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儒
林柏儒

簡報設計師︱總是想東想西

努力的姿勢,並不只有一種

〈對話錄:與迷茫自己算不算努力的人〉


朋友:

「我前一陣子在想我是否不夠努力這件事,我有時被說會給自己太多心理壓力、活得太緊繃,但我觀察一堆熱愛學習的人或是為了某個產出投入 120% 努力這件事,就會忍不住覺得我好像不會這樣做(...)我不確定是不是出於提前止損而不願太全心投入,但又會一直想給自己創造新嘗試、有變化的挑戰,才讓外界以為我是很努力精進自我的人,不知這算不算矛盾呢?」


我:

「雖然我不是很確定這個困惑的核心是什麼,但我目前有以下感覺:

1. 你覺得「努力」作為一種心態或精神,是十分值得嘉許的,尤其是與恆毅力相關的面向

2. 透過你對自己的感知與認識,你認為自己並不擁有這種心態

3. 對於自己不是這種類型,覺得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暫時有些沮喪

4. 至於外在評價,你從他人口中得到自己被稱為努力精進型的回饋,認為他們只看見表象而非真正認識你」


我:

「我現在的想法是分成工作成果與主觀感受兩部分來看。

工作成果的衡量和目標有關,如果都有超出預期的話那不太需要擔心什麼。

而如果是希望自己有努力的感覺,這我反而覺得是很妙的地方。一般以為的努力是那種咬牙刻苦式的,十年寒窗苦讀之類,好像得一邊抗拒誘惑,一邊承受痛苦緩緩前行,這才叫努力,才有努力的感覺。

可是這樣真的對嗎?這種努力帶來的成果真的比較好嗎?扣掉好不容易成功之後的驕傲感,這真的是我期望自己的樣子?我覺得不是。

對我自己來說,能夠打出最大輸出的時候往往是我覺得玩得很爽的時候,那種感覺和上述的刻苦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我滿腦子在想的是怎麼搞出一個最屌最厲害的東西出來,完全無視我投入多少成本,這種投入自然驚人。這就像沒有人會嫌遊戲玩太久,而這是否是一種努力?」


朋友:

「我的確對於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算很清楚,所以對於有些努力的人對於所有工作或任務都很認真投入這件事,一開始感到有點不同意(考量到投入效益),但後來漸漸發現這樣可能會讓我錯過我明明可以做的更好的機會,我就開始反思自己的心態吧。

就像是自問『你是不想過度努力還是你只是怕太努力卻要面對失望,而寧可不想投入夠多力氣』。

我就是會超過某個時數就在想,我有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嗎?」


我:

「會好奇工作以外的地方是不是也有這種不想花太多時間的想法,像是研究興趣、交往相處、睡覺、享受食物什麼的。如果時間是資產的話,你可能是很節儉的人?」


朋友:

「沒錯,有一點。我的確之前會約會心想各行程所花的時間是不是差不多夠了就好,週末也會設鬧鐘在不要太超過的時間醒來。」


我:

「如果回到我最前面的兩方面,工作成果方面,你只要用適合你的節奏把好成果在時限內生出來就好。如果要自己心裡舒服,顯然連續做三小時會不舒服,那就不要那樣做,最後就只剩下怎麼面對自己不是瘋狂努力型。

對我來說,你的努力模式有特有的節奏,而且比較優雅又能速戰速決,不是那種死纏爛打型。這我覺得蠻厲害的,這個特色在許多環境都有優勢,去那些地方吧,不要去長工時是競爭優勢策略的地方哈哈」


朋友說,這個形容讓他想到日本武士,我想大概是指「居合道」那種瞬間劈斬的招式吧?

過去我也跟這位朋友共事過一個專案,明明工作能力又快又穩,成果也亮眼,卻擔心自己不夠努力。我想這種幽微的愧疚,一部分是源於我們對努力的想像太過單一。畢竟,努力是為了交出厲害的成果,而不是成為吃苦大胃王。

無論是我的玩家模式,還是朋友的日本武士,我相信努力的姿勢並不只有一種。

用自己的姿勢努力吧,我的朋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