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觀日記:戒定慧的十日體驗
2021年4月,終於踏上內觀之旅。跟未來十天的室友打招呼時,彼此的第一句話都是:你是離職嗎?當時我在以為情緒相對穩的情況,開始這十天修行的寂靜,內心卻十分喧囂。問題兒童於我,惡夢、打妄想、胃痛又呼吸不過來,這篇日記用QA的方式,記下跟戴明嬌老師的對答。時時提醒自己,回到呼吸。

從愛欲至理智辯證的節度導引_《費德羅篇》
因情感驅力而生之認識與關係、應以理性有節度導引內在矛盾之辨證,對各元素進行分割聚合的梳理,以拓展與界定心靈層次的領域,嘗試回溯體悟原已存在的、不朽的、且具綜整運用的動力形式。

修行日記(一)
我像是一個小朋友,處處得到看不見的「師父」的鼓勵與支持。我忽然明白到《道德經》說的「聖人無常心 以百姓心為心」的真正意義。

體用合一的智慧_從心探究存在
人之存在大義,為探究第一原理;因其為究極目的所以神聖、因須探究原因所以理性。究極目的與原因,即至善,相對於你,那是共善大我。我們須提昇智慧,智慧是探究第一原理之知識,其並非來自感官對外部的追求,而是從心開始,能自在綜觀探索本質,即在人們短暫的生成滅壞生活裡,善於培養發展思維辨析、擇善固執,持續由潛能到實現的動變過程,以趨近原初、單純、包容、永恆、且普遍之至善,型塑體用合一的智慧。

究竟堅固的方法論_楞嚴經
阿難欣賞佛的面相形體,我很好奇,佛於晚年的美好樣態,究竟如何成就?佛很快切入主題,阿難,你要知道這世界人們生生死死不斷繁衍接續,如同車輪那樣反覆轉呀轉,是因為人們不知道「常住真心、性靜明體」;佛之所以能跳脫生死框架,正在於體悟「常住真心、性靜明體」。對人而言,生死是大事,佛認識到人在時空中本來就有堅固不壞的「真心」,而此「真心」成就了佛的安祥光明形體,讓阿難心生崇拜。

修行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
淨界法師 一般凡夫眾生的內心是昏昧闇鈍,他也不知道有什麼變化,但是這些諸天魔王跟鬼神,他有五種的報通,只是差一個漏盡通,最重要的是他內心貪戀三界的塵勞。你現在要離開三界,你要把你這部分的業力消滅,他怎麼能夠讓你去破壞他們認為最安樂的三界呢?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不管你福報有多大,請你乖乖地都攝六根, 好好地修行,沒有例外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 這個大地的莊嚴,我們這樣一路讀過來,會發現一些事情。我想,我們研究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人,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叫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不退轉是很關鍵了。娑婆世界的快樂也好,莊嚴也好,跟聖道基本上是違背的。諸位!在娑婆世界,你要追求快樂,你只能犧牲來生的解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