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閱讀誌
Openbook閱讀誌

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現場》原來「文化底蘊」、「一見鍾情」背後都是階級?布赫迪厄《區判》譯後分享側記

(编辑过)
布赫迪厄花了相當的篇幅,在《區判》書中分析中產階級的思維與行動。邱德亮形述,布赫迪厄筆下的中產階級,往往「想要往上爬,但爬不上去」。邱德亮分析,《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稱不上貧窮,也不算富裕,卻為了墊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打腫臉充胖子,超支、借貸購車,卻終究沒能得到認可。這似乎能對應到布赫迪厄在《區判》中,提到中產階級可能會刻意搬弄並不打從心底瞭解的詞彙,或是借款支付自己難以負擔的生活型態。
法國社會學大師布赫迪厄(左)名著《區判》,繁中版由學者邱德亮耗時10年完成翻譯。(布赫迪厄圖片來源:wiki;講座照片:信鴿法國書店提供)

文|謝達文(自由撰稿人).講座照片|信鴿法國書店提供

編按:法國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1979年推出鉅作《區判》,不僅深刻剖析不同社會階級內部的資源差異,更進一步拆解其運作規則、解釋人們在其間的行動。《區判》被認為是洞穿「文化將挑戰或鞏固階級」的起點之書,國際社會學會(ISA)曾將本書評選為20世紀十大社會學著作之一,在全球文化、藝術乃至教育等研究領域都廣受援用,也出現在台灣現行的高中公民課本中。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邱德亮費時10年完成翻譯的《區判》繁中版近日問世,信鴿法國書店邀請譯者分享書中「文化資本」、「場域」等概念​,本文是活動菁華摘要。

社會學鉅作《區判》在出版將近半世紀後,終於被完整譯介到台灣。《區判》時常被稱為「天書」,其來有自:作者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理論野心龐大,且文句向來以詩意、繁複著稱,「一個句子可以長達半頁或一頁」,細密纏繞,頗有門檻、難以閱讀。

然而,本書台灣版譯者邱德亮一拿起簡報筆,馬上露出自信微笑,向滿場聽眾保證:「《區判》這本書我教了十幾年,我有把握能讓大家都聽得懂!」

➤從文化層面,察覺日常中隱含的權力結構

布赫迪厄生於1930年,是郵差之子,從小在法國西南方小鎮長大,畢業於菁英匯聚的巴黎大學文學院及高等師範學院。1954年他通過哲學教師會考,取得教師資格,同一屆通過會考的還有大名鼎鼎的解構主義哲學家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歷史學家埃曼紐.勒華.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

德希達(左)與勒華.拉杜里。(取自Wikimedia Commons)

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布赫迪厄從事民族誌研究,不到30歲就出版第一本研究專書《阿爾及利亞社會學》(Sociologie de L'Algerie,英文書名The Algerians),在法國一出版就聲名大噪,1962年於美國出版。本書樹立他在人類學的名氣,也引起學界廣泛關注。

1964年起,布赫迪厄陸續於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高等社會科學院任教。他找來同事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及歐洲社會學研究中心的同儕合作,以總編輯身分在1975年成立學術刊物《社會科學的研究行動》(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之後他更成為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機構法蘭西公學院的社會學教授 。

71歲過世時,布赫迪厄已累積了25部著作,《衛報》評價他為「許多人心目中的當代知名學者」,與傅柯(Michel Foucault)、巴特(Roland Barthes)、拉岡(Jacques Lacan)等思想家齊名。學術著述以外,布赫迪厄也積極參與政治,尤其對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和移民議題最為熱情。

《社會科學的研究行動》(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刊物書影(取自Persée)

《區判》不僅揭露了品味與審美標準的社會意涵,也讓讀者得以在文化、美學中察覺日常中隱含的權力。

根據Google Scholar上的統計,《區判》一書在學術界已被引用超過10萬次,引用者當中有人深受啟發,也有人大力批判。不論立場如何,身在相關領域就絕對無法繞開這部名著。

邱德亮目前任教於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前後花費10年的時間,才終於將這本他口中的「天書」呈現在台灣讀者眼前。面對《區判》這樣經典卻又難以消化的理論書,他建議,或許可以先從「人與人之間的分類和比較」這個觀念切入。

社會中的「分類原則」

講座一開始,邱德亮說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是建立於比較之上。比較時,人們採用的標準不只有單一指標,常會下意識進行綜合判斷:他的學歷高不高?有沒有錢?談吐如何?人們會藉以判斷彼此是「厲害」還是「弱」,從而牽涉到階層分類。

