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cygnusx523)
昌(cygnusx523)

喜歡文字.音樂.電影.影集.宇宙..,我大概是個浪漫主義者吧! https://cygnusx523.blogspot.com/

F1(一級方程式賽車)新手友善完整指南(1)

F1很瘋狂,完全是走在鋼索上的賣命特技;但F1也很明智,輸贏都建立在微妙的腦力激盪;F1為我們追逐浪漫的夢想,同時展示了極限的美,所以我們喜歡它、熱愛它。

(精心手刻的網頁圖文版:https://cygnusx523.blogspot.com/2024/02/f1.html

    自從幾年前接觸到Netflix紀錄片《Formula 1:飆速求生》之後,我就一頭栽進了F1的世界,無法自拔,深深愛上了這項運動。即便同樣是賽車比賽,但是相較於MotoGP、NASCAR等等大賽,在我眼裡F1仍然擁有獨一無二的迷人魅力。一開始,我對所有的車隊車手都不認識,也完全不曉得它的比賽規則,但是它隨便瞧一眼都好看的畫面,還有流線的車身、漂亮的塗裝、精美有型的賽車服,個性鮮明的超級賽車手們,在我眼裡全都十分吸引人。F1充滿著世界尖端科技、機器般精準的駕駛技術、最有效率的研發水準、最前沿的計算軟體,有著最密集且龐大的體育資料處理技術;也充斥著爾虞我詐、明槍暗箭、體力與精神的較勁、智謀與膽識的搏鬥,有著極度高漲的競爭水平,瞬息萬變,鬥智也鬥勇。為了縮小差距、創造優勢、取得勝利,他們投入了高昂的資金和人力。F1非常科技化,也非常人性化。

    它是集眾人之力而成的藝術,它是一個個零件完美組裝出來的工業結晶,它是一個個彎道交織而成的英雄史詩,它也是登峰造極的一座體壇殿堂。

    自此之後,我時不時會想著要寫一篇入門指南,因為它觀賞起來是有一點門檻的,需要不少知識,項目繁多,實在是不容易下筆整理。但我很想讓不熟悉的人也能欣賞它的魅力,又或是造福想要「入坑」的新手,讓這些人也能迅速開始享受F1帶來的樂趣。這是我當年為了X JAPAN做過的事,我最終成功讓更多人認識了那個寶物樂團。雖然網路上已有很多F1的新手介紹文,但都比較碎片化,我想用一張網頁就能搞定入門者所有需要知道的東西,再加圖片說明,更直覺、理解起來也更方便。而今天,我總算是為F1寫出來了這篇「東西」。

    如果你是剛接觸到F1,乍看之下心想「只是一直繞圈圈,有什麼好看?」的路人,其實只要再多加了解之後,你很容易就會愛上它的方方面面,既有賞心悅目的賽車和制服、刺激的視聽感官體驗、高人一等的競技級別、工程研發與遊走規則的腦力較勁、讓我們可以吃瓜看戲的政治角力,而且還充滿了各種樂趣和琳琅滿目的網路笑梗。

    而如果你是一位想要「入坑」的新手,看轉播時不明白畫面上的資訊、也聽不懂賽評們在講什麼;看到其他車迷討論關於車手、賽車或比賽時的話題,你可能也覺得有點像一個局外人,不知道大家在說什麼,自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完全不用擔心啦!這份《F1(一級方程式賽車)新手友善完整指南》會帶你快速入門,我會一次就告訴你足夠的知識,省去東查西找的麻煩和寶貴時間,讓你立刻能看懂每一場比賽,順利踏上成為F1車迷的旅程。

     F1是世界三大頂級體育賽事之一(另二者為奧運、世界盃),是賽車界最重要的賽事之一、成本最為昂貴的體育運動、最激烈的競技運動(車手跑完一場比賽平均會掉3~4公斤體重),是最廣為人知的賽車活動,同時也是速度、性能、卓越、技術、勇氣的象徵。

    F1是世界上車速最快的賽車運動之一(特別是過彎),正式名稱為「國際汽車聯盟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由國際汽車聯盟(FIA)每年舉辦,經過一整年大約二十幾場的比賽,來競爭年度總冠軍(分為車手總冠軍車隊總冠軍)的寶座。隨著一站接一站的大獎賽,各支車隊有條不紊的執行高度專業的工作,各個車手也頂著巨大壓力過關斬將,以300公里的驚人時速風馳電掣,讓每年賽季充滿許多腎上腺素、爭分奪秒的緊迫氣氛,還有登頂時的巨大榮耀。隊友之間的相處也各不相同,有同室操戈擦出的濃濃火藥、也有哥倆好擦出的可愛火花,這些都是一級方程式會不斷出現的迷人內容。讓我們以同樣的速度,幫你融入F1的世界吧!

    先放上一段好聽的F1官方賽事主題曲,由同樣是F1車迷的美國音樂人布萊恩•泰勒(Brian Tyler)創作 —— 

    以下是2024年度的F1入門指南(這個賽季也是F1的第75屆)~

目錄索引

  1. F1是什麼東西?

  2. F1的比賽制度

  3. 自由練習賽 | 排位賽 | 正賽

  4. F1的積分制度

  5. F1的賽道

  6. F1的車隊

  7. 目前參賽的F1車隊

  8. F1的車手

  9. 現役的F1車手

  10. 同隊的F1車手

  11. F1賽車

  12. F1的車身設計

  13. F1賽車的季中升級

  14. F1的方向盤

  15. F1的輪胎

  16. F1的進站.以及各種策略

  17. 天氣對F1的影響

  18. F1的簡要歷史.冠軍紀錄

  19. F1賽場上的旗號 

  20. 安全車

  21. F1圈子裡的術語和俚語

  22. F1比賽轉播的畫面

  23. 收看F1轉播

  24. 結語


F1是什麼東西?

    一級方程式,原文Formula 1,俗稱F1,是一系列在世界各地不同場地舉行的比賽,即所謂的「大獎賽」,參賽車輛往往採用整個汽車業界最先進的技術、最高成本的材料,低底盤,重心也極低,抓地力和剎車力都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高,有開放式座艙和開放式車輪。

    名稱前綴的「一級」代表「最高競技等級」,來自FIA對賽道、核准的賽車和車手執照所核發的評分。這個「一級」也是為了將F1與其它街車、賽車區別開來,並表明它是方程式賽車中最極致、層級最頂尖的賽事。它的下屬賽事還包括F2(二級方程式)、F3(三級方程式)等等。

    而後綴詞「方程式」指的是一套嚴謹規則(滿滿一本的「體育規則」「技術規則」等規章),為了公平性與安全性,賽車的製造商、車隊、設計師、工程師和車手等各項人員,他們必須在這套規則下公平競爭,如果違規將面臨處罰、取消資格或禁賽。


F1的比賽制度

    F1的比賽制度,相較於一些體育賽事,其實超簡單,非常容易理解。F1賽季包括一整年裡舉辦的多場大獎賽(也稱為分站賽),每一場都會到全球不同的國家舉行,每年約二十幾場。除了這些大獎賽,不會再有額外的任何比賽,沒有系列賽、盃賽、季後賽,就是只有這幾站大獎賽而已,很簡單吧?F1賽季通常從3月開始,到12月結束。2024年賽季將舉辦24場大獎賽,睽違四年的中國大獎賽將於今年回歸。當這24場比賽跑完,賽季也就結束了。下面是官方的賽事日程表,你只要在這些日期空出兩個小時,收看比賽就行了(如果沒追直播,也可以之後再找比賽存檔來看):

  大獎賽都是在周末(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連續三天舉辦賽事。車手的日程非常緊湊,星期四就會抵達賽道,進行官方新聞發布會、多場媒體採訪、贊助商營銷活動拍攝、工程師會議等一連串相關事務。大獎賽的單站賽事主要可分為「自由練習賽」、「排位賽」、「正賽」三個部分:

自由練習賽(Free Practice)

這不是烤肉架,而是基爾探針(Kiel Probe)組成的流場感測器總成,有重大套件更新時它才會出現

    練習賽於星期五及星期六上午舉行。由於賽道每年都會發生變化、每季的賽車也不一樣,練習賽能讓所有車隊與車手熟悉賽車跑起來的反應、感受賽道各處的摩擦力、查驗三款輪胎的性能、紀錄燃油及引擎效率、測試新套件的能力、模擬賽車的單圈和長距離、嘗試不同的駕駛策略和機械配比,全都指向一個目標 —— 找出本季賽車在當地的極限。練習賽總共有三個場次:

