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tle
Thistle

表情開朗的極內向者。

2020年的毛衣之旅

2020年織完的四件毛衣。

2013年,那年冬天的柏林很冷。經驗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摸到雪,第一次嚐Stollen,也織了第一頂羊駝毛帽。離開柏林前夕,腦中做著編織的美夢,手刀訂了足夠打三件毛衣的毛線,想像著那些線不久後會變成毛衣。事後證明,這個「不久」隔了七年。

這些毛線從歐洲旅行到亞洲,又飄洋過海到美洲待了幾年。疫情爆發後,我終於再次打開 Ravelry,咬牙買了純文字編織pattern(以前只會看日本人畫的超精美織圖),決心2020年要認真學會打毛衣,克服以前總是隨意敷衍亂打的領口和肩袖交接處。

於是,在編織的陪伴下,2020年變成近幾年來,我在心境上,最平和的一年。

今年第一件照圖編織的毛衣,美麗諾羊毛下水後變得非常柔軟舒適。 Ann Budd設計。

編織毛衣,是一件無論過程或成果都充滿樂趣的事。從一開始瀏覽目不暇給的各種傳統的現代的歐洲美國日本的設計,到下定決心取得織圖後,研讀整個編織流程,期間不斷搜集資料練習編織技巧,再學習有關各種線材的資訊,接著,挑選質料和色彩相稱的線(我有嚴重選擇障礙,單是選毛線這一步就能綿綿無絕期),然後(不是最後),取得線材。到這裡,前置作業完成。

使用兩種線材織成的第二件毛衣。PetiteKnit的設計中人氣很旺的樣式,肩部設計比較特別。

近年來似乎流行無縫編織(Seamless Knit)的設計,使用輪針打這種織圖時,會覺得自己像一台人肉3D列印機,將綿長柔軟的線材一層層結纏堆疊,構築成一件立體的成品,這個過程讓我能平靜、深沈、完整地跟自己相處。出錯是常見的,算錯針目,誤讀織圖,恍神漏針...,發現不得不拆掉重織時很惱人,這種時候最適合放下織物去做別的事,隔日再織又是躍躍欲試的一條好漢。編織讓容易鑽牛角尖的我,不知不覺學會另一種調整心情的方法。

第三件。看著別人設計的樣式,自己模仿想像,打了好長一份excel計算設計織圖。

四歲時看媽媽打毛衣,心中豔羨不已也好想學,母親一口回絕「長大再說,妳還太小了」。十四歲時再次央求母親教我打毛衣,母親卻表示已經遺忘如何編織,連起頭都忘了。今年甫完成第一件毛衣,馬上將成品照傳予母親,母親稱讚之餘也流露出些許欣羨。角色在這時完全調換,我彷彿能理解那種羨慕的心情,就和我小時候一樣。於是向母親提議「想打嗎?我教妳吧?」母親興高采烈的答應了。

我和媽媽各有一件的防疫毛衣。媽媽選灰色,B說我的是狐狸色,狐狸毛衣。

於是我帶著一堆毛線、新織圖、工具,返鄉探親。在被隔離期間,扎扎實實地生出一件「防疫毛衣」。(打毛線和讀小說,真是很適合居家檢疫期間的好選擇)以往回家住,必定和母親發生各種大小衝突,我跟她都不是太有耐心的人,我們的蜜月期不會超過三天。這次有了織毛衣這項重大任務,我和母親皆全心投入勢必完成這個目標。我練習瞭解她的想法和心情;她把想碎念我的力氣用來編織。可以說,因為織毛衣,今年返鄉變成我和母親相處最順利的一次。

感謝自己在2020年習得新技能,為了織毛衣,我學會使用Notion記錄所有編織計畫和線材資料;為了織毛衣,討厭寫英文信的我,鼓起勇氣發訊息給設計師,請教對方織圖中遇到的困難(Ann Budd非常親切,給了無敵詳盡的回覆);為了織毛衣,我耐著性子讀了數倍於往年的英文資料;為了織毛衣,我很甘願地,跨出自己小小的舒適圈。

期待2021年,可以實踐腦中天馬行空的設計,織出喜歡的標語和心愛的名畫,學會織美麗的襪子。相信有溫暖柔軟的毛織品陪伴,2021會是更美好的一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