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祥
宋世祥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推動人類學的大眾化與跨領域合作。目前在中山大學服務,南北兩地奔波。

「人類學」如何成為關鍵字?真的有這麼人多在乎人類學嗎?

重點:

  1. 出版市場上「人類學」近年來成為關鍵字,也反映了人類學的價值逐漸被社會所看重。
  2. 粗成這股趨勢發展的力量在作者看來有「設計思考的熱潮:實用人類學成為業界所需」、「學運之後青年世代對於多元視角與意義詮釋的追求」、「青壯世代學者們的努力」、「新一代人類學書寫者的耕耘」、「科技發展下人們重新尋找「人存在的意義」」

3. 這股趨勢只反映了表層的需求,但仍須多元耕耘,增加台灣人類學與社會互動的介面。

我並不是出版業的人,但作為人類學家可以感受到就在過去幾年之中,在出版市場上「人類學」突然成為「關鍵字」,以及社會整體逐漸重視人類學的價值。相較於早年的,今日不只許多的國內外人類學相關學術書籍或是科普書籍得以出版,許多不是由人類學家所寫的書,在書名或是副書名上也都冠上了人類學,再不然就是出版商在宣傳文案上強調作者的人類學背景,又或是作者本身突然也被冠上了「人類學家」的稱號。

根據筆者粗略的計算,在台灣非學術書版社所推出的出版品中,作者為人類學家、書名以人類學為題、宣傳重點強調人類學等的書,在2014年以前每年約有10本上下,但在2014以後,上升到一年15本的成績,到了2017年則有19本。可以說,「人類學」已經成為近年出版市場的關鍵字。

書市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台灣知識市場上所關注的重點,也代表了一定的社會思潮。特別是跟2014年以前相比,現在幾乎可以說是人類學在台灣最受大眾歡迎的一個階段。那麼這股浪潮是如何興起的?在筆者看來,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切入。

設計思考的熱潮:實用人類學成為業界所需

這幾年「設計思考」成為大學內部與企業界的熱門詞彙與學習重點,伴隨此現象的還有「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等風潮。但要實踐「以人為本」、「把使用者放在中心」的「設計思考」,提出該方法論的設計公司IDEO強調了要用「人類學」的方式來進行課題研究,好發展出真正對人有用的設計作品。

有趣的是,IDEO創辦人之一的大衛凱利在2008年曾經出版《決定未來的十種人》(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一書,書中分享了IDEO在創新過程之中最重視的十種人才與人才特質,而在這之中「人類學家」便排在第一名。在這本書之後,台灣人類學界才注意到人類學在學術之外的價值,也有高中生在讀完這本書之後,以台大人類學系為志願。這本書可以說是近年來台灣社會注意到人類學在學術以外的社會應用價值的起點。

這裡跳開講一件有趣的事,2008年也是莊祖宜小姐首次出版《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這本自傳兼廚房現場民族誌式的著作,除了成為紅遍華人社會的暢銷書,也拜這本書之賜,「人類學」也首次被很多人知曉。

學運之後青年世代對於多元視角與意義詮釋的追求

從出版品的波動來看,2014年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後人類學相關的出版品便不斷增加。在筆者看來,當年的「太陽花學運」可說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其不只帶動了青年對於參與社會、改變現狀的熱情,也帶動青年們更加熱衷找尋「多元觀點」與「意義詮釋」。在學運期間,台灣的人類學家們也積極參與其中,在戶外場域以講堂形式分享人類學視野下的台灣現狀。對許多「太陽花世代」的青年朋友來說,尋求多元視角與尊重多元文化的人類學正好呼應了該世代的追求。

青壯世代學者們的對外發聲:【芭樂人類學】&【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在2009年11月起,台灣青壯人類學家們成立了【芭樂人類學】共筆部落格,用淺顯易動懂的文字介紹自己的研究,也用文字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開啟人類學家在Web 2.0時代與公眾對話的先河。至今【芭樂人類學】除了每週一篇新文分享之外,也成為很多人類學學界新進成員向公眾初試啼聲的平台。

