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
山地

山地,前Breakazine總編,做咗十年了,後轉試做新project,2019年跟友人一起創辦「創傷同學會」,2021年下半年,見時勢太惡,想由ABC起重新學做人,每星期迫自己看一本書。

R for Resilience

在強風中,山坡上有三棵樹,第一棵堅持不倒不歪,風過後似絲毫無損;第二棵被吹得東歪西倒,風過後卻能回復原狀;第三棵被吹斷變型,幾乎攤倒地上,風過後甩皮也甩骨。哪一棵,最有韌性?

文:山地




Resilience,這兩年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個字。身處香港,壞事推陳出新,每一天都在考驗你生命的韌性。曾擁有的、曾珍惜的,我們像邊行邊脫落,好不容易走到今天,還完好嗎?

昨天,跟一班陌生人忽然圍爐,碰巧有大學生、記者、社工、做NGO的,自然大吐苦水。席間,談到生存的應付策略,笑說,除了「躺平」,還有「內捲」,捲縮在自己的生活圈內,耕田也好,畫畫也好,不看新聞,也不問世事。

看見「甩皮甩骨」的他們,想起一幅圖畫,Stephen Joseph 在 What Doesn't Kill Us 一書中描述的:在強風中,山坡上有三棵樹,第一棵堅持不倒不歪,風過後似絲毫無損;第二棵被吹得東歪西倒,風過後卻能回復原狀;第三棵被吹斷變型,幾乎攤倒地上,風過後甩皮也甩骨。哪一棵,最有韌性?

這三棵樹,第一棵抵抗力強(resistant),第二棵能迅速回復(recover),但生命的韌性(resilient) ,卻展現在第三棵。只要你不放棄等待,數年過後,在傷痕中會見嫩葉長出,展現生命另一種形態;就如山竹後被吹斷的大樹,以為是擱在路旁的殘枝,卻竟然生機再現。

這種生機再現,或說浴火重生,稱作「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像周星馳電影的橋段,創傷激發潛能,叫生命經歷重整(reconfigruation)從此脫胎且換骨,由小混混變成大英雄。然而,現實中,我們並不是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怎能天蠶變身?何況強風像沒有稍停的一刻,少說正向教育吧!

Stephen Joseph經二十多年的研究,卻發現我們太少看自己內心成長的動力,常把幸福與苦難二極化。他說,不論是經歷猶太集中營、二戰、越戰、911等災難,或喪親、小產、被強暴等的痛苦,創傷不一定就只有「創傷後遺」(PTSD)的悲慘宿命。經多年追踪及問卷調查,他指出有30-70%的人,即或經歷PTSD,也可以在創傷中成長。因為創傷與成長本連在一起,這種成長展現在三方面:個人性情、價值信念、與人關係上。

他舉了許多研究說明,經歷苦難的人,往往更認識自己、更清楚自己的信念、更知道什麼是生命最重要的;更珍惜身邊的人、更感恩日常的一切;同時對生命的可能性更開放、更容忍苦難、也更能與人共苦(compassionate)。簡單來說,生命更厚重。

然而,一切不能浪漫化,這種成長跌跌碰碰,也很痛。他不諱言,當創傷太大,成長機會也會減小;但當成長開始生根,創傷後遺帶來的影響就減小,承受打擊的能力也就增強。那,怎叫成長啟動,叫我們熬得住?Stephen Joseph提出了THRIVE  model的應對之法:

  1. Taking Stock:即使你甩皮甩骨,大多時間在躺平或內捲,即或如此,也給自己來個基本的盤點。是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但不能逃避的是,去問問自己是否吃得好、睡得足、有人傾訴嗎?請由善待自己,也對自己仁慈開始。(看G for Grief Work) 
  2. Harvesting Hope:檢察內心有什麼種子和火苖,保存希望。(看A for Active Hope)
  3. Re-authoring:為自己重構故事,不視自己為被動受害者,而是努力的生存者,甚至是thriver,建立成長開放的mindset。(看 F for Fusion of Horizon) 
  4. Identifying Change:發現自己的改變,那管只是微不足道,與跟陌生人打招呼,發現路旁的小花,也寫下。
  5. Valuing Change:由一絲積極開始,發現自己新的著力點、能力、興趣。
  6. Expressing Change in Action:把改變化作行動,融入生活,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嗯,說長了,往後再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