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風乎風兮

喜歡讀詩的大有人在,只是不大會說出來而已。

喜歡古詩,乃至平時吟哦創作,寫一寫律詩、絶句,討論音律諧和,其實是好事。

只是做文人來容易了,難免「一為文人,便終身可譏」嘍。

在現在這個時代,讀書讀文,都喜歡短而精,分段也是一目瞭然,最好就是一二三,然後再給標上重點,涂以顔色。

古人說醒目,今人說抓人眼球,反正都是方便讀者來看。

評書、相聲,講求拴扣子,其實就是設置懸念,吸引聽眾,而在說的過程中,也有皮厚皮薄的區分。所謂「厚」,就是講得讓聽眾不容易懂,無法一下子明白;所謂薄,則是說出我口,便了然會心。江湖對此的評判是,厚了就賺不到錢。薄了就好?很難說得分明。但在一片「三不管」地兒里,總要先填飽肚子再說。比如那些洗腦重複的廣告詞,難道文案們不知道土而俗,老闆們審美真的太低?誰都知道,這只是一種妥協,內與自己的良心,外與能賺的金錢。

至於讀詩寫詩也是如此。

真正的愛好者,往往都是不願意說出來的。

說出來的,則又不在於詩之本身,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這也是門檻太低的緣故。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確乎如此。但如數學,便不是人人能說,物理,大概也就聽個「量子」熱鬧,至於其他什麽音韻四聲,則更是有一番反復折磨,不那麽容易。就好像,文征明大才子,但考八股卻總是不靈。他沒有才華嗎?他寫文章艱澀難懂嗎?其實不是。還是因為八股文自成一系,算是一種格式化的文字,類似於猜迷破悶。都說一摑一手血,一鞭一條痕,說白了,就是一種出題人和答題人的互動遊戲,你藏我找,再加上一些運氣而已。沒有及格綫,只有録取人人數限制。

但若是沒了這個門檻,那一切就不同了。

正如沒了利益收支,廣告也大可以不考慮觀眾,或者說,竟不需要廣告了。

天下熙熙,天下攘攘。

這不是學着清高就能解脫的事情。

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但也要自己也耐得住嚼菜根的清苦,無人問津的寂寞。

清代有位姚瑩,實幹家,能力強,文章好,頗受當時知名人士的看顧,但這樣一個人也不得不在晚年說「幸與不幸」。

打仗打贏了,但得罪上官,然後入獄了。

看事看對了,但得罪上官,然後尷尬了。

好在寫寫文章,終究不是與人競爭,還算沒有上官來不滿了。

而他的總結是,自己家庭美滿,兒子爭氣,然後又得到自己尊敬之人的肯定,則一切風雨過後,並非不幸。

天下事情,如此想,大概終能想得開。

像唐伯虎就很難辦,徐文長也是如此,一肚子不合時宜,一身的才氣毛病,最終是幸,又是不幸呢?

這樣的大才,生前如此落魄,但卻只是憑藉自己,便可以流芳百世。

同時代的達官貴人,又有多少,幾個人還能被後來人記得呢?

我沒通讀過《全唐詩》,但據讀過的人說,「初步印象是可讀者不到十分之一,而吟誦不能捨去的精品則最多百分之一」。

若是有什麽大神靈,給地球的所有人,死的活的,都來個整理,寫部《全地球人史》,可讀者有多少?精品又有多少?

這也是史書總有一些「碌碌數子」「天下英雄」之類話存在的原因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