  • 一練(FP1)確保正常運作,測試套件,建立數據,驗證模擬器的初始設定並試驗成果

  • 二練(FP2)驗證上一節的調校,模擬比賽,完善單圈及長距離的設定,制定策略

  • 三練(FP3)最後確認,包含賽道駕駛策略,並為排位賽做好最速單圈的挑戰準備

    雖然F1賽車的基本性能與特性早在研發完成時就已大致決定,但仍要極致深入的針對個別賽道,在現場做細部微調,找到車子與場地的契合點,才能發揮出最大的飆速潛力。在此期間,車隊會收集整理各式各樣的數據,參考車手駕駛後的反饋和意見來調整車子。練習賽期間是允許修改並調校賽車的,車隊們會盡全力拿出最佳的設定和模式,不斷測試、分析數據、開會討論,制定出最理想的比賽計畫,以應對接下來激烈競爭的排位賽和正賽。

    如果賽車故障無法參加練習賽,或是在練習中撞毀,對車隊和車手來說都是損失,如果基礎沒打好、沒有做好萬全準備,甚至在三練的時候撞壞、趕不上排位賽,將會影響正式比賽時的狀態。但是練習賽對觀眾的意義不大,車迷通常也不太會關注,因為我們不知道車隊的載油量和調校。像我就只會看官方頻道上傳的集錦短片(看一下誰撞了)。

排位賽(Qualifying)

最終那位全場最速的車手就是杆位獲得者,還會有一個小輪胎當做某種獎盃

    排位賽於星期六下午舉行。賽道的寬度不可能讓20輛車並排起跑,所以為了公平性,會舉行排位賽,車手們開著賽車上場刷出自己能辦到的最快圈速,他們會拚盡全力,挑戰極限。這是一場速度、策略和時機的高風險遊戲,有時候會比正賽還要緊張、刺激。而且排位賽一旦開始,直到正賽起跑前,所有賽車都不能做任何改動,只能修復和整備。這一天將採用「三節淘汰制」:

  • 第一節(Q1)淘汰圈速最慢的五個車手(正賽第20至16位發車)

  • 第二節(Q2)再淘汰圈速最慢的五個車手(正賽第15至11位發車)

  • 第三節(Q3)由最後晉級的十個車手搶杆位(正賽第10至第1位發車)


    新手剛開始看排位賽時,經常一頭霧水,有的賽車開很快、有的卻開很慢、有的待在車庫不出來,混亂感不禁油然而生。我來說明賽車在刷排位賽的原則流程,都有不同目的 —— 

  1. 先出場開一圈(也就是出場圈,Out Lap)為輪胎及煞車升溫,到了最後一個彎道再正常加速。

  2. 全力推進一圈(也就是飛馳圈、飛行圈,Flying Lap),開始計時圈速,是最最重要的一圈。

  3. 衝線後再繞一圈(也就是回場圈,In Lap),這一圈是要回車庫整備,沒有必要開得太快。

    只要在該節停錶之前,車子過了起點/終點線(Start/Finish Line),那一圈跑出來的圈速都能計入成績。通常情況下,車手在Q1、Q2和Q3三節比賽中,每節都會出來刷兩次單圈。如果沒有單圈成績的車手,該節則自動墊底。另外,如果推得太過頭,跑到四個輪子都出了白線,有可能被賽會刪掉那一圈的成績。

像這樣就是「四輪出白線」了
像這樣有輪子壓在線上,就不算出白線

    除了遊走極限的單圈競速好看之外,排位賽也經常會有很多其他看頭,因為有20個車手要在十多分鐘內同場刷速度,有人在出場、有人在回場、有人正在飛,勢必會有交通狀況、受到妨礙或影響。如果車隊放出去的時機點很差,就會在全力推進車速的時候遭遇干擾(時速兩三百公里看到前方有緩慢移動的東西,油門多多少少是會第一直覺抬起來的),甚至出現需要緊急閃避的危險場面。所以找準時機非常重要。如何讓車手能在淨空的賽道上奔馳,是車隊最重要的計算工作之一。

2022年澳洲站排位賽的車禍

    由於賽道上的抓地力條件(地面溫度、落塵、地面上橡膠顆粒的多寡、強風、陽光、積水)幾乎每分鐘都會有些許變化,會大大影響圈速;倒數時如果有事故引發紅旗,那一節也會提早結束,所以必須要在場地狀態最佳的時刻趕緊刷出好成績,否則有可能陰錯陽差被淘汰;如果四輪出白線被賽會刪掉好成績,便要重新再跑(如果即將停錶那就沒機會了)。因此排位賽總是存在某種不確定因素,特別是Q3在爭奪杆位的時候,幾輛賽車都是肉眼可見的極限殺彎,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意外,氣氛會相當緊張。而且排位賽末尾還有提早結束的可能性,賽車撞牆引出了紅旗,導致有希望拿到杆位的人不能做成績,這種事也發生過好幾次。

    三節排位賽結束後會按照單圈成績的快慢,排列出正式比賽時各台賽車的發車順序。Q3單圈成績最快的那位車手獲得「杆位(Pole position)」,次日將可以在最前面的位置起跑。其他車手則單圈越快者排越前面,越慢者排越後面。如果車手在排位賽時違規(例如阻擋他人)面臨處罰,或賽車有超出規定額度的更新零件、進行車體變更的話,則會有「正賽發車罰退機制」,罰多少視賽會如何裁定。最嚴重的處罰是從維修區出口處發車。

    需要特別提一下終極街頭賽道「摩納哥大獎賽」,由於蜿蜒又狹窄的特性、眾多急彎和髮夾彎,讓這條賽道非常難以超車,駕駛難度堪稱地獄級,幾乎沒有容錯空間。在這條獨特的街道上,排位賽出爐的發車順序有時候會轉化為正賽的成績,這讓摩納哥的排位賽特別刺激,必須一圈又一圈以公厘為單位掠過護牆,猶如走鋼索般驚險,多轉一點就會慢、少轉一點就會撞,對任何賽車手的技術、精準度和專注力來說,都是一次真正嚴酷的考驗;賽道又窄又短、交通狀況超容易堵塞,也經常因為撞車而中斷,代表車手們要儘早跑出一圈成績。每年賽季的摩納哥都會誕生最令人興奮的排位賽,所有車隊和車手的精神壓力都特別緊繃、特別容易犯錯!

幾乎每年都在摩納哥上演的極限擦牆鏡頭

正賽(Race)

    正賽於星期日舉行。大獎賽的重頭戲,會先舉行車手巡遊、媒體個別訪問,之後車手們會回到車庫熱身、換裝,再將賽車開出來繞一個設置圈(Installation Lap)來測試油門、煞車和轉向等功能,然後返回維修站。稍後再進行探勘圈(Reconnaissance Lap),一邊繞場一邊同步變速箱檔位、根據工程師的提示執行一系列設定,停到自己的發車格(Starting Grid)上,工程師們會進行最後的部件和系統檢查、換上起步輪胎、準備啟動程序。之後賽道上會舉行國歌典禮、民俗表演、低空飛行特技表演等各種活動,還會短暫開放給名人貴賓們參觀,你會在轉播鏡頭裡經常看到體育明星、大牌演員、知名音樂人出沒。

    比賽開始前五分鐘,車隊人員和設備全數撤離發車區,進行暖胎圈(Formation Lap),車手會給輪胎和煞車升溫(車子會扭來扭去,也就是磨胎)。全部賽車按照發車位置停妥,屏息等待起跑架上的五盞紅燈亮起,燈滅瞬間,正式起跑!