將人分類的驅動力不僅是分出高下的虛榮。不同社會領域中,若一個人因為他的一些特質而被分到「比較厲害」的那群,通常就能夠獲得更多好處;這些能幫助一個人獲得好處的特質,布赫迪厄就會定義為「資本」(capital)。擁有財富即是擁有「經濟資本」;若接受過高等教育、能對於文化藝術有「品味」與判斷力的優勢特質,則被命名為「文化資本」。

邱德亮以取得高等教育文憑為例,大多數人取得名校文憑背後,其實是擁有豐沛的家庭資源、投資時間心力接受學術訓練,此後才更容易能在就業市場的比較中勝出。因此,高等學歷也就是一種文化資本。



邱德亮舉朋友騎馬跌倒的故事為例:「我問他怎麼跌倒的,他說騎馬,哇!我馬上退後三步,感覺他超厲害的,我連台灣有馬場都不知道。」邱德亮說明,依照台灣社會中人們共享的分類標準,騎馬經常會被劃分為「比較厲害」的運動,但分類並不出於主觀喜好,而是這樣的分類原則「客觀存在於這個社會之中」,是由社會全體成員所共享。

每個人的「品味」——也就是人們在運動、飲食、音樂、閱讀等方面的種種選擇,總是會被認為有雅俗高低、厲不厲害之分。同時,騎馬這一類「厲害」的活動,又通常需要比較多的「資本」才能夠駕輕就熟。因此,在分析上,我們就可以依據人們的資本多寡、品味高低,分出不同的階級。

《區判》書中,布赫迪厄將擁有比較多資本的這群人理解為「支配階級」,他們的品味也普遍會被認為是比較厲害的品味。擁有較少資本的一般人即是「普羅大眾」,其品味與氣質通常會受到貶抑。介於支配階級與大眾之間,則是過渡的「中產階級」,也是布赫迪厄要探究與闡述的重點。

社會階級與品味的關聯:力爭上游卻總是失敗的中產階級

布赫迪厄花了相當的篇幅,在《區判》書中分析中產階級的思維與行動。邱德亮形述,布赫迪厄筆下的中產階級,總在努力學習上流的偏好與風格,往往「想要往上爬,但爬不上去」。而礙於文化或經濟資本不足、上流社會的品味也不時變化,中產階級總是無法真正習得上流品味,「不是做得太多,就是做得太少」,永遠無法自然表現、恰到好處。

相對於大布爾喬亞們收藏名畫和奢侈品,他們(小布爾喬亞,即中產階級)注定花很多時間和心血去收藏並分類那些廉價的小東西(集郵和微型工藝品)——那些相對於主流知識而言,通常已降級的微型文化(culture en petit)。

邱德亮順勢提到前陣子瘋傳、上下集觀看次數平均近700萬次的網路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Eric Duan製作的《山道猴子的一生》,以「車圈」跑山文化為背景。故事主角是位在超商上班的年輕重機車友,因自卑而虛榮心膨脹,想分期付款購買售價上看百萬的酷炫重型機車跑山,陷入還款、負債的迴圈。遇到勢利劈腿的感情對象後,在新一段關係裡是非不分、迷失自我,最後遺憾地在臨時起意的山道飆車中意外身亡。

邱德亮分析,《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稱不上貧窮,也不算富裕,卻為了墊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打腫臉充胖子,超支、借貸購車,卻終究沒能得到認可,也讓正直的友人、善良的伴侶離自己越來越遠。

這似乎能對應到布赫迪厄在《區判》中,提到中產階級可能會刻意搬弄並不打從心底瞭解的詞彙,或是借款支付自己難以負擔的生活型態。布赫迪厄在書中指出,這種「對財產的焦慮感」、「沒有安全感的心態」,除了展現於拚命收藏不主流的藝術品,也表現在對情人的佔有欲跟嫉妒之上。

總之,一句話,自信。這種擁有的自信,也精準地對照於天真、無知、卑賤、認真,正是在此洩漏他並不符合主流。「若有比我更不屈不撓的,就去做吧!」「一顆勇敢的心,沒有什麼不可能。」「在功夫上,我獨孤求敗。」

不過,邱德亮也提醒讀者,雖然布赫迪厄劃分出支配階級、中產階級、普羅大眾這三種階級,卻也同時強調階級內部蘊含的差異。以所有成員「資本總量」都很高的支配階級為例,即使位處優勢,每個成員的「資本種類」間的配置卻可能並不相同。

學界最常舉的例子,就是大學教授與富豪。大學教授享有社會名譽及學術聲望,具有高度文化資本,卻並非社會上最有錢、最具經濟資本的一群人。反之,富豪雖然擁有令人稱羨的財富(即經濟資本),卻可能也相對欠缺文化資本的積累。這兩群人雖然同屬支配階級,卻由於資本配置不同,品味、氣質也會有具體差異。

