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快把爐里的火加加旺


狄更斯先生在《聖誕頌歌》中是如此開頭的:

「我在這本講鬼的小書里,竭力想召來一個意念之鬼。」

如果你沒看過這本書,應該不是英語母語人群,而你也會對此表示一點點驚訝。這本關於聖誕的故事,如此有名,但沒想到竟是一個關於「鬼」的故事。當然,若你曾經歷過港片的黃金年代,一定曾聽過看過「開心鬼」的大名。那在這樣的佳節,竟然有一個作家寫了一本關於鬼的故事,然後還受到讀者的強烈歡迎,甚至拯救了作者本人的生活,就無足為奇了。

1843年10月初,已經憑藉《匹克威克外傳》嶄露頭角,又在後續的《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爾貝》等作品穩固自己作家地位的狄更斯,剛剛三十一歲,已有四個孩子(後來他總共有了十個孩子,驚人),還有一大家子需要他來接濟的親人。

正如所有曾為此感到頭疼的中年人,面對這樣一種充滿壓力的生活,對於狄更斯來說,唯有藉助手中的筆,才能告別童年的陰影,一步步把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帶入一種安定富足的生活。

但這個時候,出版商卻早早告訴他,新作的銷量不如預期,恐怕還要打折扣才能賣得完。

這種壓力,唯有曾經歷過類似場景的人才能體會到。

但狄更斯是個夠堅韌的人,事實上,能夠寫出這麽多本小說的人,從來都不是一個軟蛋。這一點,大家不妨對比一下同樣的小說家,比如說臺灣的武俠小說家群體,就能明白一個作家,能一生中不停寫作,且絶不爛尾,是件多麽艱難的事情。

狄更斯十二歲起就接連因為家庭窘況,而不得不先一家子住進監獄(當時英國的常態,欠債人往往被關入監獄,事實上昭和時代的日本也是如此,沒有錢就靠坐牢抵債),然後成為一名童工。雖然後來的傳記作家提出異議,認為他做童工的經歷,并沒有狄更斯後來講述的那麽可怕,但如果我們相信作者自己的自述,那這件事絶對是一個大噩夢,即使到了他功成名就的後半生,仍然會讓他心有餘悸。

長大後,經過不斷磨練,他終於在1836年推出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之後,他又從不間斷地寫出各種類型的不同作品,最有名的當然是他的小說,十三部半,其中《艾德温·德鲁德之谜》(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沒能寫完。很遺憾,這是他首部偵探小說題材的小說。

但對於這樣著作等身的小說家,能夠讓他一直念念不忘,然後堪稱拯救自己,也影響了非常多英語讀者的一本書,只有這本《聖誕頌歌》。

嗯,正如他在出版序言中所說:

「它决不致使我的讀者们對於他們自己,對於彼此之間,對於這季節,或是對於我,感到不愉快」。

這是頗有自信的宣言,事實上,在他正是出版之前,他就對此深懷信心。只是事實比他的信心,更加具有轟動性。

「《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在当年的12月2日完稿,交印刷商付印,12月17日开始销售。狄更斯十分高兴,深信这本书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他和出版商却没有估计到,反应竟然会如此强烈。第一版6000本在圣诞节前夜便销售一空。不少人因为没有买到书而感到可惜,希望能马上再版。」(Moraynia 狄更斯和《圣诞颂歌》)

根據註釋本所提及的法国作家莫洛亚《英国名人研究》狄更斯篇,裏面如此記述狄更斯的死訊「一八七〇年当狄更斯的死訊傳到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家庭中时,人们就像死掉了親人一樣。一个小孩問道:‘如果狄更斯先生死了,聖誕爺爺是不是也會死呢?」

但這樣一本書,並不是狄更斯的最好作品,起碼在大部分評論家那裏,這本書的藝術價值遠沒有其他作品高。

但,管他呢?喜歡的人,往往不會在自己的口味上向評論家投降,他們堅決支持自己喜愛的作家,去寫出一本讓自己喜歡的書,而不是為了評論家寫作。

狄更斯確實也是這麽想的。

所以,到了今天,即使你已不覺得這本書足夠好,或者說那個三段論的故事,似乎顯得太過虛無縹緲,不再有那麽直擊心靈的力量;這不是因為我們不再需要故事中所宣告的那些美好,而是我們現在更加多疑,而多疑的背後則是一重重的欺騙。

起碼,你不會因為商家們的賣力裝飾,就在聖誕節里大買特買。

或者說,你也不會輕易在一些新聞里,為那些衣冠楚楚,抱着窮苦孩子的人,落下淚來。

但你一定還會在冬日裏,為一隻小流浪貓如此度過寒冷天氣,而感到心裏焦急,過意不去。

我們的善良,才是人類得以存在的前提;這正如大洪水的寓言,記住:上帝淹死了一切不義的人,唯有留下了他所認定的,并與他簽訂了新的協議。

我來引用整個故事的最後一段,事實上,我們曾經在不同的電影中看到過這樣的結尾,重複了一次又一次。

     斯克掳奇不但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而且超过了诺言。他做了所有这些事情,而且还做了不知多少别的事情;至于小丁姆呢,他并没有死,斯克掳奇还做了他的干爹。他成为这个又好又老的城市所知道的,或者这个又好又老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别的又老又好的都市、城镇和自治市镇所知道的再好也没有的朋友,再好也没有的东家和再好也没有的人。有些人看见他这种转变,觉得好笑,但是他让他们笑,一点不去理会他们;因为他已相当聪明,知道在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一件事情,在开头的时候总是有人大笑而特笑的;而且知道,这种人无论如何都是盲目的,因此他觉得,与其让他们犯别种样子不大雅观的毛病,倒不如让他们笑得眯起了眼睛的好。他自己打心底里在笑,而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很足够的了。

     有些人看见他这种转变,觉得好笑,但是他让他们笑,一点不去理会他们。

     从此以后,他跟精灵们不再有往来,而是根据“滴酒不沾”的原则生活。后来人们常常谈到他,说如果现在世上有什么人懂得怎样过好圣诞节的话,那就要算是他了。但愿人们说我们也正是这样,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因此,正如小丁姆说的:上帝保佑我们,每一个人!

所以,這個故事無關宗教,也無關節日,它真正告訴我們的是:

我們也正是這樣,我們大家都是這樣,無論你是否信仰上帝,也無論你在何方。

一個真正的神靈,不會因為你是否崇拜或者獻祭,才去保護你。就像你自己內心的善良,不會因為喜歡熟悉某人,才迸發出來;它只是因為你自己的善良,就如此心軟。

別害怕自己心中的善良,它不會傷害你。

但你若要保守秘密,那也是你的自由。自由萬歲,善良萬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