,總要付出代價。

正如一個人選擇成為一個庸人,那就要接受平庸的命運。

這無可厚非,沒人可以同時在天堂和地獄,都被留下了一個座位。

所以,我寧肯在一個愛自己兒女的人身上,期望一種愛世人的善良。而不要去拜倒在那除了神,什么都不愛的信徒腳下。我們總要先愛自己,然后才能明白愛為什么要存在。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