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
昏君

对电影、历史和哲学有广泛兴趣。

浅析《罗曼蒂克消亡史》

       2016年末,程耳带来了他第三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其个性鲜明的美学风格和独特的电影风格让人眼前一亮。电影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尽管它在票房上的表现不尽人意,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对称的画面构图,灯光的细致运用,并且运用了大量的固定镜头,再配合长镜头的使用,形成沉稳克制的电影美学。

       电影使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通过插叙、倒叙将故事拼贴完整,仿佛是在旧上海的废墟上拾捡过去的零碎记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大量的观众看不懂剧情,很少商业电影会使用非线性叙事,而《罗曼蒂克消亡史》在这样强悍具有商业性的演员阵容,程耳依然坚持了自己对艺术的执着,并试图在商业和艺术片找到一个平衡点。至于有没有找到平衡点,也许票房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意味着程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以叱诧风云的帮派大佬陆先生为中心,顺着主线发展插入支线剧情并引出交际花小六、电影明星吴小姐、车夫杀手这些大小人物。虽然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但没有一个角色是多余的,正是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物成就了一个时代,也见证了时代的消亡。

       为了能更加清晰地叙事,电影运用了不少的重复镜头和字幕来衔接时间轴,也有将同一镜头拆分使用来交代隐藏的真相。在电影开头穿着长袍的渡部摘下帽子正要脱衣服,镜头就被切掉了,当它再次出现是在吴小姐那句“大概是喜欢哪个地方,就会喜欢哪里的菜”点醒了陆先生的时候,通过这一巧妙的剪辑手法,将渡部的真面目表露得淋漓尽致,电影也能以此镜头分成两部分:上海人的渡部和日本人的渡部。渡部这个人物是复杂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在车上强奸小六之后,希望她能一枪了结自己;将一直信任和照顾他的陆家满门抄斩,却不忍心杀害自己两个孩子;从未想过在战场活下来,在最后希望找到自己的孩子回日本。渡部是日本的间谍,至始至终上海人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没有人识破长袍下的伪装,他骗过所有人,却骗不过自己。他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加彻底,心中的人性让他放走了小六,血肉的相连让他留下了两个孩子。相比之下,陆先生讲道义,有原则,做事稳妥,干净利落,该杀的人,一个不落。无论是二哥还是渡部,都如陆先生所说的那样“你怎么能不死呢”,陆先生清楚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该做的事,也因为太过清楚,他没有带着小六离开上海,没有去怀疑妹夫渡部,没有看到老五的真心。

       程耳说《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片名是指吴小姐和他丈夫的片段,不成器的丈夫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放弃了吴小姐,在吴小姐的苦苦挽留之下,深情地说了一句蹩脚的爱情宣言,吴小姐知道留不住丈夫,淡然一笑不再多言,反而夸丈夫演技好。这一幕也应了先前拍戏时吴小姐对丈夫说的那样“你应该认真地做这件事,你应该理直气壮地杀掉我”,丈夫没有半分犹豫,不给吴小姐一丝丝的希望,无情地毁掉了这段罗曼蒂克。电影中的台词极为简练优雅,富有深意,那句“我有时候会想到你,你应该是在北方”,更是一语道尽陆先生与小六两人之间微妙关系,这是电影中唯一的一处内心独白,我们也得以窥探到处变不惊的陆先生细微的情感变化。小六曾希望陆先生带她去一个人少的地方,而后来小六确实到了一个人少的地方,那就是渡部的地下室,备受折磨,逐渐褪去华丽的妆容,再没说过一句话。要看懂《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台词是不容忽视的,程耳似乎借着演员之口向观众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小六是经历万千磨难活了下来,还是已经死了,如果死了那是他杀的呢?还是自杀的呢?又或者躲在博爱的名义之下过着懒惰自私小日子是在指陆先生,还是我们自己呢?

       在电影的最后,孑然一身的陆先生摘帽举手,告别了他的时代,他所维持秩序终究是被瓦解了,所热爱的上海终究是被毁了。程耳表示电影并非单纯地指浪漫爱情的消亡,更多的是对罗曼蒂克的时代精神消亡感到可惜和对战争的厌恶。如同陆先生所说:“这些人没有正常人的情感,他们不喜欢现在这些,高楼啊,秩序啊,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他们都不喜欢, 或者是有其他什么目的,毁掉上海也不可惜。”

       那么,罗曼蒂克真的消亡了吗?其实没有,童子鸡和妓女的爱情就是仅存的罗曼蒂克,这预示了罗曼蒂克不会消亡,Take Me To Shanghai。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