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斧
2 人追踪
4 篇文章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清明鬼話特輯:謝宜安《必修!臺灣校園鬼故事考》+臥斧網路漫畫專欄《見鬼》

編按:都市傳說、靈異經驗與鬼故事向來讓人又怕又愛聽。今年初離世的說書大師司馬中原在《今夜鬼未眠》的開場白「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全世界的人都怕鬼。恐怖喔!恐怖到了極點喔!」一直是傳誦不止的名句。近日有兩部「鬼故事」作品受到不少矚目,分別是謝宜安《必修!

Openbook閱讀誌

書評》小學同學與連環謀殺案:張亦絢評臥斧《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

理想的社會,應有食物,不應有誘餌。但社會不盡理想,導致吞下誘餌的,往往又是本身具有某種弱點的人。而所謂的「弱點」,又與當事人童年所受的不同暴力遭遇有關。小說對絕望的處理,殘酷中仍不失溫柔。它固然與悲憤及對無能制裁惡行的罪惡感有關,但也可視為給見證的痛苦一個位置(比如當代的「目睹兒」的概念)——推理的腦力激盪將我們保護在遊戲的熱情中,但仍使我們意識到正義難伸可能造成的玉石俱焚。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超越常人的英雄,真的關心人類社會嗎?表層流暢內裡複雜,圖與文完美嵌合的《守護者》

艾倫・摩爾( Alan Moore)與繪者 戴夫・吉本斯(Dave Gibbons)合作的《守護者》,獲科幻藝術界的至高榮譽雨果獎,在美國《時代》雜誌以1938年到2006年為跨度選出十本最佳圖像小說中名列榜首。本文邀請推理小說家臥斧撰寫,帶我們探究創作者巧妙置入,關於超級英雄的反思:當一個人擁有了雙重身分,其一是平凡百姓、另一則是可以無視法規、行使私刑正義的扮裝英雄,他會如何看待自己?

許恩恩

成為自己的鬼:《Fix》修補了「說故事」的意義

小說角色的生命力如果可以引導作家做出不同決定,讀者個體的能動性,也可能翻轉社會腳本所出演的劇情。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