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ckn0j04
zackn0j04

涉略實驗教育、新創教育、區塊鏈、金融科技 Maker、STEAM、Education。 喜好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總體經濟學,會不時分享上述所提之個人想法或書評。

實驗教育機構_五年級學期教學紀錄

(编辑过)
當每一次學期成果發表結束後,就又感覺孩子們成長了一點。本篇文章是為筆者所處之實驗教育機構「專案課程」整學期(三個月)之課程設計內容,希望能為整個學期(三個月)的課程主題做註解與回顧,同時論述本科目未來的走向以及孩子們在這堂課的方向與可能性,旨在做相關教學紀錄留存,期待能與更多相關產業或有興趣人士做交流。

【學期目標】

由於本學期是為孩子們進到入學以來的第三個學期,理論上在專案課中各方面的能力應有一定程度的熟練,因此本學期的專案課目標即以「整合」、「專題報告」、「資料整理」,以及「創作」等方面作為階段性的成果檢核,以下針對學期中各個主題進行說明。

【主題一:海霸、運算思維、AI】

在學期初,即與孩子們告知本學期的各項學習內容,首先我們延續著上學習的運算思維主題,進到了相較深入的內容探究,這個部分是從「海霸桌遊」做切入。

海霸是一款運算思維桌遊,其透過嚴謹的規則、可變化有彈性的的地圖卡牌配置,讓使用者可以體驗全面性的思考,以及拆解不同情況的問題做出最佳決策。

圖:學生體驗海爸解謎與對戰
圖:學生體驗海爸解謎與對戰
圖:學生體驗海爸解謎與對戰
圖:學生體驗海爸解謎與對戰
圖:學生體驗海爸解謎與對戰
圖:學生體驗海爸解謎與對戰
圖:學生體驗海爸解謎與對戰

透過半自學與小組討論引導的方式,孩子們藉由一次次的互動、體驗,一步步從整理文件,到體驗基本規則,再到思考規則玩法外的可能性,也利用搜集整理資料的方式,理解海霸的全貌,包含角色設定、背景脈絡等不同元素。

圖:學習文件整理
圖:學習文件整理
圖:學習文件整理
圖:學習文件整理

在其中,許多程式概念都被包進了桌遊設計中,包含:條件判斷、變數、序列、迴圈….等,讓孩子們在遊玩前思考與猜測,體驗過程後再次反思與檢視自己的作法是否需調整,並且針對海霸本身進行通盤的思考其設計脈絡。

在海霸學習到一個階段後,我們利用AI相關的概念進行程式概念的補充,這裡帶著孩子們再次理解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並且使用一個軟體:「Animated drawings 」做體驗,這個軟體可以讓使用者繪製簡單的輪廓,並且試著讓電腦用演算法的方式使這個輪廓物體做出一些簡單的相對應動作,也就是最低門檻地製作「動畫」,這裡也帶著孩子們認識現階段而言,Ai 所能做到的各種可能。

https://sketch.metademolab.com/

最後,我們以一個小組報告進行結尾。這次的報告比較特別,我希望孩子們能夠在已經習得的基礎下適性發展,並且練習以自己的言語及方式表達。因此,當今天所有孩子都已經完成80%左右的學習進程後,剩下的20%希望能讓他們鑽研各自有興趣或想嘗試的面向。

於是乎,本次在報告主題中即分為四個不同種類,分別是:「平面設計組」、「故事企劃組」、「遊戲規則組」以及「程式設計組」,在選擇組別後,進行喜好或長處的刻意練習,每個主題皆有其需要達成的目標與練習之項目,孩子們必須從無到有,從發想到討論再到分工與報告,一手包辦整段「半自學」的過程。

然而類似的學習模式,對於孩子們而言肯定是非常「未知」、「不確定性」以及「自我要求」的。在初期,孩子們皆相當不適應,常會出現:「不知道要做甚麼」的情況,這種想法非常正常,因為當今天老師抽離了「餵食者」的角色後,孩子們能否調適自己的學習定位,成為主導學習的主角便是此次環節設計的重點,因此隨著經過一堂課的與孩子們告知、討論、引導,大家漸漸能接受,並且有機會大展身手,發揮創意、想像,完成一個又一個超乎原本主題框架的報告!海霸主題到這邊即告一段落。

【主題二:Code.org專題創作】

接著,我們則是進入到了第二個主題,在上學期我們已使用Code.org經歷過一輪的學習了!孩子們得知「又」要使用Code.org後,都哀鴻遍野XD,那這次有甚麼不一樣呢?在先前,Code.org的角色扮演比較偏向「練習」、「解題」以及「回家作業」,並沒有使用裡面的程式碼進行個人作品創作,因此在這次的學習中,同樣希望孩子們能夠練習將已習得的知識與技能,整合成一份份的小作品!