    當全部賽車擠在一起、三三兩兩的並排衝進第一個彎道,是最緊張刺激的時刻,這時候偶爾會出現擦撞事故和意外情況,非常瘋狂,誕生了許多名場面。

2012年比利時大獎賽起步第一彎就變成戰場
2017年新加坡大獎賽起步的名場面
2022年英國大獎賽起步的混亂事故

    一場正賽的平均時間為2小時,F1的比賽有官方時鐘,最多3小時一定要結束。在比賽當中,如果車手有違例情形(像是在維修區裡超速、衝出賽道後沒有按規定方式返回、賽道外超車不還位置、把其他車手逼出賽道、引發車禍、切西瓜、惡意阻擋等等),根據事件的嚴重程度,賽事幹事(Steward)有四種主要的處罰項目 —— 

  1. 加時5秒(Five second penalty):當車手下次進站停車時,至少5秒不能碰觸賽車;若不再進站,則在完賽成績加上5秒。

  2. 加時10秒(Ten second penalty):受罰原則同上,但處罰是10秒。

  3. 通過維修區(Drive-through penalty):車手收到判罰後的兩圈內必須進入維修區,按照限速直行,不能停入車隊維修格。

  4. 停等10秒起步(Stop/Go penalty):車手收到判罰後的兩圈內必須開到車隊維修格停車至少10秒鐘,車隊也不能碰觸賽車。

    比賽起跑前,如果賽車無法正常工作,不能參與比賽而退出,則稱為「未起跑」(DNS,Did not start);比賽時,如果賽車毀損、遭遇機械故障、引擎失效、系統失常等因素而無法繼續比賽的話,直接退賽,稱為「未完賽」(DNF,Did not finish),以上都是沒有備用車的,車隊無法短時間修復賽車都只能退出比賽。如果車手在比賽中危險駕駛、或賽後車輛未通過規則檢驗,則會「取消成績」(DSQ,Disqualified)。除非比賽全程濕滑,否則每輛賽車都必須至少執行一次進站停車,並至少更換一次不同硬度的輪胎

    中途若有發生車輛事故或其他意外,將視不同程度出示黃旗、虛擬安全車、安全車來強制減慢所有賽車的時速,以求安全;事故情況最嚴重時,或是需要耗費時間恢復緩衝設施,將會出示紅旗暫停比賽。最早衝過終點線(跑完規定的里程長度)的車手即奪得大獎賽冠軍(分站冠軍)。

    爭取最早衝線,也就是要「用最短的總耗時,搶先完成比賽的總圈數」,因此正賽就是一場所有人都使盡全力「爭分奪秒」的戰爭,每一個魯莽或明智的駕駛動作、每一段衝刺或保留所換來的影響、每一條好好保護的輪胎最終帶來的好處,全都會累積成比賽用的總耗時。

    每一場比賽開始之前,沒有人能清楚預知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有可能是一場車子都順順跑完的無聊比賽、有可能出現連電影編劇都想不出來的情節。也許我們能從練習賽或排位賽猜出個大概名次,但終點線來臨之前會有什麼事發生,誰都不知道。這就是F1吸引人的地方 —— 

  • 同隊隊友互不相讓,後車佔到便宜

  • 車手之間的較勁以撞車畫上句點

  • 突降大雨全場陷入混亂

  • 事故引發的安全車或紅旗打亂局勢

  • 領先的賽車突然爆缸或機件故障退賽

  • 大小碰撞不斷,這裡撞那裡也撞

  • 忽乾忽濕的賽道讓輪胎款式成為關鍵

  • 有車隊以大膽戰術力克對手

  • 有車隊以荒唐失誤丟掉冠軍

  • 兩支車隊互相以進站策略制衡對方

  • 車手違例被判罰,影響戰局

  • 一輛快車陷入DRS高鐵,無法掙脫

  • 一輛快車遇上防守大師,就是過不去

  • 許多車手無法讓輪胎提升到工作溫度

  • 其他各種毫無預警的事件

    這些內容都是F1讓人興奮的看點(也會讓人上癮),並不是有「大量的超車鏡頭」才好看,「防守的藝術」也是非常精彩的比賽技巧。即使沒有進攻與防守、即使畫面上看似尋常,但對於車隊和車手來說,F1沒有一場比賽是可以輕鬆完成的,檯面下永遠有無數個大腦在思考要如何爭取到一分一秒的優勢。這些東西我會在後面慢慢說明。

    正賽更像是一場馬拉松持久戰,而不是短跑衝刺,所以卯足全力瘋踩油門是行不通的,到了比賽快結束只有被超車的份,因此車隊和車手都要衡量利弊,放大優勢、減少劣勢,用最少的時間奔向終點。每一支F1車隊的賽車,都有基本的性能差距,有大有小,很難輕易改變。有些成績遙遙領先,快得不像地球製造的賽車,另一些車隊在兩相對照下,明顯不在同個層級,可以不正式的分為 —— 

  • 領先的前排(我們俗稱為火星組

  • 中遊後段(我們俗稱為地球組

網友做的車隊積分對比圖,也許我們要再加一個銀河組?

    正賽當中,相近層級的車隊經常會跑在一起,雖然F1並沒有成文規定要分組,但車迷通常都會這樣區分(多少有一點調侃意味)。同一組的車子實力相近、差距很小,彼此之間可能沒有足夠的表現差異來實現超越,因此先找到其他方式擊敗身邊的競爭對手、提防敵隊取得戰術成功,是正賽的首要任務。在與另一支車隊的賽車競爭時,車隊與車手必須考慮許多因素,例如 —— 

  • 「我正在跟誰競爭?」

  • 「現在的輪胎是誰佔優?」

  • 「我們剛才的圈速差幾秒?」

  • 「他還要進站嗎?」

  • 「誰的直線速度比較快?」

  • 「哪些彎道更適合他們的車?」

  • 「我的車在哪些彎道會更有利?」

  • 「我可以在哪裡拉開距離?爭取一點喘息的空間?」

  • 「我現在要追趕,還是要保護輪胎、充電,為接下來做準備?」

  • 「對手跟不上來了,我能巡航,把實力保留到重要關頭嗎?」

    觀眾從轉播畫面上,不太容易清楚看到這些東西,但我們都知道雙方在檯面下拉鋸著,他們不停在計算著對方的一舉一動。當車手遭遇明顯快很多的賽車(例如2023年的紅牛RB19)從後方接近時,通常也不會防守對方,因為走線防守會消耗輪胎,也會拖慢單圈時間,間接導致真正的競爭對手獲利。這就是正賽的生態,仔細盤算、善用資源、在正確的時機施展戰鬥力,最終才能打敗身邊的對手(甚至超越性能實力更好的車隊)。

    在方格旗揮舞之後,便會進行各種賽後程序,例如一個「冷卻圈(Cool down Lap)」,賽車慢速繞場,為機件散熱,車手也可以慶祝、向觀眾致意,或與車隊和其他車手互動。

    前三名車手將車停在維修區通道(Pit Lane)的頒獎台下(有時賽前會安排這三輛車一起停在賽道上),與自己的車隊慶祝、秤重、接受採訪、登上頒獎台、播放國歌(先放獲勝車手、再放獲勝車隊的)、頒發獎盃,接受車隊和觀眾們的熱烈歡呼,然後進行最後的慶祝儀式 —— 噴香檳!

    2021年起,為了帶來新鮮刺激並擴大商業需求,F1在某些大獎賽中,會多塞進一場衝刺賽,調整星期五和星期六的流程。那一週的星期五會改為練習賽加衝刺排位賽,星期六改為舉行衝刺賽和排位賽。衝刺賽完成後,前三名沒有獎盃,沒有頒獎台慶祝儀式,但會頒給三位車手一面小獎牌。

    說白了,衝刺賽就是縮水三分之一的迷你正賽。


F1的積分制度

    F1的積分制度簡單到不行:「正式比賽結束,前十個衝線的人,依序給分」。每場比賽的結果算入積分系統,並在F1賽季結束時,以此來確定兩項年度世界冠軍:一個給車手,另一個給車隊。車手積分榜很好理解,就是每位車手累積的積分。而每一支車隊都有兩名正式車手,這兩位車手獲得的積分相加後,即為該車隊的積分。積分最高者獲得年度世界冠軍。

    正賽名次是以衝過終點線揮舞方格旗為準,前十名的車手都會獲得積分(常聽到的「積分圈」一詞,就是代表前十順位)。各名次的積分計算方式如下:

    另外,還有一項「最快單圈(Fastest Lap)」的特別分數1分,但得分前提是該位跑出最快單圈的車手,同時也要進入前十名,這樣才能帶走這個額外的1分。若最快單圈車手在十名以外,那麼該場比賽也就不會頒發這1分了。

    而衝刺賽的積分計算方式如下:

    可以看到衝刺賽的積分跟正賽相比縮水了,第9名、第10名和「最快單圈」也是沒有積分的。


F1的賽道

巴林國際賽道

    F1的比賽遍佈全球,它每年都會周遊列國、在四大洲之間往返,使用各個國家的合格賽道舉辦大獎賽。過去74個賽季中,F1已經造訪過34個國家,共77座賽道。F1的比賽場地並不拘泥於環境,沙漠、海濱、丘陵、高原、湖畔、市中心,F1會在美不勝收的自然風景中奔馳、也呼嘯於霓虹紛呈的熱鬧大街上。賽道佈局也不侷限於某種形狀或特性,它樂於嘗試各種不同組合帶來的挑戰,例如 —— 

