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491
528491

(528491)

辩行记· 22、见仁见智不是和稀泥 (包容性立论-左与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句经常被用来和稀泥的名言,基本等价于“吵什么吵,爱怎么着怎么着吧”。一般来说,话讲到这个地步,再争下去也就没什么意思了。不过非要较真的话,我们还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几乎任何事都可以见仁见智,仁者和智者为什么总还是会有争执?

答案是:仁者往往以“智”为不仁,智者往往以“仁”为不智。说句大白话,就是好人容易把聪明人误会成坏蛋,而聪明人容易把好人误会成笨蛋。

先说前一种情况。以“仁”的视角看世界,那些在专业知识、市场分析、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体现出高超智力水准的人,往往会显得不那么具有同情心,也就是“不仁”。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总是居高临下没人情味儿,经济学家和商人更可恶,何止是不近人情,有时简直就是没人性。

说句公道话,专业人士之所以给人这样的观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专业性本身的要求。因为要专业,就必须尽量不受情绪影响,而专业性带来的人格与经济上的独立,又进一步降低对他人的依赖。两个因素相互促进,难免显得不顾及他人感受,傲慢自大且冷漠无情。

另一方面,不具备相应知识的普通人由于无法理解更深层次的缘由,又倾向于将智者的成功归结为运气,或者干脆就是道德低下。孔子觉得他的学生子贡生意做得好不过是“臆则屡中”(猜得比较准而已),属于前一种;蔡恒公觉得神医扁鹊是在“好治不病以为功”(靠忽悠病人出名),属于后一种。一位圣人,一位国君,难免都对专业人士有这样的误解,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概言之,“仁”之要义在普遍性的感同身受,而“智”的要义在于超出平均理解能力的创见,仁者把智当成不仁,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再说第二种情况。从“智”的角度看世界,宅心仁厚往往会被当成脑残的代名词。因为在我们有意识的专业智慧之上,另有一种无意识的集体智慧,而后者往往会被前者误解成为无知。发展心理学之父皮亚杰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有个经典的实验,给四五岁的小孩子看同样数量的两排物体,得到“一样多”的结论后拉宽其中一排的间距,结果是大多数都回答拉宽了的那排数量更多。是因为这些孩子不识数吗?皮亚杰是这么想的,但是他错了,因为两三岁的孩子反而不会答错。事实上,这些四五岁的孩子之所以会“错”,是因为他们已经初步发展起一种“善意”的解读模式,他们真实的想法是:“你刚才问了我,我说一样多,既然你现在又问一遍,应该是有变化的,那我就说那排拉长间距的变多了好啦!”说到底,这些孩子只是不想让提问的人显得很白痴,却因此被别有用心的提问者当成了白痴,真是天大的冤枉。

在这些四五岁的孩子身上所体现的即是“仁之端”,也就是对意向性的内容做同情之理解的恻隐之心,而这恰恰是逻辑分析和专业理论的短板。所以说,仁与智的视角都有各自的盲区,固守单一的价值体系自说自话,只会把对方看成不仁不智的异类,根本不可能实现“见仁见智”的圆融。因此,真正的见仁见智,绝不是你一套我一套,而是要求仁者体会智中之仁,智者洞见仁中之智;在冷冰冰的专业精神里看到仁心,在傻呵呵的与人为为善中看到智慧,才是真仁人,才是真智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