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416《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10:叔叔,你有偶像包袱是嗎?

叔叔,你有偶像包袱是嗎?

──────────原文──────────

季子至,曰:「苟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複命,哭僚墓,復位而待。呉公子燭庸、蓋餘二人將兵遇圍於楚者,聞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

王闔廬元年,舉伍子胥爲行人而與謀國事。楚誅伯州犁,其孫伯嚭亡奔呉,呉以爲大夫。

三年,呉王闔廬與子胥、伯嚭將兵伐楚,拔舒,殺呉亡將二公子。光謀欲入郢,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待之。」四年,伐楚,取六與灊。五年,伐越,敗之。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呉。迎而撃之,大敗楚軍於豫章,取楚之居巣而還。

──────────翻譯──────────

季札回國後,說:

「如果對先君的祭祀不廢絕,人民不至於沒有國君,社稷得到供奉,他就是我的國君。我還敢指責誰呢? 我只有哀悼死者,事奉生者,以順應天命的安排。這場禍亂不是我發動的,立為國君者我就服從他,這是先人的準則啊。」

於是季札向新君回報他的出使情況,接著到吳王僚的墓前哭祭,然後回到自己的職位上等待新君的命令。吳國公子蓋餘,燭庸帶兵遭到楚軍的圍困,聽說公子光殺死吳王僚自立為王,就率領軍隊投降了楚國,楚國把他們封在「舒邑」。

吳王闔廬在位第一年,任命「伍子胥」擔任「行人之官」並參政議國事。楚國殺死了「伯州犁」,其孫「伯嚭【音同痞】」也逃亡到吳國,吳王任命他為大夫。

吳王闔廬在位第三年,吳王與伍子胥、伯嚭領兵征伐楚國,攻取舒邑,殺死吳國逃亡的公子蓋餘、燭庸。闔廬謀劃順勢進攻楚國首都「郢」,但將軍「孫武」說:

「軍民征戰已很勞頓,現在不能攻打郢都,要等待時機成熟。」

吳王闔廬在位第四年,吳又伐楚,攻下六邑與灊邑。

吳王闔廬在位第五年,吳伐越,打敗越軍。

吳王闔廬在位第六年,楚國派「子常」、「囊瓦」征伐吳國,吳國軍隊迎面攻擊楚軍,並在「豫章」這裡大敗楚軍,攻下楚國的「居巢」後才班師回吳。

─────────解說與心得─────────

延續上一篇內容,等待了三十四年的公子光終於刺殺了吳王僚,成為了新一代的吳國國君了。這時,出使晉國的季札回來了。當他得知大哥的兒子為了奪取王位而殺死了三哥的孩子後,身為前後兩任國君的叔叔,竟然沒有指責篡位的侄兒──公子光,甚至還用「天命」來解釋這一切。真讓人看來有點傻眼。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倘若當初季札能有任何一次不謙讓,正式接手吳國國君的話,這一場人倫悲劇不就可以避免嗎?公子光為何心懷怨恨呢?公子光之所以無法繼承父親的位子,不就是因為他的父親想把王位傳給他的弟弟──季札嗎?結果花了三十四年,終於要把國君之位傳給季札時,季札又再次拒絕,甚至還逃跑。才會釀成這場弒君行動的。

這位精通禮樂,甚至看起來很會識人的季札,無論是否為了提高吳國形象,但他始終拒絕繼承國君之位的行動,其實反而對吳國造成不小的傷害。是因為自己努力經營的「謙讓」形象不能被毀滅?還是其實他只是個懂得禮樂,不懂治國的人呢?我個人讀完這幾段史料後,覺得比較傾向於前者。或許,季札就是放不下自己長年經營的形象,不希望自己被權力所汙染,所以才會堅持不繼承國君之位吧?!但為了自己的形象,卻造成晚輩為了權力而殺了國君,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其次,終於登上國君之位後,吳王闔廬手上的人才還真不少呢!除了有伍子胥以及伯嚭,更有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呢!有了這麼多的人才,讓繼位後的吳王闔廬不斷與西邊的楚國,以及南方的越國發生衝突,而且還屢戰屢勝呢!然而,當吳國打算趁勝追擊楚國時,孫武卻認為要等待時機。

到底孫武要等待的時機識什麼?吳、楚、越之間的戰爭還會持續多久?吳國接下來的發展還會遇到那些挑戰?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