  • 多種低速彎和高速彎的「鈴鹿賽道」

  • 眾多螺旋彎的「上海國際賽車場」

  • 中高速彎不間斷的「伊莫拉賽道」

  • 非常窄小蜿蜒的「摩納哥市街賽道」

  • 重煞區相當多的「維倫紐夫賽道」

  • 吃重空力的「加泰羅尼亞賽道」

  • 佈局容易超車的「紅牛環賽道」

  • 以連續高速彎為特色的「銀石賽道」

  • 每個彎都在挑戰技術的「斯帕賽道」

  • 平均車速極高的「蒙扎賽道」

  • 長直道和直角彎的「巴庫市街賽道」

  • 大開大合的「美洲賽道」

  • 空氣稀薄的「羅德里格斯兄弟賽道」

    下面是2024年賽程中的所有賽道圖:

    每座F1賽道都要經由FIA審核,了解包括詳細賽道規劃(含彎道數量、建築物、維修區和腹地大小)、當地交通是否發達、附近是否有醫療院所等情況。然後還會深入調查並研究賽道細節。由FIA認證成為1級賽道之後,才有資格舉辦F1的比賽。對於1級賽道的評審標準通常很高,例如:

  • 賽道總長必須介於3.5至7公里之間

  • 賽道寬度最少12米,起點/終點路段寬度最少15米

  • 大直路(Straight)不能超過2公里長

  • 起步點至第一個彎角最少要有250米距離

  • 第一個彎角至少45度,半徑小於300米

  • 發車格間距至少8米

  • 有永久性醫療中心

  • 維修區寬度至少12米,且靠近起點/終點大直路

  • 維修區每個車庫的空間不得小於7 x 18米

  • 維修區入口和出口點不能干擾賽車線

  • 備有周密的柔性樑護欄、賽車專用安全護欄、混凝土障礙物或輪胎牆

    (但一些特別賽道有例外,像是摩納哥賽道因為具有歷史性地位、巴庫市街賽道有名勝古蹟)此外還有彎角緩衝區、彎道傾斜角度、跑道與觀眾席之間的距離、逃生通道、人員通道的安全、賽道排水能力、醫療設施、賽事控制中心、殘障專用的相關設施、廣告看板等等非常多檢驗項目,統統都要乎合規定才能過關。

    每條賽道的維修區都各不相同,但通常都靠在賽道的起跑線一側,維修區是F1各支車隊在比賽現場的活動據點,也是維修整備中心,經常會看到賽車在這裡出入。下圖以美洲賽道(Circuit of the Americas)為例:

    一場正賽的行駛距離至少要覆蓋305公里。但每座賽道的長度都不一樣。當賽車繞過起點/終點線即為一圈,由於載油量的考量,主辦方會將比賽總距離抓在至少305公里,F1賽道的平均長度為5公里,但有些特別長,有些特別短。因此越短小的賽道,比賽圈數就越多;越長的賽道,比賽圈數就越少,所以總圈數都不一樣。例如長度最短小的摩納哥賽道,繞一圈只有3.34公里,所以一場正賽要跑78圈。相反,比利時站的斯帕賽道繞一圈要7公里,比其他賽道長很多,所以一場正賽只需跑44圈,就能滿足305公里的總距離。另外,狹窄多彎的摩納哥分站是一個非常慢速的賽道,因為平均車速不高,為了避免跑太久而冗長,比賽距離會特別縮短為260公里。

    舉辦F1大賽的賽道(場地)分為三大類:完全封閉的專用賽道(如英國站)、臨時封閉一般公用道路的封街賽道(如摩納哥站、新加坡站、巴庫站、拉斯維加斯站),或一般道路加上專用路段的混合式賽道(如澳洲站、加拿大站、比利時站)。另外,賽道也有新舊之分,老式傳統賽道明顯比較窄、超車不易、緩衝區也小很多;現代化的新賽道明顯比較寬大、賽車路線的選擇比較多、緩衝區也相當大。

    車迷和賽評在討論賽道時,有時會提起高下壓力、高馬力需求,這不是官方的分類,而是描述某些賽道特徵時的術語:在高下壓力賽道(High Downforce Track)中,直道很短、彎道多,賽車的大部分速度性能仰賴於空氣動力學產生的下壓力,而非引擎馬力;匈牙利、義大利(伊莫拉)、新加坡、西班牙和摩納哥都是高下壓力賽道的例子。而馬力賽道(Power Track)或多或少是相反的,直道很長、彎道少,賽車的大部分速度性能仰賴引擎馬力,所需的下壓力很小;義大利(蒙扎)、墨西哥、加拿大、亞塞拜然和奧地利都是馬力賽道的例子。

    作為一個F1車迷,我有個額外建議的方式,可以讓你加深觀賞比賽的樂趣和投入度,那就是 —— 遊戲,像是《F1® 24》、《F1® 23》或具備F1賽道模組的《Assetto Corsa》等賽車遊戲。透過遊戲中的實際上手,我們可以在電腦前輕鬆熟稔各條賽道的特性,例如 —— 

  • 在賽道上該走哪條行車路線會最快(即賽車線)

  • 路面變化(顛簸、起伏、路緣石)

  • 煞車點/彎心位置/開油點/超車區/防守區

  • 彎道弧度/彎道傾角/過彎速度

  • 駕駛時的視線與空間感

  • 駕駛時的整體難易度

    當初我只是因為感興趣而購入遊戲時,也僅僅是用一隻XBOX手把跑完一個賽季,結果後來看比賽時意外發現「融入感」暴增了,我可以感受到車手在某些路段操駕時的考驗、迅速通過某些彎角的快感、如何利用彎道特性來超越或防守對手,這些東西一下子都突然清晰了起來,比賽看得更津津有味了。如果可以的話,真的應該買其中一款來試試。


F1的車隊

    F1的參賽者(Entrant)不是以個人名義,而是以車隊名義。你可能不知道,每支F1車隊都雇用了數百名員工,這個數字經常達到上千人(例如賓士車隊有超過2,500名員工)。這是由於預算和財務能力的不同,所以人數差很大,但即使是規模最迷你的哈斯車隊,也有250名員工,F1車隊就等於是一間公司。如果一個車隊是自己設計和製造動力單元,員工數量也會更多。F1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化領域,有相當層級化的組織結構,也有著眾多分工的部門,包含營運、管理、技術、研發、資訊、公關、法務、採購、後勤等等。也有一籮筐的工作崗位,包含領隊、技術總監、運動總監、工程師團隊、機械師、技師、檢驗員、CNC操作員、程式設計師、數據分析員、新聞官、行銷經理、產品經理、分析師、營養師、醫師、物理治療師、體能教練等等各種職務。

    有些F1車隊是大型汽車製造商旗下的一個參賽運作組織,例如賓士車隊、法拉利車隊。有些車隊是其他領域的廠商在運作,例如紅牛車隊。也有車隊是私人持有的,例如哈斯車隊。車隊的賽車不一定從頭到尾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除了賓士、法拉利和雷諾,其餘七支車隊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包或購買零件。例如麥拉倫、威廉斯、奧斯頓•馬丁車隊都向賓士車隊購買F1引擎來參賽。索伯及哈斯車隊都向法拉利車隊購買F1引擎來參賽。而哈斯車隊甚至到了極致,只要規則許可,他們所有能買到的車體零件都是來自法拉利車隊。

    截至2024年賽季,總共有10支車隊。按規定,每支車隊都是派出兩輛賽車,所以場上總共有20輛賽車(20個車手)在同場競爭。

    贊助對車隊的生存相當重要。由於F1的世界開銷驚人,每年都要燒掉上億資金,所以車隊都要尋找外部廠商的贊助,雙方簽約,車隊在車身或其他視覺設計(營銷活動、廣告素材)附上外部廠商的商標,幫他們打廣告、建立企業形象。而外部廠商則提供大量資金給車隊,用來填補參賽的開銷。所以我們在F1賽車上看到花花綠綠的一大堆商標貼紙,就是車隊招募贊助後的結果。

    在F1裡面,「製造商(Constructor)」和「車隊(Team)」有著不同的含義。一支F1車隊是包括所有參與設計、開發製造賽車的製造商和擁有智慧財產權的綜合實體,向F1註冊這台車輛,並在比賽時負責整備維護的參賽主體。

