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開箱文
哲學開箱文

「你一開始做哲學教育,接著研究哲學故事,最後差點成了哲學笑點。」 哲普作家 台大兒哲中心研究員 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粉專:哲學開箱文 合作邀約:yschou0910@gmail.com

課程記錄:臺中女中0325

這週首先談了一下技能學習的理論:舒適區、挑戰區與恐慌區的差異。

舒適區是指,學習者已經相當熟悉技能,再練下去也只是重複,成效有限;恐慌區則指技能太難太陌生,學習者難以適應、屢遭挫折;最理想的狀況是待在挑戰區,有點難又不會太難,可讓學習者一邊練習新技能、一邊克服新挑戰。

這是為了告訴學生:首先,這門課會一直讓她們待在挑戰區,所以覺得有點難、有點卡住,都是正常的。其次,每個人的進度都不太一樣,雖然原則上大家只需要完成一千多字的讀書心得,但寫特別好的人我會建議更多進階任務。

有了這樣的鋪陳,這週談的是全部選書當中,最難的《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介紹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UBI)的書並不少,而這本算是理論性和立場都較強的,原則上我不預設學生能夠自己讀完。

不過,由於無條件基本收入是一種對應貧富懸殊的策略,和《成功的反思》所談的社會競爭機制有直接相關,我認為可以視為一種進階教材。剛好也就在上次的學習單內,有同學如此問道:

貧富差距,在不損及特定人群權益的情況下,是否就難以緩和?

這裡的「不損及特定人群權益」,直白地說就是對富人課重稅。有些評論者認為,這是政府公然搶走富人的財產,再拿去發給弱勢。所以某些學生會想,能不能在不搶劫的情況下,依舊維持照顧弱勢的精神?

我先問了一下大家意見,幾個人贊同、幾個人不支持,多數人不太肯定。事實上,這個問題是有定論的,答案是yes,也就是說,什麼都不做的話,貧富差距就是會一直擴大下去。《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提出了一個簡潔明瞭的公式,來描述這一點:

資本收益率>薪資成長率(或說經濟成長率、人均產值成長率,它們之間有區別但在此可以先不管)

按現有資料的統計(歐美國家為主),人類社會平均的資本收益率是每年4-5%,但薪資成長大約是每年0.5-1%。這代表,握有資本的人,財富累積速度遠超過領薪水的人,而貧富差距會隨資本累積越多、時間經歷越多而越來越嚴重。至少在資本主義產權制度之下是如此。

要抑制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方式是徵稅並做再分配。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也是持此思維,只是它要做的更為激進,不僅主張課更多稅,在分配上也不採資格論(滿足某些條件,譬如有工作、有重大疾病等),而是人人都有一份。

然而,這種「無條件」顯然違反一些常見認知,譬如「什麼都不做的人就不該分到任何東西」或「為什麼努力工作的人要養懶惰不工作的人」。(雖然現在就已經有這種情況了,倒不是實施了無條件基本收入後才會有)

也就因為如此,我舉出的文本是:

一般人常主張,發放基本收入將使人民變懶惰,而且會使勞力供給減少(這兩者並不相同)。就那個脈絡來說,一直有人爭辯是否應該發放基本收入給「懶惰」的人----所謂懶人的典型形象是在馬里布(Malibu)衝浪的年輕人。
這看起來會是一場永無止盡的哲學辯論。然而,值得懷疑的是,這類年輕人真的有辦法靠一筆不太大的基本收入,過著那種長年衝浪的美好生活嗎?
多數人總是希望盡可能多賺一點錢。就算少數人選擇成天衝浪,只靠著基本收入過活,這些人選擇那樣生活而對政府造成的成本,也不會比政府特地派人整天盯著他們、逼著他們做某種「工作」的成本高。
此外,很多偉人和最偉大的藝術家年輕時也都「無所事事」,其中有些人是因為繼承了有錢雙親所提供的「基本收入」,才得以「無所事事」地活著。如果他們當初被迫去申請勞動福利(workfare)或從事某些沉悶的職業,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見識到並享受他們的創意天分。
我的論點是,基本收入將能增加「工作」的數量與生產力,而且能提高「休閒」品質,我所謂休閒是指古希臘文的「schole」。「schole」一詞是英文字 「school」(學校)的起源,意思是指免於勞動的必要性,亞里斯多德主張這是全面參與文化與政治生活的必要條件。
姑且不談這一點,從社會、經濟與生態的角度來看,就算某些人利用基本收入來減少勞動與/或工作量又如何?真的有那麼糟糕嗎?(頁175-176)

同樣地,閱讀重點在於找出衝突點、發現自己的問題意識,並試著回答。這部分比較抽象,但可能是前兩週都在解釋相關的背景知識,大多數人都能明確展示自己的想法。這裡節錄一些(經過我潤飾):

.公平/不公平,基本收入的條件限制?應該要規定錢的可運用項目,避免亂花。

.工作/不工作,領基本收入而不工作,有錯嗎?選擇不工作,是他們的自由。

.積極/消極,基本收入會改變了生活態度嗎?有目標的人會更能進取,但懶散的人會更懶散。

.效果/疑慮,是否應該支持基本收入?不該搶富人的錢,而且可能產生一大堆懶人。

.增加生產/減少生產,基本收入能改善工作品質,真的嗎?不能保證獲得基本收入的人,生產力會比較高。而且不同付出卻得到同等福利,這樣很奇怪。

.工作/不工作,工作是理想人生的必要條件嗎?基本收入能讓人們的選擇更多樣,也可以激發更多創新。

學生們的反應比我預期地要好,這些問題都還算明確,且頗有延伸討論空間,很適合用來鋪陳閱讀心得。但選這本書來寫的人,可能沒幾個就是了。

臺中女中,晴,2021.3.25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