在這次的主題中,我們共練習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專題,分別是:「生日賀卡」、「互動問答題」以及「飛機吃金幣」,這三個專題皆有其需要練習的部分,從程式碼架構,到不同事件的觸發,再到腳色與腳色間的串連,以及條件判斷等,藉由三種專注於練習單一功能的方式,希望讓孩子們累積出可以改編程式碼的能力。

圖:學生程式碼撰寫
圖:學生程式碼撰寫
圖:學生程式碼撰寫

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免聽到此起彼落的聲音出現:「老師,我想做出這個效果可以嗎?」、「老師,它的功能好少」、「老師,它的限制好多,我想要讓這個腳色可以XXX」,這部分也是我希望可以帶著孩子們體驗的:讓寫程式的目的回歸自我需求。因為需要,所以要寫。因為要寫,所以才要學。而不是一味的老師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如此的學習動機的轉換便是在這個專題中非常著重的一環,不過Code.opg本身的限制確實很多(因為它是給予初學者接觸與練習程式的網站),因此也有推薦許多孩子可以直接自主接觸像是Scratch等軟體,唯有自己真的想了解了,學習才會有堅實的著力點。

在這個主題的最後,我們一樣透過一份個人簡報進行報告,簡報內容包括:挑選一上課學習過的專題進行改編、講解程式碼、說明設計概念,以及實際運行一次。與先前報告不同的是這次是個人報告的練習,孩子們常有的狀況是,在台下都很能侃侃而談,但到了台上後卻因習慣、緊張等因素,變成放不開,或是只按照簡報上的字念,這些在對外溝通時,都是非常不樂見的狀況,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其特色,應能練習將自己的內容、自己是誰,完整表達給他人知道,否則好不容易這麼辛苦地做完報告,或是蒐集資料了,卻因為報告而沒有展現完整的話真的非常可惜。

因此在上述考量下,本學期的許多Seesaw心得與任務,都會希望孩子們盡可能地將自己的想法拋出,也才會有許多字數限制的作法,很多時候孩子們會提到:「我想不到」或是「我就沒有想法」或是「要打100字好多」,但大部分的原因都是「還不習慣這樣思考」或是「不一定要同意,也可以反對」以及「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要求與問題的核心」,因為透過實際問答的方式,幾乎每位孩子都是非常樂於分享的!那麼就應該把這樣的情況,也試著刻意練習套用至文字敘述上,如此在未來的許多面向皆有益處!

圖:學生心得
圖:學生心得
圖:學生心得

【主題三:紙電路與綠建築】

到了本學期第三個大主題,與前兩個主題的性質相較有所差異,在此先與孩子們花了滿多時間解釋:「為何要學電路?」主要希望在每一次的主題中,大家都是帶著未來的想像,並且深知自己:「為何而學」,如此方能在學習過程中,即使遇到許多挫折也不至於完全喪失學習目標或過度徬徨無助。

紙電路的主題會擺在五年級第三學期中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專案課的性質本身就「非以程式為主」,而是希望能透過一個個的技術與工具的習得,讓孩子們有能力可以做出自己想要做的專題作品,並且在每次的學期末或是學年末以相較完整的專題整合其技能本身的應用。因此,從學習地圖綜覽,本學期將銜接小六程式電路開發板:Micro:bit,以及再更未來的七年級電路程式開發板:Chibitronics,以及再八年級的:Arduino做基礎打底。

因此在往後的學習內容上,電路本身的概念將會被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也是因為如此,孩子們才有機會能夠透過電路板媒材做出許多不可思議的互動作品,所以本學期最後的主題雖是電路,但會以相較低門檻的方式帶著孩子進入到這個世界,不會到「純電線」或是「焊接」等技巧。在主題前半段練習了基本的電子元件運作原理,以及最單純的「迴路」、「串並聯」,希望能讓孩子們慢慢理解抽象的電路概念。接著嘗試使用銅箔膠帶作為外接線路,讓迴路能夠以具體的方式出現在紙張上,再透過安插燈泡形成並聯的結果,到此為止,孩子們算是對電路、迴路、電子元件先有初步的想像。