    「製造商」代表製造賽車的車廠,若車廠打造了車底主框架(底盤)、也打造了動力單元,例如法拉利和賓士,就成了「廠商車隊(Factory Team)」。而動力單元如果是買來的,買方就要把賣方加入製造商名稱(但車隊名稱不在此限),這個買方就是「客戶車隊(Customer Team)」。例如現在有哈斯 – 法拉利(Haas Ferrari)這樣的製造商名稱,就是因為哈斯賽車裡搭載了法拉利動力單元。在這個案例中,哈斯即為「客戶車隊」,法拉利則為「動力單元供應商」。


目前參賽的F1車隊

    2024年的10支參賽車隊如下(按照去年賽季的車隊積分榜排序):

  • 甲骨文紅牛車隊(Oracle Red Bull Racing)

    俗稱大紅牛、紅牛車隊、紅牛一隊。2010年至2013年連奪4座車手及車隊總冠軍,建立了第一次紅牛王朝。2021年之後,再度建立第二次王朝,目前仍在賽道上閃爍著他們的王者榮耀。紅牛車隊有著獨特的工作文化和團隊效率,也是F1闈場裡的前三大車隊之一。擁有6座車隊總冠軍、7座車手總冠軍。他們曾向本田購買F1動力單元,後來接管了本田該部門的智慧財產權,雙方擁有合作協議,稱為本田紅牛動力。

  • 梅賽德斯-AMG馬石油F1車隊(Mercedes-AMG PETRONAS Formula One Team)

    俗稱賓士車隊、銀箭車隊,目前是F1闈場裡的前三大車隊之一。其前身為羅斯·布朗(Ross Brawn)創立的布朗GP車隊。擁有大量高性能跑車研究經驗、充足技術和雄厚資本,稱霸混合動力時代的一代王者,在2014年至2021年恐怖的連續奪下8座車隊總冠軍。累積也有9座車手總冠軍。他們使用自製的F1動力單元,屬於完全廠隊。也是F1的動力單元供應商。

  • 法拉利車隊(Scuderia Ferrari)

    是法拉利汽車公司的賽事部門,目前也是F1闈場裡的前三大車隊之一。自從1950年首屆F1賽季以來,只有法拉利是從那時起一直參賽至今的車隊,擁有最多的16座車隊總冠軍、15座車手總冠軍。具有悠遠的歷史、最特殊的象徵性和榮耀地位,猶如F1世界裡的貴族。但近年來,身為一支豪門車隊,卻經常顯露人事或管理上的問題,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昏招、令人詬病的錯誤策略,逐漸淪為F1第一大笑料。他們使用自製的F1動力單元,屬於完全廠隊。也是F1的動力單元供應商。

  • 麥拉倫F1車隊(McLaren Formula 1 Team)

    老牌勁旅,1966年起便一直參賽至今,是現存的F1車隊中僅次於法拉利、歷史第二悠久的車隊,擁有12座車手總冠軍,8座車隊總冠軍。在全球車迷心中,麥拉倫車隊擁有一段偉大的往日榮光。他們從來沒有打造自家引擎的規劃,選擇向賓士購買F1動力單元,是賓士的客戶車隊。

  • 奧斯頓·馬丁阿美F1車隊(Aston Martin Aramco Formula One Team)

    車手蘭斯·斯特羅爾(Lance Stroll)的父親勞倫斯·斯特羅爾(Lawrence Stroll)於2019年收購了賽點車隊,再於2020年收購了英國豪華汽車品牌奧斯頓·馬丁的股份,成為奧斯頓·馬丁的最大股東和執行董事長,2021年起將賽點車隊改名為奧斯頓·馬丁車隊。他們向賓士購買F1動力單元,是賓士的客戶車隊。

  • 倍世淨水阿爾卑F1車隊(BWT Alpine F1 Team)

    俗稱阿爾卑車隊。1977年開始參賽,隸屬雷諾集團旗下,本質上就是雷諾車隊。由於雷諾對於法國人的意義,加上法國政府也持有雷諾股份,所以這支車隊也有著法國國家隊的概念。隊史上擁有2座車隊總冠軍、2座車手總冠軍。他們使用自製的F1動力單元,屬於完全廠隊。是F1的動力單元供應商,但目前沒有任何客戶。

  • 威廉斯車隊(Williams Racing)

    老牌勁旅,曾是一支法蘭克·威廉斯(Frank Williams)擁有的私人家族車隊。1977年開始參賽,以「私人」參賽的身分擁有7座車手總冠軍,9座車隊總冠軍,多次打敗眾家車廠,是F1歷史上的一段黃金傳奇。近年來因為種種原因一蹶不振,滑落谷底。2020年賣給美國私人投資公司Dorilton Capital,結束44年的家族經營。車隊名字繼續沿用。他們向賓士購買F1動力單元,是賓士的客戶車隊。

  • Visa Cash App RB F1車隊

    俗稱小紅牛、小牛、紅牛二隊、紅牛青年隊。去年名叫AlphaTauri車隊。當年紅牛公司收購捷豹車隊時,也收購了米納爾迪車隊,作為大紅牛的姊妹隊和青年隊。但是由於預算、人員、車輛技術都與紅牛車隊大不相同,一直有很大的實力差距,但未來會引入更多母隊的資源。他們也使用本田紅牛動力。

  • Stake F1 Team Kick Sauber

    俗稱索伯車隊,原名愛快·羅密歐車隊,曾是彼得·索柏(Peter Sauber)擁有的私人車隊,1993年開始參賽。2016年出售給一家瑞士投資公司Longbow Finance。他們向法拉利購買F1動力單元,是法拉利的客戶車隊。

  • 速匯金哈斯F1車隊(MoneyGram Haas F1 Team)

    俗稱哈斯車隊,也是一支私人車隊,由吉恩·哈斯(Gene Haas)持有。2016年開始參賽,是目前最年輕的F1車隊。出道即巔峰,很快就淪為後段車隊。他們向法拉利購買F1動力單元,是法拉利的客戶車隊。


    至於團隊的負責人「車隊領隊(Team Principal)」,就是掌管並統籌整支車隊的人,他們要做出關鍵決策、塑造工作文化、也代表了車隊的公眾形象。這個職位的管轄範圍和實際話語權並非完全相同,有人是身兼多職的持股老闆之一、有人則是高級約聘員工;他們之間的理念、專業領域、領導及行事風格也都差很多。領隊的流動率非常高,表現不好的車隊更是隨時說換說換,這裡就簡單講講熟面孔,對新手並不重要。

  • 紅牛領隊:克里斯汀·霍納(Christian Horner)

    年輕時是賽車手,但後來發現自己沒有這種競技天賦,轉為經營賽車隊。他做得有聲有色,2005年引起紅牛大老闆的注意,招攬他帶領新成立的紅牛車隊至今。

  • 賓士領隊:托托·沃爾夫(Toto Wolff)

    年輕時也是賽車手,後來也掛盔退場,走向投資家、企業家的人生道路。2013年開始領導賓士車隊至今,也持有車隊三分之一的股份。多年來,他和霍納就像一對歡喜冤家,製造了數不盡的豐富話題。車迷喜歡叫他「馬桶狼」。

  • 法拉利領隊:佛瑞德·瓦瑟爾(Frédéric Vasseur)

    是工程師背景的管理人,在賽車界履歷豐富,他以培養許多優秀人才的特點而知名,包括漢米爾頓和勒克萊爾。2023年加入法拉利,開始領導並重整這支十多年無法奪冠的輝煌車隊。


F1的車手

    成為一位F1賽車手是極端困難的,必須是從小(幼稚園到國小左右的年紀)就開始接觸卡丁車(Kart)、參加卡丁車比賽,這是一定要擁有的人生開局,少年卡丁車就是一切的起點。如果他們在卡丁車賽事表現足夠優秀,展現出所謂的駕駛天賦、對車速無所畏懼,就會進入地區賽事、全國賽事,然後進入國際賽事。

    這些天賦異稟的小孩如果能在國際級的大賽中嶄露頭角,就有機會升到更高一級別的賽事,特別是FIA世界卡丁車錦標賽。但是除了天賦和技術,還要家裡有錢,因為長期參加卡丁車賽事需要大筆開銷,包括賽車本身、維修保養、耗材、零件、裝備、場地費、通勤住宿等等成本。如果家裡沒錢,那就要在耗盡家產之前表現得更加鶴立雞群,贏得金主的投資眼光,才有辦法繼續參賽。

