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媽媽
佛系媽媽

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創傷,深受感動,最後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我的孩子「試底線」?

(编辑过)
不少家長都說孩子會「試底線」,反覆提出要求。還有家長認為,孩子不再提出要求就是變乖了。到底孩子是變乖了,還是對父母死心了,不再向大人求助?

最近在不同的家長群,都看見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在「試底線」,不斷提出要求,反而伴侶較凶,孩子就沒有對伴侶「試底線」,讓他們懷疑自己是否也應該嚴厲一點。然後有家長分享他們「溫柔而堅定」的守好界線後,孩子不再「試底線」了。
我看了感到很難過。

幼兒及初小的兒童,仍然在一個十分「活在當下」的狀態,他們十分連結自己的身體和感受,當覺察有需要時,會想即時被滿足。然而他們能力不足,無法滿足自己的需要,只好求助於大人。可惜這些求助的舉動卻被視為「試底線」。

例如孩子肚餓想吃餅乾,但較早前已經吃了零食,又就快到正餐時間,於是家長跟孩子說:「零食時間已過了,你再吃餅乾,待會兒就吃不下正餐,所以現在不能吃。」

但過了幾分鐘,孩子又感到肚餓想吃餅乾,於是再提出要求,家長便覺得孩子在「試底線」,但其實孩子只是在單純在表達自己的需要。然後當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要求,家長便生氣了,可能會用嚴厲的語氣讓孩子不敢再提出要求。

在孩子的世界,他們無法明白為何肚餓了不能吃餅乾,為何要等某一個時間才能吃某一些食物。他們經歷的是「大人是權威,他們會訂立一些規則,然後我必須遵從」,以及「我的需要不會被滿足」、「我的需要是不重要的,甚至是不應該的」、「提出需要是危險的,可能換來責備」等。

當這些信念慢慢紮根,孩子學會了不再向大人講出自己需要,甚至把自己抽離,不再去感受自己的需要時,家長覺得自己的教養成功了。

還記得一位家長分享過,她有跟女兒說明糖果的壞處,成功說服女兒不再要求吃糖果。她以為自己成功了,直至有一天,她在女兒的背包找到糖果的包裝紙。

當孩子肚餓時選擇自己忍耐而不出聲、當孩子想吃糖時選擇偷吃而不告訴家長、當孩子有困難時寧願自己鑽牛角尖也不向父母求助,我們真的成功了嗎?
孩子是變乖了,還是對我們死心了?

回到教養初心,「我只想孩子健康快樂」,我們明明是想有溫馨的親子關係、想做孩子的避風港、想支持孩子發展需要的;為何現在我們卻只想孩子聽話,不想他們向我們提出要求呢? 
那是因為我們小時候,這個世界也是這樣待我們的。
在社會化氣氛下,我們被迫學會了「解決不了問題,便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只要沒有人提出問題,那便沒問題了,真的是這樣嗎?

我不是說無論什麼事情都一定要滿足孩子,不是的。
但我們用甚麼心態來看待孩子的要求,用甚麼方式來解釋我們的決定,這點很重要。

如果我們認為孩子在「試底線」,那便已經為孩子貼上了「不可理喻」、「頑劣」、「不體諒人」等等的標籤。那是因為我們童年的創傷被觸發了,我們會感到憤怒,會很難同感到孩子的感受。

但如果我們能看到孩子只是在為當下的需要向大人求助,我們便更有空間去跟孩子好好連結。

「為何過了零食時間便不可以再吃餅乾呢? 」
「因為餅乾不夠營養,在零食時間已經吃過一次了,媽媽希望你可以吃其他更有營養的食物,媽媽希望你能健康。」

「為何要等正餐時間才可以再吃東西呢? 」
「因為媽媽很重視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希望可以等爸爸下班一起共享家庭時間。」

「那我現在很肚餓,怎麼辦呢? 」
「你能等到爸爸回來嗎? 你現在想吃一點水果嗎? 或者喝一點牛奶? 或者只吃一小塊餅乾? 待會兒就算你不餓,也坐在飯桌陪著我們用膳可以嗎?」

重點是讓孩子知道我們也重視他們的感受,也讓孩子明白我們的感受,一起商討能讓雙方滿足的可能性,而不只是「因為過了零食時間就只可以等食正餐」的硬性規則。

當有一天孩子肚餓時能告訴我們:「我很肚餓,很想吃餅乾,我知道快吃飯了,但我現在真的很想吃。」
當孩子知道很可能會被拒絕,但仍願意跟我們分享他們的需要時,我們才是真正的「成功」了。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