➤咖啡廳一見鍾情並非偶然:一切都關於資本與階級

關於階級與品味的關聯,生活中的例子是所謂「一見鍾情」。我們總會聽到這樣的故事:一個人在咖啡廳遇到陌生人,相談甚歡,一見鍾情。

邱德亮說,這看似是命運的巧合,但從布赫迪厄的角度出發,這樣的相遇必然也經歷重重的社會篩選:

社會感(sens social)可以由每個人身上承載無限多餘的象徵性符號系統來辨認和彼此標定:衣著、口音、舉止、步伐、儀態等,都會無意地被記錄成為「反感」或「好感」的基本選項。

關於階級與品味的關聯,生活中的例子是所謂「一見鍾情」。我們總會聽到這樣的故事:一個人在咖啡廳遇到陌生人,相談甚歡,一見鍾情。

從《區判》的分析看來,巧合背後都是基於資本的篩選,甚至可以說是相當「暴力」、一翻兩瞪眼:擁有相似的資本、產生類似的品味,才會將彼此視為自己人。我們可以思考:開頭的話題假使是閱讀選擇與電影,兩個人如何才會剛好都讀到一樣的書、看同類型的電影並產生類似的感受?怎樣的人平常會去咖啡廳?(有閒暇餘裕、不必為維持生計奔忙的人)什麼社會條件的人才會習慣在咖啡廳讀書?(有閱讀習慣、嚮往成為知識分子的人)

邱德亮特別澄清,人們未必是處心積慮想展現階級地位,才刻意選擇自己要讀什麼書、看什麼電影、聽什麼音樂。連布赫迪厄也承認,人們的心態確實常常單純地認為,自己的種種選擇是出於「我剛好喜歡」。

然而,品味與階級之間的關連,並不是人們沒有意識到就不存在。甚至正是由於人們經常沒有意識到兩者間的關連,才讓支配階級除了可以坐擁各種優勢,還能同時宣稱他們並非得益於經濟或文化資本雄厚,而是自身「有內涵」值得擁有優勢。相反地,其他人沒能享受到經濟或文化資本上的好處,則是自己不夠努力上進、「沒氣質」。

邱德亮也分享,在臺灣,富有財力的支配階級常會自稱很有「文化底蘊」。「到底文化底蘊是什麼意思,現場有人可以告訴我嗎?這樣的詞聽起來很偉大,好像是我們自己沒水準都不懂,如果真的要去問他們『底蘊』是什麼,還怕會被白眼。」邱德亮表示,即使自誇者實際上內涵空洞,支配階級卻還是能藉此強調、說明個人品味何以優越,進而正當化他們所擁有的特權。

➤期待透過《區判》,開展對台灣社會的理解

講座最後,邱德亮指出,布赫迪厄的主張經常被誤讀。不少人以為他強調的是優勢階級一定會特別喜歡怎樣的藝術,或是會用什麼樣的行事作風。在這樣的誤讀下,不時會有人批評《區判》已過時,或者太過仰賴法國經驗。邱德亮也誠實補充,他曾詢問法國人,得到的答覆也是書中案例確實已不太符合法國現狀。

但是,邱德亮想提醒讀者,閱讀《區判》時,不該被書中對70年代法國案例的討論侷限。他建議讀者可以練習運用布赫迪厄提供的文化資本、階級與品味的分析視角,去思考、去觀察自身所處的社會狀態。他期待引進《區判》之後,能進一步發展出更多符合台灣現況的社會分析——這也是他懷抱使命感,花費10年心力與同儕腦力激盪、來回討論,完整翻譯本書的初衷。●(原文於2023-10-05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區判: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
La Distinction :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作者: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譯者:邱德亮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9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法國一代社會學大師,1930年生,後於巴黎大學文學院及高等師範學院受教,取得哲學教師資格。自1964年起先後任教於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及高等社會科學院,1981年成為法蘭西公學社會學教授。長期主編《社會科學研究學報》(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奠定其法國社會學研究主導地位。1996年自立門戶,開辦「以行動為由」出版社(Liber-Raison d’agir),專門出版社會科學宣傳小冊。終其一生,布赫迪厄不斷透過學術論辨及社會參與投身世界,著作俱稱經典,主要作品有《區判》、《學術人》、《國家貴族》、《繼承者》、《藝術的法則》、《社會學問題》、《世界的苦難》、《論電視》、《防火牆》、《實作理論綱要》、《所述之言》等。2002年辭世。相關著作:《以火攻火:催生一個歐洲社會運動》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