圖:電路教學過程

圖:電路教學過程
圖:電路教學過程

圖:電路教學過程
圖:電路教學過程
圖:電路教學過程
圖:電路教學過程
圖:電路教學過程

緊接著的是進入到「綠建築」的概念,由於在專案課中皆會學習到各式各樣的單點技術,而在學習技術的同時若是沒有需求或目的、情境的設計,將會顯得相較無趣與匱乏,因此在這次的主題導入則是以綠建築的方式讓孩子們能夠在學習相關概念的同時,賦予作品本身創作性。

在綠建築的學習上,與孩子們討論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建築物之間的差異,這部分以先前有外出過的「北投圖書館」,以及同是圖書館的「台北市立圖書館」進行比對,從兩座建築物的本質皆為圖書館的角度出發,比較兩者間的地點、位置、設計、顏色、材質、額外功能等,讓孩子們理解,在功能性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如何創造更多可能性於這些日常中,更在最後自己搜尋一座世界上已存在的綠建築資料,並以其為目標做出作品的prototype搭配紙電路的方式進行創作。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圖:綠建築作品製作過程

【期末資料整理】

在學期的最後,我們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帶著孩子們逐步整理整學期的資料,包括先前練習過的文字心得,做過的文件紀錄、簡報設計報告以及程式專題,每個孩子都整理出了3.40頁的個人整學期的學習軌跡。藉由一個學年的完結,養成資料整理成冊的練習習慣。最後這個環節,亦特別強調本學期的成果不像前兩個學期,會是最後花費三週左右的時間完成一個相較大型或完整的作品,而是在過程中好好練習各項專題,並在最後練習整理成冊,雖然可能沒有每個同學都能習慣如此方式,但希望能至少先開始刻意做出「整理」的行為,剩下的版面、格式等細節,則可以慢慢調整與精緻化!

圖:成果發表會現場
圖:綠建築作品
圖:期末作品
圖:期末作品
圖:期末作品
圖:期末作品

【我是海霸王活動】

除了上述提到的課程之外,在本學期中也嘗試讓孩子們練習籌備一項整屆的活動,而這次的目標是要辦理一場全五年級的海霸程式桌遊競賽。作法則是先以表單選出四種類型的角色,分別是

1. 主辦單位組:每週兩次中午時段與老師討論籌備活動相關事項

2. 參賽組:1-3人組成隊伍參加海霸活動比賽

3. 裁判組:在比賽中監督參賽者是否有違規情況出現

4. 觀眾組:做一個有品質的觀眾,在觀賽期間不影響參賽者,且每週至少觀賽一次

5. 吃瓜民眾組:可來可不來,不用負任何參與責任

吃瓜民眾組在一些討論的過程中也清零了這個組別,所以可以說是全五年級一起參與的活動。

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主辦單位組在一個月左右的籌備時間,從無到有慢慢討論出賽程、賽制規劃、規則、對戰組合等各項細節,實際帶著同學們完成一整段從預賽、小組複賽,再到四強與冠亞,為期三週的循環賽事!討論完畢後,接著就是三週的連續性的當天有專案課的中午時段,各小組就會開啟工作模式,有些負責提醒大家記得參與、簽到、有些負責參加比賽、有些負責擔任裁判監督、有些負責看看各組對戰狀況,看看同學們都在做什麼體驗團體活動的參與感!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圖:活動現場

【後記】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帶著孩子們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承襲了上學期也有與六年級的專案老師一同辦理了五六年級科技競賽,覺得這類型的活動對於孩子們而言都是非常珍貴且真實的體驗。此外更在這次活動辦理前一開始就說明,這次的活動不會有任何的獎品或加分,只會有一張參與證明的獎狀,單純覺得有趣再參加就好!

圖:科技競賽現場
圖:科技競賽現場
圖:科技競賽現場
圖:科技競賽第一名
圖:科技競賽全體參賽者合照

因此很開心感謝這次在辦活動時所有孩子的熱情參與,讓整個學期末在一連串對戰的驚呼聲中順利度過,各組也各司其職的完成了這次的活動辦理!儘管過程中絕對有可以再優化的部分,但藉由讓孩子們參與許多的嘗試,開啟對於各式各樣事物的視野,是為這次活動內容的核心目標。

圖:全體大合照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