    如果這個孩子開得很出色,拿了不只一座、不只兩座,而是好幾座冠軍,甚至是拿到世界級別的冠軍,接下來到了一定年齡,便能進入初級方程式。但這與卡丁車有很大差異,馬力大,身體受力也變得巨大,完全是另一個層級。除了天賦和技術,現在又更要求體力與耐力。在即將成年之前,如果能夠擊敗眾多好手,便有機會通往高級方程式,如F3、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等賽事。在這裡將與真正的賽車好手們一較高下,也是眾家F1車隊尋找未來冠軍人才的地方。

    如果這個年輕人可以在高級方程式中脫穎而出,順利晉級到F2,奪得耀眼的成績單,甚至拿到車手冠亞軍,那就會被F1車隊相中,擔任測試車手/儲備車手/第三車手,在練習賽中駕駛真正的F1賽車亮相,甚至有那麼一絲機會替補上場,在正式比賽中一展身手。

    然後,才是最困難的時候。每年都是人才輩出,厲害的賽車少年們一個接一個出現、一個接一個級別晉升上來。但F1畢竟只有20個席位,許多F1車手一跑就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每年空出來的席位屈指可數,一位難求,只能等待車隊給予機會。光是擁有實力、有耀眼奪目的戰績、有金主爸爸的支持,都還不足以達成F1車手的條件(除非爸爸有錢到能直接把一支F1車隊買下來)。還必須有完美的機運,出現遞出正式車手合約的那支車隊。許多高手終究等不到那份合約,從未出現在F1的發車格上。

    F1車手就跟許多其他項目的職業運動員一樣,是合約制,車隊遞出合約,車手才有工作,並為該車隊效力。視合約內容不一,有人只簽一年約,有人簽好幾年的約。合約到期若不續簽,有其他車隊遞出合約,則車手轉隊(跳槽),繼續為別的車隊效力。另外,如果合約到期後,某個車手沒有收到任何一份新合約,那麼他次年就沒有F1席位,無緣參賽了。所以拿出好表現、甚至拿下冠軍,是每一位F1車手的終極目標,這可以大力爭取到薪水優渥、條件又有利於自己的車隊合約。相反,如果車手的比賽一直表現的很糟糕,競技成績不如車隊預期,甚至慘敗給同隊的車手,將來的賽季可能就會消失在F1賽場上。

2022年許多賽車深陷海豚跳問題(Porpoising),漢米爾頓賽後因腰背疼痛難以下車行走

    F1車手在效力期間,必須堅持不懈的鍛煉身體,特別是要有強壯的頸部、手臂、手腕和腿部肌肉。同時也要有超人般的耐力,比賽時,駕駛艙內的最高溫度可達60°C,會讓人體大量出汗,流失水份。激烈的比賽一跑就是連續一兩個小時,所有F1車手在跑完正式比賽後都會掉3~4公斤的體重。加上車手在踩煞車和油門踏板、集中注意力在賽道路線上時,會消耗巨大的體力和能量。當在彎道和急轉彎處抵抗G力時,也會消耗非常可觀的體力。

    G力是指車手在加速或車輛在賽道上轉彎時所經歷的力量。F1車手在加速時會體驗到2G的力量,在急轉彎時最多可達6G。這代表車手要抵抗一個相當於他們體重6倍的重量。

    雖然車手的身體被安全帶牢牢綁在座椅上,但他們的脖子和腿部仍然可以自由移動。在這樣嚴酷的高G力下,需要很大的力量來保持腿部和脖子的位置。所以F1車手非常重視頸部肌肉的鍛鍊項目,以提高耐力。因為在F1座艙裡,頭部是完全沒有支撐的,通通要靠脖子拼命抵擋G力。如果你多加留意,會發現F1車手的脖子都特別粗。

    此外,車手們也要有「天花板級別」的專注力和反應速度,連眨眼都要訓練。比賽時連續的、長時間的上百公里時速過彎,無止境般的變換方向、加速、減速動作,還要不停操作方向盤上的按鈕和旋鈕,調整機械模式,同一時間要維持住賽車的行車路線,全都需要異常集中的注意力,否則一閃神、一眨眼,便會發生可怕的車禍。強大心肺功能也是一項要求,比賽時心律都會飆高(平均可達每分鐘182下),而且車手坐在將每吋空間都完美利用的F1座艙裡,兩手向前緊握方向盤,胸口是長時間屈曲的,肺部空間受到緊迫的姿勢影響,呼吸不易。在某些達到三百多公里的直線路段上,加上車身的空力效應,賽車手甚至會短暫面臨無法呼吸的情況。每場比賽的耗氧量已經與馬拉松選手相當。這裡處處都存在最高規格的體能要求標準。

    因此,F1車手的身體狀況可以媲美任何職業運動的大多數運動員,精實健壯,具有非常高的耐力和極佳的反應速度,身體和心理素質非常強悍,完全不輸給太空人和戰鬥機飛行員。由於參與一場F1比賽,都對身心有極高的要求,這就是為什麼車手在賽季內和賽季結束後,還是會花很多時間鍛鍊、管理飲食和作息、保持身體健康的原因。他們的健身方案包含 —— 

  • 淡季養生: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和肢體靈活性練習。

  • 心血管健康:騎自行車、長跑、游泳、划船等間歇訓練。

  • 肌力訓練:全身力量訓練、負重訓練、阻力訓練、轉向訓練。

  • 靈活/反射/敏捷性:瑜珈、皮拉提斯、動態伸展運動和精神敏銳度訓練。

  • 營養:以均衡飲食、高營養價值為方針。

  • 心理狀態:進行冥想、正念練習、自律訓練法、呼吸訓練和視覺化技巧。

  • 水分:嚴格的補水方案,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能量波動。

  • 季前恢復:訓練計劃轉向維持肌肉量,而不是增肌,開始保持精確的目標體重。重訓減少,增加反應和協調訓練。

  • 賽前熱身:每個車手都有不同的方式,但可能包括阻力鍛鍊、反應訓練、伸展運動、輕度有氧和綜合性練習。


現役的F1車手

    大部分車迷之所以熱愛F1,通常也是因為喜歡這些車手。如果你是新手,我也建議你從中挑一兩位車手來支持,這樣當你收看比賽時就會有一個清晰的關注焦點,讓你忍不住會留意那位車手的戰況,這能給你帶來明顯的投入感,更能充分享受到看F1比賽的樂趣。所以雖然車手多,但每一位我都會介紹。近年來的車手們也越來越有個性、有特色,甚至有著明星魅力;加上好幾位年輕車手都是天才少年,增添了一份青春熱血。

    以下就是2024年的20位參賽車手。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去年收官戰與今年揭幕戰的陣容保持不變,沒有菜鳥,沒人離開。所以也按照去年賽季的車手積分榜排序:

  • 麥斯·維斯塔潘(Max Verstappen)

    來自荷蘭,26歲,2015年首次出賽。三屆世界冠軍。獲荷蘭王室授予「奧蘭治-拿騷勳章」。目前效力於紅牛車隊,車手號碼為「1」,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VER」。

    他出生於賽車世家,父母和外公都曾是職業賽車手,而父親則從小就將他當作F1車手來培養、磨練賽車技能,是真正意義上第一位為了F1這項運動而生的車手。很小就展現出驚人的駕駛能力,長大後也成為罕見的跳級車手,年僅17歲便於F1正式登場,才26歲就已經擁有眾多F1的歷史紀錄(如最年輕的分站冠軍、單季最多分站冠軍、最長連續分站冠軍等等)。當年看Netflix紀錄片時還認為他是屁孩。但是隨著我追完那幾年的比賽轉播之後,感到相當驚訝,原來他的駕駛技術力壓全場,而且對車輛感受度和掌握度高的可怕。從魯莽到成熟,在年齡增長、累積經驗後,現在他已變得冷靜,懂得伺機而動,各種表現也異常優秀,時常讓人覺得他的車技強到有點噁心了。加上他的賽車性能極佳,妥善率又高,目前已登基成為新世代的車王。去年的他已經人車合一,身心技都在極佳狀態,一點錯誤都沒犯過,沒有用上全力便輕鬆統治整個賽季,最近幾年似乎沒有什麼競爭對手能挑戰他。熱愛賽車的他,空閒時間居然還是喜歡在家裡開模擬賽車,時常在線上與各路電競選手比賽。

(常見綽號 —— 塔炮、潘子、潘潘、瘋狂麥斯、33)

  • 塞吉歐·佩雷茲(Sergio Pérez)

