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倫勃朗的自畫像

相對於照片,油畫上的人物更有靈魂,但這或許也只是因為,照片已經變得非常容易取得,所以我們看到的太多隨手而拍,拉低了整體標準。油畫雖然數量同樣不小,但我們能看到的,終究還是少數,而那些總是被看到的,又往往是精品中的精品。

因此,當我看到一副油畫,比如說自畫像,就會發呆上一會兒,因為那些精妙的筆觸下,藏着的情緒,簡直是穿透了時間。我並不覺得陌生,也不覺得隔膜,反而因為油畫本身模糊了一些細節,讓這些和我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人,在這一停止的時間中,忽然得到一種表達與接受,投射和閲讀。

光和影的發現,特別是擺脫宗教創作需要后,對於人意志的表達,催使畫家們尋找各種角度,來捕捉這些光影的變化,並讓這種明暗成為自己塑造人物的工具。是的,繪畫能夠說服他人,首要在于真實,但對於畫家來說,只要有所追求,就不會停留在原樣復刻。畫的像當然必不可少,但畫得好才更重要。

畢加索嘗試過畫一頭公牛,不斷地變化和簡化,最終讓他創造出了一個看起來不真實,但卻讓每個看過畫的人,都能指出這是一頭公牛。

春秋時候的寓言,說一個能工巧匠花費三年時間,終於雕刻出了一片和自然界完全相同的葉子。寓言有寓言的意藴,而借用過來,則也可以來啓發我們對於繪畫本身的理解。

倫勃朗是我喜歡的一位畫家,同樣我也喜歡倫勃朗喜歡的魯本斯,當然,若是推而廣之,我還可以列出卡拉瓦喬、維梅爾等等,沒有任何時間排序的排序。

自畫像是倫勃朗的畫作中很重要的一個系列,我喜歡那種安靜和藴含不同情緒的眼睛,在那種光影明暗的對比中,彷佛在你不斷地追問下,他卻始終沉默。沉默不是因為無話可說,而是他需要這樣。

當然,畫家生前所作所為,更像是一個浪蕩子,而不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長者。這就像柳永一樣,他雖然不想贏得生前身後的風流名聲,但無論是他本人的性格志趣,還是時代的風雲變幻,最終還是讓他如此度過自己的一生,也將自己的才華留在那一生中。

到了晚年,倫勃朗的一家仍然處於一種窘迫之中,經濟上的淪落,讓他和他的家人們都勤奮工作,試圖解決這些不得不面對的經濟問題。他用自己在繪畫上的天才和別人簽訂了僱傭合約,然後就可以在雇佣人的店鋪裏畫畫、賣畫。這時候,他的出畫量達到一個峰值,但他并沒有擺脫貧窮。

事實上,雖然他的晚年境遇,一直不佳,但並不意味着沒有人欣賞他,更不代表他沒有忠心耿耿的傾慕者。但這就像盛唐的李杜一樣,漂泊而死的命運,或許只是他們的一種選擇——事實上,并沒有太多選項,而且選項又近乎一致。

1668年,倫勃朗似乎真正感到命運的殘酷,以及這種殘酷教誨他的經驗。他失去了好朋友,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失去了他的靈魂伴侶。

這時候,他又畫了一幅之前曾經劃過的主題:浪子回家,與自己的父親達成和解。

很難說後世的評論家說得到底是否準確,但我們姑且聽從這一解說,因為我們作為普通人,並不希望有什麽大起大落,在明白自己不會成為英雄之後,大概過得快活的人,一定是那些安靜接受命運和自己的人。那麽,這種在注視下,都有的那種平靜,在這種平靜中,都有的那種安詳,或許遠比什麽久別重逢的狂喜,還是尋之不得,卻又意外來到的兒子,更加讓人安定。

一年後,1669年10月4日,倫勃朗去世。這時候,人們在整理他的畫作時,發現了一副半成品《Simeon's Song of Praise》。畫面上的老者正在說: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

唉——我在寫到這裏的時候,因為看到的那些自畫像而不由自主的感嘆。

唉聲嘆氣的人,往往是不自覺的,而那些逢人就訴苦的,你也能察覺到,哪些是真心,哪些是假意。就像那首歌的歌詞,誰人對我好,對我差,很清楚。當倫勃朗畫下一幅幅自己,他一定是在認真觀察,又認真表達,我們喜歡這幅,不喜歡那副,也是在認真觀看,又認真回答。

他帶着自己的一生而去,無論如何,那都是他的一生。

我們看着他的過去,又聽着那些議論紛紛的話語,最終卻都安靜了,無論有多少人,最後只有我們一個人,坐在畫像前,靜靜欣賞那超越了人世悲歡的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