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se
horse

這裡漂浮一個節點,留存那些不甘心。或者是沈溺在自我世界時,基於語言的日常文藝實踐。

“坠落”下来的上野千鹤子

对上野千鹤子,她在中国出版的新书的营销应该算是成功的吧;以及向更多一点的人普及”女性主义“,或许也算做到了。但是作为旁观者,不合时宜参与讨论的男性,觉得这场社交媒体的主导的”营销“还是十分别扭。

上野千鹤子是“学术精英”的,因为“社会运动”所以也算是“大众文化”的部分。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杂志电视台这些,很好连接了“学术精英”和“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还是文化层面,上对下的生产居多。但是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却不是之前意义的大众文化,而是下对上的生产,生产出议题和流量,界定了讨论的“爆点”。

这些议题、关键字、爆点,反过来庸俗化地在文化上向上生产,约束了讨论方式和内容。(当然是在言论管制巨大加持之下。)国内的文化人最大的窘境就在这里,他们被庸俗甚至愚蠢的议题完全牵绊住,全身心投入,获得收益。在文化层面不再是引领者,而是被生产出来的工具人,把庸俗打扮得漂亮点取悦大众。

回到“宿舍对话”,很多关键词都在创造庸俗化,一开始就是精心设计的,哦,不对,是被庸俗化创造出来的工具人对庸俗社会的精心打扮。只是,把上野老师拖到泥潭了(虽然上野老师看上去并不介意),泥潭由“北大女生”、宿舍、已婚、婚育等一系列组成,最关键,这三个女性的用词、提问都是社交媒体的提炼。

说一下社交媒体的提炼,它很快普及diss、吐槽,比如突然所有人都说Marry过年回家变小芳,所有人diss亲戚问自己收入和婚嫁,你不跟这些议题和说法方式就“落伍”和没流量。于是,“必须”不断去追这些东西,反过来就被这些俘获和“再生产”了。所以,这里最大的可怜是:看到三个被庸俗再生产过后的北大人。

这把“性别议题”置入到了最尴尬的场境里。最难受的不是一个男性熟练用着性别议题来展现“真懂”,这恰好事件里我觉得很特别的“刺点”。我们由此要想,一个 社交媒体欢腾化,可以被熟练操纵大量正反“关键字”的讨论方式 本身是否有价值。议题被拉入浑水路,就很难再塑和具备力量。( 异化是永远的阴影。

不过,沿着“社交媒体场域”这个切入点看下去,或许上野老师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冲突和违和。相反,墙内的自媒体们非常迫切的需要各种冲突,以至于能有效放大这种冲突,哦,一切都是为了流量,于是,这个“一切为了”就继续能拉低话题价值。

《”坠落“下来的上野千鹤子》 https://horse.im/180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