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VC

服務生醫產業超過25年,經歷研發/產品管理/事業開發/銷售業務/品保法規等工作,工作橫跨美國,台灣,產品經歷家用醫材/專業醫材/實驗室設備等,在這個園地貢獻自己一點經驗及想法。

馬太效應

(编辑过)
努力不會是沒有代價,可以不要蠻幹,但不能不努力。即使在這個上天給了上萬金幣之AI時代皆然。好命代表還是要不斷的努力,完成來到這世的任務。

有關馬太效應的來由,解釋,可參考以下。

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英語:Matthew effect),指科學界的名聲累加的一種回饋現象,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於1968年提出[1][2]。其名稱來自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3]中的一則寓言。類似的有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簡言之,就是「贏者全拿」效應。
馬太效應典出《馬太福音》第13章第12節和一對相似的經文(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 《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路加福音》第19章第11-26節: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如果按字面上的意思,雖然這很符合現代世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像。

但當時我的直覺是認為當時馬太福音的所要表達者有其核心意義。

首先,我認為神愛世人,如同稻盛先生所言,這是宇宙一股善的力量,帶著人們走向幸福,而之前讀到的耶利米書,也看到神用警示希望人民迷途知返,即使懲罰,也是希望人類走向正途的手段。

按這個脈絡,原文應該是指引人類如何向上,走正道。

所以我查了一些資料,就愚者有限的知識,認為,這句馬太福音13:12需要與馬太福音25一起了解,就比較合理。

人類因為見識的限制,對上天運作的道理不容易了解,所以經典之書常用比喻來協助說明,如同以前看到佛經提到,如果道理是燭光,經書則是指向光的手指,比喻也是如此。

故愚者順著手指方向觀之。

馬太福音25:29再次提到這句話,但如果往前看,也就是是25:14-28,就有清楚的輪廓,因為14-18是描述29比喻。

可參考以下連結

馬太福音 第二十五章

愚者淺見,這裡比喻的是天國,在14節之前,是比喻聰明者相對愚者如何準備充足,在適當時機進了天國。

而14節開始,也是另一種比喻,話中主人依僕人才能給的金幣,就是到天國的機會,或是一個讓其向上提升的機會,越有智慧者,理論上更能領悟更多,進入天國。

如果用佛教的觀點來看,有些人天生有福報,所以要善用福報精進,修成正果,反之,原有的好緣也就是消失。

另外一個思考,人生在社會的目的是服務,更高才智者理應用智慧服務更多人,若是有限,也可服一人之務。

但放著上天給的機會不順天命作事,或是精進,那就浪費這個機會,最後可能一無所有,應該就是此理。

在職場看到很多案例,如以前提到的人才培養,頂大生因為自己的障礙,所以就在那個圈圈,反而一些地區學校的非本科生,因為努力走出一條路,另外也有以前部門三位頂大生,因為努力,為公司創造新局,沒想到以前寫的故事,都可用此說明。

這也是一種解釋。

努力不會是沒有代價,可以不要蠻幹,但不能不努力。即使在這個上天給了上萬金幣之AI時代皆然。

馬太福音25章譬喻所提到的金幣,是上天給的天賦,才能,或是槓桿機會,從未是個人私有。

好命代表還是要不斷的努力,完成來到這世的任務。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