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恒
劉有恒

以理工求真精神從事三十年學研的文史工作研究,尤精學術辨偽.辨偽內容遍中國音樂學,崑曲學,文學及戲曲學,史學,中國古典學及經學,與佛教史.及新詩創作人,出版著作計數十種.並天文物理研究者

談安大偽簡《詩經·召南·小星》的“孛”字的出處

談安大偽簡《詩經·召南·小星》的“孛”字的出處


《詩經·召南·小星》裡,今之毛詩版本二處『嘒彼小星』裡的“嘒”,安大偽簡[1]《邦风·召南·小星》寫成一個黃德寬、徐在國《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中西書局,2019)分別隸定成“李”及“季”的字,並指出皆為“孛”的訛誤。的確,此近時所偽造的安大偽簡裡,此一偽簡寫手把“嘒”改寫成的確是原來是要以“孛”字替代,故意搞怪,寫“孛”寫成近訛的“李”及“季”,想增加研究者破釋的難度。以“孛”代“嘒”並沒有像是一些古文字學者講的那樣攀附,實際上,是很簡單的。


此偽造者拿起了清初《康熙字典》裡,看一看“嘒”右側的“彗”字,有什麼可以別出新裁的新創偽楚文字呢。一看之下,立刻不費吹灰力,原來在清初《康熙字典》裡,指出了『《前漢·文帝紀有長星出于東方註》『文穎曰:孛彗長三星,其形象小異,孛星光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也。彗星光芒長,參參如埽篲。長星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三丈二丈,無常也。』


此段文字,讓此一“民科”出身的偽造者引來靈感如泉湧。原來“孛”及“彗”都是星名,而且常並舉,形狀只有少許不同,孛星光芒短,彗星光芒長。那麼,取“孛”以代“彗”讓今之學院派出身的古文字學者猜一猜,哪些會猜錯。於是把安大偽簡《詩經·召南·小星》原應寫成的“嘒”改寫成“孛”字。即“嘒”→“彗” →“孛”。故知,黃德寬、徐在國見字想到應是“孛”字是也。


李家浩疑簡本「孛」當讀作「㫲」,昏暗之義,而不知此為今人偽簡,於是猜字義如此。郭理遠〈談安大簡《詩經》文本的錯訛現象〉就認為當釋作「季」,讀為「嘒」。子居〈安大簡《邦風·召南·小星》解析〉(2020,6,24)裡贊同一位網友東潮之說,以“季“可讀為“惠”,而“惠”和從“彗”得聲之字常通假,故“季”與“嘒”形成通假。而漢代馬王堆帛書《繆和》引“嘒”字正好作“惠”。顏世鉉〈安大簡本《詩》校讀二則〉把「孛」字讀作「昧」。而皆因不知此係今人偽簡,而穿鑿為說。其實,簡簡單單,為何“嘒”改寫成“孛”字,就是因為造偽此安大簡的寫手,拿《康熙字典》來編偽楚文字而已。(劉有恒,2020,9,25)


[1] 有關安大簡係今人偽造的偽簡一事,吾人早已於其他十多篇以上論著揭發。發。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