    來自墨西哥,34歲,2011年首次出賽。暱稱為「Checo」,是墨西哥最紅的體育明星之一。曾是法拉利車手學院成員,目前效力於紅牛車隊,車手號碼為「11」,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PER」。

    在索伯和麥拉倫車隊度過前三個賽季後,2014年加盟印度威力車隊(後改名為賽點車隊)。以擅長管理輪胎、保護輪胎的能力而聞名,憑藉柔和的手感取得穩定成績,上了很多次頒獎台,因此也被譽為「保胎大師」。多年後,車隊瀕臨破產解體,眾多員工面臨失業危機,就是靠佩雷茲四處奔波,找到解決方案,以一人之力拯救了整個車隊。2020年底還上演了一場奇蹟的逆轉勝,從最後一名衝到第一名,奪下生涯第一個分站冠軍。2021年,在土耳其還有阿布達比大獎賽中,因為屢次強悍的防守住漢米爾頓的進攻,送上令眾人熱血沸騰的攻防大戰,又得到了非正式頭銜「國防部長」。他也因為撞臉湯姆克魯斯,大家常叫他「阿湯哥」。但2023賽季的他遭到維斯塔潘輾壓,一蹶不振,還在主場的家鄉父老面前撞車退賽,起跑第一個彎都沒進去就下班了,真是受到很大的挫折。面對一個未出使全力還擊敗你的隊友,真的會非常沮喪。希望他能找回狀態,繼續帶來精彩的大師級表現。

(常見綽號 —— Checo、恰哥、切口、阿湯哥、部長、國防部長、佩大師、保胎大師)

  • 路易斯·漢米爾頓(Lewis Hamilton)

    來自英國,39歲,出身於麥拉倫青訓體系,2007年首次出賽。七屆世界冠軍。獲英國王室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目前效力於賓士車隊,車手號碼為「44」,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HAM」。

    首秀便登上領獎台,季末只差一分便能在菜鳥賽季奪總冠;隔年在機緣巧合下,以一分之差從菲利浦·馬薩(Felipe Massa)手裡搶到總冠軍。多年後投效賓士車隊,連年斬獲冠軍寶座,是繼「車王」舒馬克之後的F1統治者。擁有眾多F1的歷史紀錄(如並列最多世界冠軍、最多勝利、最多杆位等等)。他天賦異稟、頭腦冷靜又鬥志飽滿,賽車路線滑順,能用盡每吋空間,甚至偶爾在座艙裡還有著對局勢變化的直覺。光是看他在激烈的連續過彎還能把方向盤握得非常穩,就看出他真的實至名歸。而且一旦他進入了「Hammer Time」領域、換了新胎出來追人,往往便是見神殺神見佛殺佛,實在驚人。漢米爾頓是F1史上第一位黑人車手,在歷年和現今所有的F1車手當中,也是最有時尚感和明星氣質的,早就把F1賽場變成他的時裝伸展台。漢米爾頓也和體育界、娛樂界、時尚界的很多名人有交情,動不動就看到他在時裝秀、奢侈品牌的活動上現身。他也對進入演藝圈、轉行當演員很有興趣,去年已經擔任布萊德彼特的電影製片。知名度非常「出圈」的他,也許將來有一天會發唱片、出演好萊塢電影吧!

(常見綽號 —— 老漢、爵士、漢爵、44)

  • 費爾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來自西班牙,42歲,2001年首次出賽。兩屆世界冠軍,是當今場上經驗最豐富的F1車手。目前效力於奧斯頓·馬丁車隊,車手號碼為「14」,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ALO」。

    2005年及2006年曾力克法拉利,連奪兩座總冠軍,終結了「車王」麥可·舒馬克統治多年的紅色王朝。但是之後的運勢卻直落千丈,選什麼車隊,那支車隊的賽車就烙賽,被車迷調侃為「地獄倒楣鬼」。曾經因為性能低下的賽車大失所望,在無線電裡留下載入史冊的經典嘲諷聲「這是GP2引擎,GP2... 啊啊啊啊啊!」。他是一位車技絕對頂級的超級高手,有很多神奇的時刻,一直以做出「不可能的超車」被車迷津津樂道,能將性能慢半秒的車開上領獎台,甚至獲勝。只是長年欠缺運勢,有很多次都與他的第三座世界冠軍擦身而過,一度從F1退役,去跑拉力賽和耐力賽。阿隆索於2021年在F1驚喜復出,重返頒獎台。即便他已年過四十,在賽車座艙裡卻完全不見一絲老態,他的駕駛技術仍在巔峰,還有大把的戰鬥能力,完全可以在賽道的最前排競爭,體力、耐力和專注力也不輸給年輕車手,甚至連對賽車的熱情和企圖心也是相當旺盛,擁有絕對剛強的信念,著實令人佩服。

(常見綽號 —— 龍嫂、龍哥、大頭、頭哥、小五郎、雙倍新人)

  • 夏爾·勒克萊爾(Charles Leclerc)

    來自摩納哥,26歲,出身於法拉利青訓體系,2018年首次出賽。目前效力於法拉利車隊,車手號碼為「16」,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LEC」。

    從小就夢想成為法拉利車手的他,年紀輕輕便一度重振法拉利車隊的頹勢,還在車隊的主場拿下冠軍,被車迷譽為法拉利少主。賽車思路清晰又有過人本領,纏鬥力超強,遭到後車咬住時的抗壓性非常出色,但偶爾會在比賽中出現情緒化的症頭,多年來的失誤率有點高,有時候顯得毛躁,這部分可能需要加強;加上在法拉利不是被車隊給的策略搞、就是被工廠做的賽車搞,讓他在無線電裡無奈的說「為什麼我他媽的這麼倒楣……」。惋惜、沮喪、心碎已經差不多成為勒克萊爾的常態了。但霉運纏身的他,還是擁有開掛般的賽車天賦,又有男模顏值(特別受到女性車迷歡迎),在賽車界裡的討論度一直都相當高,特別是他敏銳的賽車頭腦,人們一直認為他是最強大的新生代F1車手之一,對他將來的表現非常期待,但最終還是要看他在法拉利的奇怪運氣會走向哪裡了。

(常見綽號 —— 樂樂、樂扣、蕭樂樂、少主、鋼琴王子)

  • 蘭多·諾里斯(Lando Norris)

    來自英國,24歲,出身於麥拉倫青訓體系,2019年首次出賽。目前效力於麥拉倫車隊,車手號碼為「4」,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NOR」。

    別小看他童顏的稚氣長相,賽車實力可是頂尖的層級,年紀輕輕就得過不少賽事冠軍(在年齡偏小的情況下奪取了F4、雷諾方程式2.0、歐洲F3總冠軍),有著極端敏銳的車感、出色的單圈能力、靈活的車輛適應性、還有精準的攻防意識,是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榨出性能極限的高手。雖然開的不是最厲害的賽車,但他的比賽成績仍然極為優異,非常亮眼。在F1業界、眾車隊和車迷之間擁有高度評價。2021年俄羅斯大獎賽末尾,諾里斯一路領先時雨勢逼近,然而他堅持使用乾胎,隨後在大雨中痛失他的首座分站冠軍。直到今天,那場比賽都是他心碎的回憶。但他的面前,肯定還有更多的勝利在等著他。人們都能清楚看見他巨大的賽車天賦,他只會變得更強,許多人都看好他能問鼎未來的世界冠軍。

(常見綽號 —— 懶惰)

  • 小卡洛斯·塞恩斯(Carlos Sainz Jr.)

