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瑰
賈瑰

熱愛戲劇藝術,無奈只能放下,不知人生何去何從。 好想快點離開,卻又戀戀風塵。 輕易戀上,卻不易放下。 回首已是百年身,終歸只是回憶。 喜歡契訶夫、田納西威廉斯的作品,又害怕那些叫人哭笑不得的痛和殘酷。 看愛情作品,卻又害怕看完後那種空虛的心碎。 相信公平,不相信世間有絶對的公平。

七日書之三 | 我的語言歷程

語言的歷程,也是人生的歷程。
這間屋與我媽娘家很像:有外露的樓梯,很大的露台,下層車房,很多樹的後園/山。 [credit :https://www.fromatravellersdesk.com/ ]

第一種接觸的語言是母語廣東話(廣州話)。據父母所言,我好像歲數很大都不懂說話,他們很擔心,於是很早送我入幼稚園讀書。而我第一個會說的字,除「媽」、「爸」外,是一個啤酒牌子。他們說我應該是從電視廣告學到那品牌的名字。(這是否可以說我與酒精的「緣份」早已……註定?)

我媽是東南亞某國華僑,我們自小就會間中回我媽娘家渡假探親。我的親戚們會和我們說廣東話,而他們之間會說「華語」(即普通話),所以我也自少開始訓練自己的國語聽講能力。同時,由於我媽是客家人,親戚們也會說客家話,不過多數是長輩說,與我同輩的小朋友多數只說華語和英文。另外,我媽很多朋友是福建華僑,所以她從小已從朋友學懂說福建閩南話。可能因為我是聽我母親與她的朋友談天多,如果他們說得不是特別快,我大約猜到一半內容左右。至於客家話,我只是間中聽母親與外公外婆對話使用,所以懂得更少,大約只聽到一至兩成左右吧。現在想起也有點後悔,為甚麼當時不好好學習呢。說多兩種語言,總是好的。

第一個接觸到的外語(當然)是英文。小時候一直覺得英文很難。不知為何,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大約是小學三年級左右吧,聽著一段英文對話的我感到迷茫:究竟我是否有一天會聽得明那些對話?到現在,我不會說自己英文很好,但基本對答、文件處理都可以做到。如果有機會遇見當年的自己,我會告訴他:你的英文最終都會進步的,但要很好就要努力一點了。

有一年,忽然對西班牙文產生了興趣,斷斷續續學了很多年,但由於沒有持續使用,總是進步不多。學過日文,已忘記了大部份內容,最深印象是「勉強」在日語漢字中解作「讀書」——那刻忽然覺得:原來日文是中文的超譯!(笑)

學習外語最令我觸動的是,除了是各種不同的變態動詞(Forms of Verbs)名詞代名詞……的背誦外,更重要的是看到不同語言看出的民族性。中文動詞不分時態,西班牙文除時態外動詞還要配合聽者的身份改變,日文有敬語……其中一點我在讀外文前沒有留意過的是,原來動詞的對像也有重要性。中文沒有的Subjuntive概念,在我念拉丁語系語言時花了好一時間去理解。雖然我不同的語言也說得不是很好,但學習的過程卻叫我能從語言中了解不同地方的人的世界觀,我覺得那是美好的經驗。

學了那麼多語言,最自信的仍然是母語中文/廣東話。其他外語始終未夠順心去說。小時候一直夢想,有一天會離開家往到海外,然後可以暢順說出中英文以外的另一個語言。到現在,我最「接近」可以說出的第三種語言是西班牙文,但卻講得差到完全沒有自信可以與人對話。

語言的歷程,也是人生的歷程。現在回想,人生的際遇,真的很奇妙。我很多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的朋友,現在到了不同的異地說著不同的語言,反而一直夢想要到異地的我卻一直留了下來,繼續每天說著廣東話。

我想,我會一直講一直用廣東話,直至沒有機會為止。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