2012年十二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FB粉絲專頁由宋世祥、陳懷萱與蕭琮容成立,宗旨在於成為一個知識服務的平台,推動人類學的大眾化與跨領域應用。在2014年下半年後,服務的範圍從線上走向線下,舉辦各種以人類學應用為主題的講座、論壇、說書會、工作坊等等。目前【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以「人類學科普」、「人類學職涯分享」與「人類學職涯培力」為三大服務方向,持續在線上與線下為喜歡人類學、想要學習人類學的朋友服務。

在我個人來看,【芭樂人類學】與【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分別代表了人類學的學術公共化與大眾實用化兩種不同取徑,分別以各自的方式擴大了人類學與社會的接觸介面,也讓社會看到人類學其實不只有學術的深度,也能有生活應用的趣味與價值。

新一代人類學書寫者的耕耘

除了有學界學者們嘗試讓人類學走出學術殿堂,更有許多年輕與新一代的人類學書寫者在書寫上努力,分享自己的人類學視野與經驗。這些書寫者多半沒有學術的包袱,但都擁有人類學的視野,把自己的田野經驗、人類學思考、文化反思等以淺顯易動的語言分享給大眾。除了前文介紹過的莊祖宜外,還有《憂鬱的邊界》作者阿潑(@annpo)、《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作者魏明毅、《深深女子的公寓料理》作者毛奇(蕭琮容)、《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作者鄧湘漪、《沒什麼事是喝一碗奶茶不能解決的……:我的人類學田野筆記》作者梁瑜。有趣的是這些作者皆為女性,他們的書寫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當代人類學大眾書寫上女性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此外,出版社逐漸意識到人類學的價值也功不可沒,沒有出版界與媒體的支持,也就不會有上述諸書的出版,更不會有今日所得到社會關注。

科技發展下人們重新尋找「人存在的意義」

2016年Google旗下的人工智慧Alpha Go打敗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宣告了人工智慧的時代正式到來。在這之後,人們心中關於演算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即將全面進入人類生活,或是取代人類勞動力的焦慮開始廣泛蔓延。我在許多場活動中都能發現,這種焦慮也讓人們發展出想要更加了解「人類」的動機,也希望能發掘人面對新的「物種」威脅時,自己可能還能佔有的優勢。在這樣的情緒下,主張以全貌觀、多元視角來理解「人」的人類學帶著大眾重新認識人的獨特之處與各種可能性,多少舒緩了這種焦慮。

但這樣就夠了嗎?

在筆者看來,上述的各方力量共同讓「人類學」成為了過去幾年社會上重要的「關鍵字」,讓人類學或是人類學家享有了在過去都沒得到過的社會注意力以及社會影響力。但這樣真的就夠了嗎?台灣的人類學未來有了清晰的發展前景了嗎?

目前,台灣仍然只有少數大學擁有人類學系,各大學的「人類學通識教育」也尚未成熟,人類學博士在台灣的工作依舊受限。同時,儘管許多以人類學為核心的系與碩士班都有滿額,但台大人類學系的博士班已經兩年沒有新生加入,以反映了在民眾對於高教層次的人類學教育與就業市場仍缺乏信心。

在這股「人類學」關鍵字浪潮中,雖然人類學得到了社會與業界,但其實台灣除了公職考試補教界之外,其實仍然沒有提供足夠的學習管道讓有興趣的民眾與人類學能有更近距離的接觸。或是,雖然人類學工作者舉辦了很多活動,但往往都還限於同溫層之中,擴散效應有限。

此外,雖然【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積極鼓勵人類學的跨領域應用,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產業界對於人類學仍然陌生,仍需要更積極的推廣,才能讓社會從業者視其為重要素養、讓業界也更加重視求職者的人類學素質。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仍在努力,期待有您的指教與鼓勵。

延伸問題討論:

  1. 台灣社會真的越來越重視人類學了嗎?
  2. 人類學在台灣當前的發展,真的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算是較成功的案例嗎?
  3. 台灣的人類學發展還有哪些結構洞需要補齊?
  4. 其他國家或是區域的人類學有什麼實踐案例可以分享或是學習?

*本文為參與區塊鏈社群平台【Matters】對話封測的引言文,歡迎大家指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