    來自西班牙,29歲,出身於紅牛青訓體系,2015年首次出賽。目前效力於法拉利車隊,車手號碼為「55」,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SAI」。

    他是兩屆世界拉力錦標賽冠軍老卡洛斯·塞恩斯(Carlos Sainz Sr.)之子。他是一位出色的選手,穩定性算是很高,有潛力在F1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在紅牛與維斯塔潘統治的2023年賽季中,只丟掉了一場勝利(RB19那一週缺乏抓地力),那個打破金身的人就是塞恩斯。在那場新加坡大獎賽中,他不僅僅速度快,沒有犯錯,而且頭腦十分冷靜,在座艙裡自己想出戰略,牽制後方。他在一輛麥拉倫和兩輛速度更快的賓士緊咬下,刻意留下DRS給速度不及自己的諾里斯,讓諾里斯有足夠的喘息空間避免被賓士超越,也能安全保住自己的領先位置。最終塞恩斯的戰略成功,拿下勝利,也中斷了紅牛和維斯塔潘驚人的連勝紀錄。那個輝煌的夜晚,是他載入史冊的生涯亮點之一,令我印象深刻,期待他將來的表現。

(常見綽號 —— 卡肉、Smooth Operator)

  • 喬治·羅素(George Russell)

    來自英國,25歲,出身於賓士青訓體系,2019年首次出賽。目前效力於賓士車隊,車手號碼為「63」,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RUS」。

    他也是能在F1一票狠角色之中凸顯自己罕見天賦的賽車手。新秀賽季效力的威廉斯車隊正值低谷期,賽車性能吊車尾,然而他卻能屢次將車子帶到看似不可能的位置上。也讓賓士車隊在漢米爾頓確診新冠無法出賽時,徵召羅素頂替上陣。開著全場最強的賽車,輕鬆超過另一輛賓士,一路領跑。眼看首冠近在眼前,卻因為車隊在維修區犯下滔天大錯,而痛失人生第一座可能的F1分站冠軍獎盃。2021年比利時大雨中的排位賽,他開著威廉斯這輛破車刷出了全場第二快的車速!絕對是史詩級的表現。他花了三年的時間在威廉斯苦苦等待機會,拚命拿出自己有能力在頂級車隊裡爭奪世界冠軍的證明,他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終於獲得賓士的正式合約,展開他的逐夢之旅。

(常見綽號 —— 探員、公主、就舉、舊舉、大眼仔)

  • 奧斯卡·皮亞斯特里(Oscar Piastri)

    來自澳大利亞,22歲,出身於雷諾體育學院,2023年首次出賽。目前效力於麥拉倫車隊,車手號碼為「81」,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PIA」。

    曾在雷諾方程式、F3、F2連年以菜鳥之姿奪得總冠軍,以一年跳一級的可怕速度在車壇竄升,但沒有辦法順利獲得F1席位,因為實在是沒有位子給他,在2022年屈居阿爾卑車隊的儲備車手,缺席了整整一年的比賽。但他認為在阿爾卑車隊沒有未來,於是轉投願意給他正式合約的麥拉倫車隊。經過漫長等待,成為2023賽季眾人矚目的怪物新人。毫不意外,這位新秀表現的相當優異,心態也很穩定,是近年來表現最強勁的菜鳥之一。狀態出色的他與諾里斯搭檔,聯手為車隊拿下年度第四的佳績。他榮獲「FIA年度最佳新秀獎」(這個獎項是面向整個FIA賽車界的,不單只是F1),不少人也看好他能問鼎未來的世界冠軍。

(常見綽號 —— 皮鴨、皮亞)

  • 蘭斯·斯特羅爾(Lance Stroll)

    來自加拿大,25歲,2017年首次出賽。父親是奧斯頓·馬丁車隊老闆。目前效力於奧斯頓·馬丁車隊,車手號碼為「18」,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STR」。

    車迷們很愛嘴他靠爸,戲謔的稱他為富二代、公子哥或太子爺。但事實上,他不僅僅是靠爸族,他其實很努力訓練自己、要求自己,也有著一定程度的賽車實力,例如他的F3總冠軍。雖然成績並不突出,但也是一個甘願刻苦拚搏的富二代,連手腳受傷了都堅持要出場比賽,我覺得這很難得。此外,由於特殊的身份,眾人也經常有意無意的忽視他,但其實他的超車思路和執行能力偶爾還算不錯。畢竟他也上過幾次頒獎台,拿過杆位,不是什麼富二代都能開著F1拿這種成績的,有大把的銀子卻不開趴不把妹,反而選擇鍛鍊和奔波比賽,給他一點掌聲吧。

(常見綽號 —— 少爺、公子、太子、天賦哥)

  • 皮耶·加斯利(Pierre Gasly)

    來自法國,27歲,出身於紅牛青訓體系,2017年首次出賽。目前效力於阿爾卑車隊,車手號碼為「10」,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GAS」。

    在小紅牛車隊出道的他表現優秀,不論和誰做隊友,他都是成績更出色的那一位,很快就晉升到大紅牛。唯獨與維斯塔潘做隊友時遭受重創,表現不如預期,找不出適合的調校,無法很好的適應賽車。成績雖不至於糟糕,但就是跟不上屢屢站上頒獎台甚至還奪兩個分冠的維斯塔潘,在季中慘遭下放,對一個車手來說實在是莫大的羞辱,也成為他難以揮去的職涯陰霾。回到小紅牛的加斯利,越挫越勇,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拿出了強勁的表現,甚至在2020年的義大利分站大爆冷門,驚奇拿下分站冠軍(也是他生涯的第一個分冠),從此被車迷譽為「小牛王」,整個旅程簡直就像一部勵志電影。由於他下放到小紅牛卻拿出了極佳成績,打臉老東家,也一直有討論紅牛是否應該召回加斯利的輿論和話題,但他表示不願再回去。2023年,加斯利逃離了紅牛的生態體系,加盟雷諾集團的阿爾卑車隊,與同國籍的奧康成為隊友,組成全法國車隊。儘管運氣不佳、賽道上的戲劇性事件、錯誤的策略和糟糕的可靠性,他還是擊敗了隊友。

(常見綽號 —— 加大師、小牛王、狂讚士)

  • 艾斯特班·奧康(Esteban Ocon)

    來自法國,27歲,出身於賓士青訓體系,2016年首次出賽。目前效力於阿爾卑車隊,車手號碼為「31」,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OCO」。

    速度中等、進攻一般、防守較強。奧康是個有爭議性的車手,人緣似乎欠佳,黑粉肯定不少,連同是法國人的加斯利(他們曾是童年時的卡丁車夥伴,後來鬧翻)都對他敬而遠之。他曾在2018年巴西大獎賽上被維斯塔潘套圈,但他不願讓車,甚至將對方狠狠頂出賽道,直接毀了人家一座分站冠軍。賽後在車手秤重區,怒氣衝天的維斯塔潘去找奧康對質,但他卻立刻嘻皮笑臉的回答說「我比你更快」,激得維斯塔潘氣到動手推他。不但成為名場面,還成了奧康的負面形象。再來則是與多任隊友的不良關係和火藥味,包括在印度力量跟佩雷茲做隊友時爆發內鬥,兩人屢屢在賽道上碰撞,或將對方的車子拍上牆。2022年在阿爾卑車隊又與阿隆索內鬥,多次強硬防守、阻擋阿隆索,在他眼裡只要是隊友就死命阻擋,反而常把對手輕鬆放過去。然而阿隆索在2021年匈牙利大獎賽上,為了保送領跑的奧康能安全奪冠,在後頭拿出渾身解數防守了火箭一般的漢米爾頓,這一防就是整整十圈。相較之下,奧康的種種行徑不僅在車手圈結下許多樑子,也讓車迷對他的觀感不佳。難怪前年收官站一結束,阿隆索頭也不回直接跑去奧斯頓·馬丁的車房,大概實在是受不了了。

(常見綽號 —— 獅子)

  • 亞歷山大·阿爾本(Alexander Albon)

    來自泰國,27歲,出身於紅牛青訓體系,2019年首次出賽。目前效力於威廉斯車隊,車手號碼為「23」,賽事轉播資訊卡縮寫代碼為「ALB」。

    他於小紅牛車隊初登場後便一直表現出色,在加斯利無法適應大紅牛而被下放時,優秀的阿爾本成為提拔人選。然而就跟加斯利一樣,他也在大紅牛賽車中苦苦掙扎於車輛穩定性,無法跟上飛也似的維斯塔潘,最後也慘遭降級,失去席位,成了紅牛的儲備及測試車手。然而堅毅的他毫不氣餒,立志要做「有史以來最棒的測試車手,然後重返賽道」,他也將自己的歷年成績整理分析成報表,以數據比對來揭示自己在賽車上的過人之處,向各支車隊投履歷。皇天不負苦心人,最終獲得威廉斯車隊的合約,於2022年賽季正式復出,並且還持續上演喬治·羅素當年在威廉斯的神奇表現,而且成績還更上一層樓,讓車隊和工廠都驚訝於「原來我們的車可以這麼快」。他最終為一支吊車尾的車隊拿下許多積分,幾乎是單槍匹馬讓威廉斯免於墊底,成為後段最出色的車手。

(常見綽號 —— 阿本、阿蹦、二本)

有5萬字限制,這裡沒辦法再貼,麻煩請接續集F1(一級方程式賽車)新手友善完整指南(2)!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