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烟
实体烟

当代问题

2023年我读了哪些书,以及书评(上)

得益于台北便捷的图书馆系统,今年没少乱翻书,口味驳杂。特分三期摘选给大家,另附短评,以作购书参考。

-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杨潇

挺厚一本书,夹叙夹议,拼合了两段跨越时空的旅行。

杨潇在2018年重走西南联大师生的壮行路,从长沙到昆明,沿途考证大量地方志、和联大史料,以多元视角还原历史,细节极丰富。作者是记者出身,研究方法缜密,而写作方式却摒弃了新闻主义的客观平衡,《重走》内有大量主观视角,读来有如偷窥他人日记。

2021年我在三联书店购得此书,没想到花了两年才断断续续读完。不是因为厚,而是它行文自由散漫,拿起来放下,半年后再读也不耽误,如果不考虑抗战的背景,真是部闲情逸致的游记。当年的学生日记里,也体现出这种矛盾:一面心怀国难当头的压抑,一面是山河壮丽、奇人奇遇,与沿途苦中作乐所构成的回忆,毕生难忘。

在末章,杨潇考证了联大师生在旅行后的人生境遇。有人英年病逝、有人抑郁自尽,很多人在文革里死去,很多人漂洋过海得以善终。不管怎样,旅行团成员代表了彼时中国最精英的青年一代,至少在到达昆明的那一刻,他们对抗战,对国家,对自己,对未来,都充满着昂扬的乐观。

-

《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

贾克•阿达利

贾克•阿达利用雄辩的文字将音乐比作社会变迁的先兆,揭示了人类利用理性驯服噪音、达成美与秩序的过程。在他看来,音乐经历了「牺牲-再现-重复-作曲」这四个历史阶段,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形成精准对照。贾克•阿达利认为,音乐时刻彰显权力——如何编制符号、制造意义;如何压抑噪音,正是如何维系政治与经济权力的方式。

此书初版于1977年,那时的唱片、广播、摇滚乐、电子乐代表着音乐发展的最前沿。半个世纪后再读,正是检验其理论的好时机。贾克•阿达利对于音乐影像化、消费创作个人化的预言,很早便应验了(MTV于1981年成立)。

美中不足的是,本书的文字相当晦涩,充斥社科黑话。一开始我以为是台版译者的问题,找来英文版对照,发现依旧。简体版沿用了台版的翻译,拗口归拗口,里面还是有不少精彩的论断,推荐一读,可算作马克思•韦伯《音乐社会学》的拓展版(我写过书评,见此)。

-

《计算机底层的秘密》

陆小风

当作科普买来一读。作者用了尽可能平实的语言,来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我的文科教育背景,勉强读懂百分之六十,其他部分需要编程基础,我虽没有,不过还是有所收获。别看计算机元件被封装进微观世界中,其底层逻辑和《三体》里由千万士兵组成的「人列计算机」并无本质区别。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技术祛魅的过程。

-

《中國教給我們什麼? : 在語言、社會與存在方面》

汪德邁 (Léon Vandermeersch)

法国汉学家汪德迈的一本小书。凝练地阐述了中国古典文明在「语言、社会、存在」三重层面对于西方的启发。全书着重展现东西方差异性,态度中立,而非以欧陆学者惯有的批判性视角捧一踩一,同时也没有特别回应「中国教给我们什么?」这一问题,因此略有文不对题之嫌。

有关古典中国的语言文字逻辑、礼治文化、官僚制度、艺术观念、宗教意识,自有大量大部头专著论述,而这本区区144页,发表于汪德迈教授去世两年前(2019),可谓作者孜孜所求的「中国文化特殊性中的普遍真实」的总结性文本。

(有简体版)

-

《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项飙

力荐。

项飙记录了一代温州商人的光荣与梦想,同时还挑战了人类学/社会学的正统研究法,深度介入北京浙江村的日常运作当中,和三教九流打成一片,拒绝冷眼旁观。行文有细节,有温度,当然也有作为学者对社会背景、制度、和理论的思辨。

书中九十年代北京,营商环境和今天并无二致。总有人说「复杂中国」,而复杂问题往往有着简单的答案。具体到中国,只要上面不折腾,哪怕无所作为,自会有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夹缝里自发创造财富、盘活经济。学生时代阅读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吴晓波《激荡三十年》时,我便深有此感。

在项飙的记录里,浙商一边日夜劳作,一边与不懂法、不懂市场经济的地方政府玩猫鼠游戏、应对旨在销毁社会财富的运动式执法。即便如此,他们来了,他们创造物美价廉,他们勤劳致富;他们平地起高楼,建立属于自己的社区,自发形成社会秩序。他们逃走,他们回来。有人留在北京,有人落叶归根。

在这场历史中,个体-社会-政府之间、家庭圈层与社会网络(项飙称为「系」)之间、外来人与本地人之间,并不能用分割、甚至对立的框架来分析。项飙用细致入微的观察,意图消解边界与对立。我们看到行为主体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竞争,有时合作,无论个体还是集体行为,在互动中总会达成默契的平衡。

即便基层政府部门,也并不总是想象中的「反派」,他们需要税收和灰色收入。面对上级指令,基层官员和商户之间反而有着共同利益。同时,本地农民、农村集体、亏损国企等,一方面对外来人口有着天然的警惕与不屑,另一方面又仰赖浙商带来的巨大租金收益。遇上政府驱赶,往往是北京房东为租户提供庇护。

凡此种种,都佐证了书名「跨越边界的社区」。我们从浙江村这样一个自然生发的小社会里,看不到非黑即白,而是每个人都以多重身份、处在各有交集的网络之中,边界是模糊的。

这模糊地带,是无数人用智慧与经验创造出来的,无需行政权力、暴力机关介入,便可自成生态。中间当然有脏乱差、毒品、黑社会等问题,项飙甚至在出租屋里眼看着几个青年吸毒。不过,就像一个人想留长头发,就要忍受中间不长不短的尴尬期一样,乱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遗憾的是,正当浙江村自治组织下定决心、改善现状的时候,地方便以「治理整顿」的由头,把这处于萌芽之中的自然秩序,一举消灭掉了。

阅读中我还有一点私心,因我家也是在九十年代初搬到北京来的。童年回忆里的地名、商场、新闻事件、公众人物等等,都在书里得以重温。我的父母和浙商同属一代人,他们把年富力强的三十年人生献给了北京,却完全没有交集。

《跨越边界的社区》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它不歌颂什么,也不批判什么,仅仅让历史中的人物、事件自己说话。改革开放的历史是由他们书写的。

-

还有两本好玩的书:

《瀕臨絕種動作圖鑒 : 即將走入歷史的100種動作》

藪本晶子(Akiko Yabumoto)

出版于2023年、非常具有时效性的新书。一本正经地解释每个动作的本意、回忆、还有行将消失的理由。如封面所示,配图没有实物,只有动作,你看了自然会心一笑。为此我曾写过一条微博:

-

《這樣開會, 最聰明!》

莎拉.古柏(Sarah Cooper)

一本正经的职场糊弄学手册。很多看起来瞎胡闹的方法,实为狗屁工作中自我保护的良方。作者很幽默,想和她做朋友。

-

未完待续。

李源

2023.12.18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